2008/07/29

IMDB Top10 updated

套戲係好,但係好成咁,又係誇咗啲嘅。
15多萬人投票,平均仍有9.3,即共有多少人給了10分滿分?

足以證明,這種網上票選得啖笑。連IMDB投票的會員逾十萬、投票程序有一定機制(起碼要登記及電郵確認),也泡製出如斯一面倒的結果。

(後記:剛在網上讀到這POST,說這可能是「FAN BOY MOB」「做野」的結果(it might show evidence of a fanboy mob at work)。集體給《The Dark Knight》滿分10分不在話下;同時間也群起拉低《教父》的分數。過去一段時間,給《教父》投1分(最低分)的用家由6.1%增至6.4%,多了0.3個百份比。《教父》有29萬8千多票,約1190個IMDB用戶的「1分」投票,便把《教父》從榜首扯了下來,據說《教》在IMDB Top250的最高位置已保留逾10年。)

2008/07/28

Who do you think you're? A Kennedy? You're a Bush! Act like one.

以前未知甚麼葫蘆甚麼藥,現看了teaser好像有些眉目。Oliver Stone繼《Nixon》後另一共和黨總統故事,但《W.》看上去更像《阿甘正傳》那種成長通俗劇。

單是看看電影中的Blair、Powell、Rice已很好笑,好玩得像《Saturday Night Live》。這到底是來認真的,還是一部徹頭徹尾的鬧劇?

據說香港的英皇有份投資,他們應第一時間邀請曾特首看test screening。希望他看罷幽默、從容一些,唔好成日拿埋個死人口面。

看書展湊熱鬧

星期六,書展到了晚上11時還很多人。最好逛的反是兒童館,不算逼人,可以專心看書。
花了四個小時在書展轉,最後只買了幾本書,都是往日在書店較難找的。其一是鄧文正的《六門西東》,花千樹出版;另一是藝展局出版的香港攝影師影集「盧玉瑩」卷。《六門》想買好久了,在小書店一直看不見;盧玉瑩那本則是香港電影人的照片集,雖是2005年出版,感覺卻像翻八十年代的《電影雙周刊》。
本來還想買黃翠如的《40日環遊世界》、陳家毅的《城市磁場》及Hosbawm的中文版自傳。但前者怕老婆罵,後兩者又嫌太貴(格了幾個檔攤的價,台灣書徘徊在七五與八折間),還是留待日後銀根鬆動一些再算。買書有些今時不同往日,不再揮金如土。有大陸版都買大陸版,過百元的台灣書很多都是打打書釘,看看目錄或隨意掀掀便算,反正書買回家裡也是束之高閣,跟在書店陳列架上的命運也差無幾。
次文化堂的攤位很冷清,看見有些黯然。今天出版全面打名人牌(作者肖像刊封面,二三線藝員出書),「天窗」那種仿台灣格局、全彩精印也是主流。次文化堂的作者群及裝幀都不是那回事,即使書展有很多平日不進書店的人狼吞虎嚥、不分好壞的掃貨,也沒怎麼帶動次文化堂出版的銷情。

在《明報月刊》攤位看見舊同事大偉在示範《四庫全書》電子版,在《明月》攤位聊備一格固然無人問津。我嘲笑了他幾句(笑他十年如一,是我們每次碰面的例話)。《四庫》不是不好,但在書展這種浮躁的場合,也實在太不合時宜。

逛書展完畢,在回程的公車上,兩位大嬸繼續興致勃勃的聊閱讀:「《人性的弱點》很好看的,我下次借給你。」「丫,今年點解唔見『博益』既,應該有架喎。」「每年最期待就是書展,一到七月我已經很興奮」……難怪難怪,越來越多人拖著行李箱進場了。

2008/07/25

I Want to Believe...

恕我沒耐性好了,《The X Files: I Want to Believe》看到一半已呼呼入睡。

我從來不是電視片的擁躉,這麼多年大概只看過幾個episode吧。十年前第一部電影也看過,在雜誌寫過評論及soundtrack review。然除了記得有場麥田追捕(是嗎?),其他內容及細節已忘得一乾二淨。莫探員、郭探員從來不是我的英雄。
這電影製作相對簡陋,角色聊得太多。有點不相信這麼多年後新「X-Files」電影版,竟然是個劇情單薄、水準普通的B片。可能是我對「X-Files」太不了解,可能有很多呼應電視劇的細節我沒有看懂,可能我睡著錯過了影片甚麼佳筆。但整部影片看下來,感覺總是沒精打彩的。
唯一略見驚喜的是,發現近年當紮的Amanda Peet,硬朗一面也好看。她與莫探員追捕俄國疑犯至荒廢大廈一段,是影片最好看的部份。

2008/07/22

蔡明亮談盜版

蔡明亮的電影《黑眼圈》剛在台出了DVD,有位國內網友跟導演說買到了大陸D版,蔡導在網誌上狠狠罵了他一頓。
蔡這麼寫道:「特別想回應那位買了《盜版黑眼圈》的大陸朋友(你說你喜歡我的電影,在大陸 又看不到,情非得已,只好買了盜版)那我要告訴你,現在兩岸已開放,如果你珍惜像我這樣的一個導演,是否可以託你的朋友到台灣再買一張正版的《黑眼圈》,或者網上訂購以示支持?你知道嗎,不管任何理由,只要你們買一張盜版,就好像用刀割了創作者一下,一千個人買就一千刀,一萬個人買就一萬刀。我們早已失血而蒼白,瀕臨死亡,你們卻還在那沾沾自喜,覺得用了一個最方便又便宜的方法取得你們所愛。的確,你們用了最廉價的方式不停地在謀殺你們所愛的人和作品,甚至價值觀。」

蔡明亮太言重了,某些言論也不恰當。幸好有網友即時回應,說出蔡明亮言詞的兩個盲點。

第一,台灣DVD跟國內的區碼根本不同,嚴格而言也不許進口,如果沒有6區(中國大陸區碼)的《黑眼圈》DVD,中國大陸的影迷根本沒權看到《黑眼圈》——當然這是明知故問,因《黑》在大陸出版DVD的可能性極低。

第二,另一網友指出的問題更關鍵,「秋海棠就不是盜版?」秋海棠是台北重慶南路一家路邊影帶及DVD店,店主姓陳,貌像阿扁,據說跟阿扁還有親戚關係。秋海棠所以重要,在於幾十年來,一直為台灣影迷提供歐洲、冷門或各類電影的錄像帶,全皆盜錄,卻造福了不少台灣影迷,蔡明亮當年也受其薰陶。在他的《不散》中,特意安排陳老闆及其店子來個電影中的cameo,以謝他對電影及文化傳承的貢獻。
如果蔡明亮年青時可以憑廉價的《四百擊》影帶窺見藝術電影的殿堂,憑甚麼今天的觀眾要花幾百元買「正版」?這便是所謂社會發展或經濟進步?更大的問題,是有錢也不一定能得到。盜版市場之神通廣大,網羅影片並加上中文字幕,就像昔日的盜版台灣影帶,在啟迪及傳承上有不可低估的影響力。對創作人而言,那也是廉價及選擇無窮的參考資料庫,面對大陸正版軟件的疲弱生態,盜版不單「最方便又便宜」,更多時候盜版是「唯一」。

因應兩位網友的提問,蔡明亮第二天出了《再回應網友》貼文,態度委婉很多,也轉移了討論的視線。我不喜歡文章的開首:「因為感覺到痛,所以哀了一聲。旁邊的人告訴你別哀,忍著點,忽然恍然自己也曾經是叫別人不要哀的那個人,因為當時痛的不是自己。」非也非也!這不只是「被害」與「加害」的關係,或「針唔吉到肉就唔知痛」的直接利益損害(今日的你,昨日的我)。看來,要不是蔡導不肯認錯,就是他還沒有抓到討論盜版問題的核心。

連結:1)回應那位在大陸買《盜版黑眼圈》的朋友;2)再回應網友

2008/07/20

懷舊大笪地:《霹靂5號》

因為《Wall-E》,重看了1986年的《霹靂5號》(Short Circuit)。
但先教我好奇的,是當年《Short Circuit》為甚麼譯作「霹靂5號」?「Short Circuit」是電線短路的意思,也是電影的橋段:軍方研製的機械人因雷擊短路,啟動了其中一台(5號)的人工智能,使它復生、懂得思考判斷。「5號」逃離軍事基地,遇上良家婦女。電影再往下去,便是5號跟軍方展開連翻追逐,最後化險為夷的故事。

也許因為「霹靂」二字當時夠潮,也許是因為「霹靂舞」(Break dance)的關係。我也記得八十年代亞視(麗的?)播放大受歡迎的美國電視片《A Team》(荷里活刻下正改編成電影版),譯作「通天奇兵」,最有型有款的角色便叫「霹靂仔」(不過當時我們在小學聊起《通天》的劇情,都慣了改口叫「仆街仔」)。「霹靂」應該是個盛極一時的流行語,好像更早之前的「原子」一樣,連「ball pen」也無厘頭譯為「原子筆」。「霹靂」二字在八十年代流行,於是「Short Circuit」是「霹靂5號」。
《霹靂5號》比《ET》遲了4年,比《未來戰士》(The Terminator)遲了兩年,卻都有這兩套經典的濃厚影子。《霹》故事的橋段其實是《ET》再版(連機械人說話的方式及punch-line都跟ET相似);而其刻劃機械人的組成則如《未來戰士》的T-800。拍攝機械人的方法也一樣土砲,那年頭沒有CG特效,只以鏡頭借位、剪接甚至逐格拍攝來製造機械人行動的幻像。今天看《霹靂5號》,感覺當然遠遠比不上《人工智能》、《I, Robot》甚至《Iron Man》了。
《霹靂5號》的造型有點像《Wall-E》,但前者是高科技的機密,是軍備競賽的秘密武器,也反映了八十年代人們對機械人的期望;《Wall-E》的年代機械人則已全面「入屋」,非政府及軍方專利。Wall-E只是一台聊備一格的垃圾機械人。Wall-E的「A.I.」也許是預載的,不是被電擊得來,因為這有助它更聰明的處置廢物。
但「5號」跟Wall-E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透過看電視來成長。「5號」闖進女主角的家,把電視看作至寶(記得嗎?ET也喜歡電視),甚至跟著《周末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1977)的John Travolta跳的士高舞(對了,又是另一個八十年代註腳)。Wall-E呢?看的反而是更舊的《Hello Dolly!》(1969)。看來只有musical,才能令電影中機械人歡喜若狂。
《霹靂5號》當年可流行呢,兩年後還有一部續集。在網上找到了這網頁,一個當年受影片深深感染的小孩,看電影後畫了不少「5號」的繪畫,甚至長大後千方百計要找回《霹》片女主角的小屋。看她一段自白:「I still recall 1986 as one of those great years... mostly because of Number Five. I was age 13 and just finishing up the 8th grade at Central Junior High in Gulfport, Mississippi, when we went to see Short Circuit one Saturday night. The following summer was the best I can remember. I saw Short Circuit at the movies at least four more times that summer. My sister Rebecca and I took everyone we could think of to see it. And we would lie awake nights recounting the best parts of the movie over and over.」。一部過氣的科幻電影,跟你我全不通電,但在一些人心中,卻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記憶。
連結:《霹靂5號》粉絲網站:Short Circuit Scrapbook

2008/07/19

「T4」的teaser...

這邊廂《The Dark Knight》的話題沸沸揚揚,那邊廂Christian Bale擔演下年的暑期大片teaser已出來。
這大片不是別的,正是「The Terminator 4」,正名是《Terminator Salvation》。Bale接任飾演死極死唔去的未來領袖John Connor。導演不會是James Cameron,老母Sarah Connor上集已打柴,聽說或有加州州長的cameo。Terminator系列的特效靈魂人物Stan Winston早陣子逝世(只有62歲),臨終前正是籌劃「T4」。

我很討厭「T3」,認為是徹頭徹尾壞了系列(電視版不消提了)。「T4」會好一點嗎?

連結:1)官網,2)IMDB的資料頁

2008/07/17

《The Dark Knight》寫實又邪門

《The Dark Knight》IMAX版的影像十分精細,即使同一套影片,IMAX片段與35mm片段仍有高下之分。看IMAX版《蝙幅俠》最特別在,看著銀幕比例不斷轉變。影片開始時的銀行劫案,是1比1.44的IMAX全屏幕比例。再映下去,變回35mm anamorphic的1比2.35,可明確看到35mm攝影的細緻度比不上IMAX。然後到了一些直昇機拍攝的畫面、香港IFC的頂樓俯視、大貨車翻側那場正邪對侍等,則換回1比1.44的全屏幕。驟看幾乎是,但凡action scenes及高空鏡就以IMAX的技術攝製,厲害!
一如所料,《The Dark Knight》的漫畫感不強,小丑沒有絲毫Jack Nicholson的影子,Two Faces也不是Tommy Lee Jones那種演法。這蝙蝠俠電影,是1989年Tim Burton首作以來最邪氣、黑暗及寫實的嘗試。Superhero電影隨時代不停演變,Tim Burton當年的改動技驚四座,今天回看、跟《The Dark Knight》比較就顯得落伍,不再切合時代需要了。
《The Dark Knight》中,Christian Bale及Heath Ledger都很好,幾個綠葉包括米高堅、摩根費曼及加利奧文更是好得沒有話說。意外看到一把年紀的Eric Roberts,他演黑幫大佬,戲份不輕。
在香港拍攝的部份,篇幅少得很。不知是打燈還是甚麼問題,摩根費曼及Christian Bale登時不再好看,中環行人天橋也很異色化。我敢打賭,如果你活在電影中的葛咸城,你才不願意在這個可窩藏罪犯及大量贓款的鬼地方多留片刻。在電影中,葛咸城比香港優秀很多。
蝙蝠俠跳香港的高樓大廈,但影片是不是故意把IFC及中環中心搞混了?好比《Tomb Raider 2》走上銅鑼灣的時代廣場,下個鏡頭卻從中環IFC的高層躍下。不過,這種無關痛癢的細節,只有我們熟悉香港的才會留意或介意。
這裡有篇貼文比較了35mm及IMAX底片的不同:How The Dark Knight Went IMAX。我好奇的是,因為35mm與IMAX銀幕比例之不同(見上圖),IMAX片段的攝影應該也有所謂的「safe area」吧?願看了兩版本的朋友告知。

2008/07/16

高清《沙勞》!

問你死未,《沙勞》都快有Blu-ray。
9月29日由英國BFI出版。要了解詳請及特別收錄按此,要網上預訂按此。好了好了,Criterion的絕版今後不再吃香;《沙勞》版本今後將有新標準。
看來在9月後,要多買幾個黑森林蛋糕以饗同好。一面看1080線的高清《沙勞》,一面吃著黑森林蛋糕。痛快!
9月底高清熱鬧,還有《教父》系列。DVD的修復版推出幾年啫?(自答:7年)依家又話「哥普拉修復四碟版」(Four-Disc Coppola Restoration)。撻正導演朵,有埋封面簽名,高清的出版這幾個月又那麼乏善足陳,唔買對唔住自己咯。

關於《教父》2008年修復,這裡有篇網文可參考:Black on Black: The Godfather Trilogy Restored

期待3D情慾片

剛看了《地心探險記》(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3D版的。感官新奇,電影就很一般了。
上次看立體電影是《Harry Potter》的IMAX 3D版,只有結局的決戰是立體電影。這次《地心探險記》,90分鐘都是立體,全程得架著特製眼鏡,看完有些累。這種電影,偶爾看看過把癮可以,多看便不行。

最大問題是,歷來立體電影都是一樣,為了要立體,不斷向鏡頭前「熠熠攘攘」,辰時卯時都要向鏡頭開槍、放劍、扔刀(《地心探險記》的主角向鏡頭吐漱口水,嚇了觀眾一跳),完全技術先行,除卻「奇觀」便沒有意義。《地心探險記》的故事很簡單,不看字幕也明白;主要銷售的是連串立體歷險場面。三個主角到底所謂地心後,遇上仙境般的美景,也經歷了可怖及驚險的體驗。很多奇觀場面熟口熟面,靈感像來自《侏羅紀公園》、《魔域奇兵》(下圖礦洞飛車)及Peter Jackson的《金剛》等影片,像一次過把歷險電影的名場面3D化。
電影放映版本是數碼格式,跟上次《Harry Potter》的規格不同(IMAX是70mm底片)。對於3D電影,由很多年前的《黑湖妖復仇記》、《立體大白鯊》到近年《Spy Kids 3D》及《Harry Potter》,以至現在這部《地心探險記》。這些年來你還看過甚麼?又有那些值得一提的?
我好奇的是,為甚麼立體電影總是兒童片?《本能》等情慾片3D化不是一樣有噱頭嗎?3D或虛擬技術的促進,色情產業一定扮演了重要角色。你也別以為《地心探險記》很乖很兒童,影片來自冰島女演員衣服越穿越少(上圖是剛出發時,下圖是回程時),其中一幕她被狂風暴雨打得混身濕透,重演了《蜘蛛俠1》Mary Jane經典的「突點」鏡頭(《Superhero Movie》剛諧仿了)。
所以,看《地心》也是各取所需的。小朋友看發光的小鳥、看恐龍;我等cheap精麻甩觀眾看洋妞、看小背心。3D電影,你說是不是應開拓更多兒童片之外的嘗試?

2008/07/13

Ming's Choice July 2008

早陣因小病,錯過了百老匯電影中心bulk mail的deadline,但請留意「Ming's Choice」今月仍繼續,並請來了老友奇夫作嘉賓,一起看一部1969年的美國電影。格力哥利伯演科學家,奉命到火紅中國執行密秘任務。罕有地,美國電影描寫六十年代中國,「老毛」會現身,更與格力哥利來場「乒乓外交」。下文是奇夫寫的短介。7月27日下午2時,來看看這奇片。

27/7/2008(Sun) 2:00-5:00pm @ bc film library
《主席》The Chairman
Dir: J. Lee Thimpson 傑李湯姆遜

USA / 1969 / 98 mins / DVD/ color / In English with English subtitles

最近「冷戰」幽魂似悄然復活,《鐵甲奇俠》、《奪寶奇兵》或明或暗地指涉那個美蘇對峙的年代。 曾經何時,香港也是冷戰的橋頭堡之一,在資本和共產兩大意識形態的夾縫中掙扎以至成長,你可能難忘鐵金剛曾經命喪維港,好得偷換身份「大破火箭嶺」。原來格列哥利柏(Gregory Peck)也曾化身美國科學家,在文革高潮之際取道香江,勇闖竹幕單刀約見《主席》,以奪取足可解決全球糧荒的方程式。
一個令人懷念的年代,格列哥利柏下榻酒店外的維港壯豪得令人心醉,飛機在九龍城上空作出近乎90度轉向降落在啟德機場,正是世人認識香港奇詭的都市面貌的見面禮。 彌足珍貴的是40年前荷李活對火紅中國的描寫還算精確,紅衛兵也真夠厲害,戲中衝擊旅美歸國科學家不在話下,戲外也嚇得台灣把片禁了才得安樂。原來電影打算在港取景,但戲還未開,已惹來滿城風雨,示威連場,害得殖民政府出招把攝制隊驅趕了事。 時值2008炎夏,全球視野快將聚焦中國,正合撫今追昔,回顧往日東方獵奇下的奇情中國,對照今日自家出品的中國雄起,再來一道英式糕點,細味帝國斜陽之前的點滴餘韻。

本月嘉賓: 奇夫 (星期日明報作者)

2008/07/12

《Wall-E》的影音典故

《Wall-E》影像、音樂典故最堪玩味。它不只播歌舞片《Hello Dolly!》(1969)的歌曲及片段,甚至可說是一次隨心的《Hello Dolly!》改編,只是把鄉巴男主角換上機械人Wall-E,把他到大城紐約觀光比作Wall-E到太空冒險。《Hello Dolly!》有Louis Armstrong粉墨登場,在《Wall-E》中Armstrong也用另一種形式「出現」了。
Wall-E用iPod Video來看《Hello Dolly!》,他每天早晨都以日光充電,機器重啟的時候,響起了Mac的boot機聲音。聽到這熟悉的boot機聲,不少觀眾都笑出來了,大概想到Pixar始終跟Apple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不少人也留意到,《Wall-E》的女機械人Eve由Jonathan Ive設計。Jonathan是Apple這十年間所有傳奇、簡潔產品(包括iMac及iPod)的設計師。這裡有個設計獨特的網頁,顯示了部份Ive的作品,不妨看看:Jonathan Ive。
(上圖:《Wall-E》的海報。看後才明白,他遙望天際,表示機械人已自醒,明白孤獨意義)

Pixar用力很準確,由構思.設計到包裝都走在動畫工業的最前線。上面提及的典故全部可圈可點,而且都不只是亂丟書包,卻都與《Wall-E》的題旨扣連。影片很好看,機械人很討好很可愛,故事簡單但有其nostalgic的趣味,以科幻片及機械人故事的外框,向歌舞片及歌舞片的純樸、innocent世界致敬,看得人很窩心。
《Wall-E》放映前有一套Pixar最新的動畫短片《Presto》,以魔術師與兔子為主角。碰巧的是,《Presto》與《Wall-E》都不大重視對白,基本上消除了語言隔閡,以影像說出精彩的故事。

2008/07/11

《赤壁》型男劍出銷

《赤壁》原來只是上集,看到最後「下回分解」四隻大字覺得好笑,想起的不是章回小說,倒是《江湖情》、《英雄好漢》或《雷洛傳》那時期的港片。
《赤壁》的感覺蠻八十年代,兩個半小時很多場口都是著意編排,十分functional。以周瑜(梁朝偉)出場為例,先看他以羽扇指點步兵,眼神專注耳聽八方;然後笛童音樂響起,周瑜示意步兵停止練習,走到笛童處取出小刀削笛,令笛聲更清脆。先後兩事寫出風流人物粗中有細,但同一場口的功能沒完:隨笛童來的老翁來投訴水牛被步兵所偷,周瑜憑步兵腳泥看出偷牛賊,但又故意施計放人,顯示他有智慧、氣量及領導之風。最有趣還是最後,屬下緊張萬分走來向周瑜稟告「難產」,鏡頭一剪看見志玲姐姐的手,再看下去才知「難產」的不是人是馬。周瑜及小喬(志玲姐姐)對馬匹,像現代人待寵物一樣愛護有加,許諾不讓小馬長大後上戰場。諸葛亮竟然也來到馬房,他知道如何為馬匹接生,這「冷知識」令他周瑜的友情增進一大步。

於是,一個段落的兩個場景,借金城武諸葛先生的視點,看出周瑜的領導氣派、調兵能力,同時兼具氣量、智慧、品味(笛聲)、愛心、專注細微等特點。這種高密度的人物描繪手法,在《赤壁》比目皆是,相當刻意求工。
及後周瑜與諸葛先生Jam歌一段,固然交代他們文武全才,識英雄重英雄。那眼神流露,柔和的燈光,吳宇森又一次《喋血雙雄》特寫freeze frame的處理,上一次是周潤發及李修賢,中間夾著葉倩文;這次到了金城武及梁朝偉,中間是志玲姐姐。
《赤壁》一定比《見龍卸甲》好看,只要你不嫌太多這樣的斧鑿痕的話。另一好玩的是,John Woo的男性情義繼續曖昧。金城武那諸葛先生那成竹在胸、微笑點頭的特寫很多。從金城武身上不大看出謀略與智慧,倒是以他為首的四處遊說(勾搭),幾個俊俏小白臉的互相欣賞及吸引。梁朝偉(周瑜)、張震(孫權)、金城武(諸葛亮)、胡軍(趙子龍)都是俊男,都有很多惺惺相識的描寫;對比起來演張豐毅的曹操一把年紀,跟下屬毫無交流,對小喬有性幻想,粗鄙沒品。張飛及關雲長則是力大如牛及鐘如洪鐘的「戰爭機器」,像個「icon」多於像有血有肉的人物。劉備完全沒有吸引力,也沒有性能力(他的嫂子已死,對比周瑜與小喬那一幕纏綿,還用多說嗎?)。《赤壁》若要預示曹、劉兩陣對壘的優勝劣敗,致勝之道只在於兩點:年青,性吸引力。吳宇森的男性情義再次提供解讀趣味;分別只是,這次陽具象徵不是槍,而是劍或弓箭而已。
記得孫權是如何恢復信心嗎?他與周瑜狩獵,被周故意孤立在草叢,最後鼓起勇氣成功以箭射虎。諸葛先生如何說服孫權的?他最後一句是:你的寶劍是再次出銷的時候了……

2008/07/10

Making of 的諧仿

班死仔包,連making of都玩埋。

Ben Stiller、Jack Black、Robert Downey Jr.三個人的《Tropic of Thunder》沒出來,已經有個可歌可泣的making of故事。是mockumentary吧,叫《Rain of Madness》,下面是trailer。

你想的沒錯,那便是《現代啟示錄》那馳名遐邇making of《Hearts of Darkness》(下圖)的翻版、諧仿。
《Rain of Madness》的trailer一本正經,但裡頭盡是玩笑,其中一句是:「After only 5 days of shooting, the film was two-month behind schedule and one hundred million dollar over budget.」呵呵~~《Rain of Madness》由一個叫Jan Jürgen的德國人執導(意念來自Herzog?),已設了blog,可按此看看

2008/07/09

蝙蝠俠導演訪問

讀新一期《Wired》,有篇Christopher Nolan的訪問。這篇訪問也同時在網上刊登:Dark Knight Director Shuns Digital Effects For the Real Thing

訪問有兩處頗吸引,一是關於IMAX的攝製。原來《The Dark Knight》是第一部以IMAX攝製的荷里活大片。過去在IMAX公映的美國片都是以35mm為基礎,再用數碼轉到IMAX的65mm底片上;這次《The Dark Knight》的部份場面是用IMAX的器材及底片攝製。這些場面,包括影片開首的銀行劫案、在香港拍的戲份、所有天空拍攝的鏡頭及最後與Joker一戰等等。
IMAX攝製的問題,當然是成本高,訪問說全世界只有一個lab可沖IMAX的底片。另外每本底片只能拍三分鐘。Nolan笑說:那就像孩童拍攝超8的感覺:「拍三分鐘,等五日才可看片。」
至於IMAX攝製的好處,則是底片解像高(闊度像一台iPod),細節還原比一般35mm要豐富得多。訪問說,一般電影的數碼化後製,以2K或4K的電腦掃瞄標準即可(現民用高清廣播標準為1K);但IMAX的要求是8K!Nolan說,「你可看到蝙幅俠眼中細微的閃光,這是在一般傳統的電影院,甚至家中plasma電視機沒可能看到的。」

列出一堆技術詞彙,目的再明顯不過:看《The Dark Knight》,一定要看IMAX版。

這篇訪問第二點有趣的,是Nolan提及的「寫實」味。前幾天在網上看了《The Dark Knight》的首六分鐘,銀行劫案的氣氛緊湊,感覺像部實感的警匪片而不是superhero電影。這訪問正要說明「蝙幅俠」再次裁到Nolan手上,他參照的範本竟然是經典的罪案電影,如《渾身是膽》(Bullitt)、Sydney Lumet的《黃金萬兩》(Doy Day Afternoon)及Michael Mann的《盜火線》。碰巧這都是華納兄弟的出品,所以這篇訪問或Nolan本人,似有意把《The Dark Knight》放進華納的罪案電影經典脈絡。
也許,「實感」會令《The Dark Knight》不同於一般superhero電影。事實上,「蝙幅俠」電影版的系譜,由Tim Burton到George Clooney時代已經大不相同。憑《Memento》發圍的Christopher Nolan,會令「蝙幅俠」更好玩嗎?

2008/07/07

重構《閃靈》拍攝場地

又幾戔鬼喎。

英國「Channel 4」7月有「Stanley Kubrick Season」,為了宣傳他們重構了《閃靈》(The Shinning)的拍攝場景,拍成一分鐘的廣告。這廣告以Kubrick影片常見的steadicam拍攝,鏡頭視點是Kubrick本人,是他走過場景的POV。看上去廣告的細節十分考究(連Kubrick接過劇本時那件大衣都是making of中見過的),所有人物及道具都勾起我們的《閃靈》回憶。厲害。

節目的重點應是一套新的紀錄片《Stanley Kubrick's Boxes》吧。

延伸:"Stanley Kubrick Season" of Channel 4

2008/07/06

電影看地標與情懷

杜琪峰《大事件》首七分鐘是一起呵成的鏡頭,屬香港電影少見的奇觀。這個鏡頭我看了、說過很多次,一天驚醒才想到要看看取景的街道。網上查知是大角咀的振興街,就在奧海城旁邊,於是前天在奧海城看完《Hancock》,便順道去瞧瞧。
我總是後知後覺,有朋友像奇夫那樣熟悉街道及港片,應預先問問。《大事件》在2004年2月開拍,不知那時街道是不是已封?﹣﹣報導說杜導拍的是「荒廢街道」,我還感奇怪,香港那會有街道「荒廢」。拍完後舊樓全被拆卸,由2004到2008,4年間小街成功變身。前天所見,振興街兩旁已是高聳洋樓。任賢齊那些大圈仔的竇口,現在只能憑影片或DVD憑弔。反而這幫賊人在影片中騎劫警車離開現場那條富貴街變化不大,今天仍是車房集中地。
上圖:《大事件》其中一款海報,垂直街道正以舊「振興街」為基礎再電腦合成。不過,《大事件》由「大角咀」小街開始,打到佐敦道「文華新村」舊式大廈,決戰竟然選擇毫無味道的「數碼港」,是從場景已見影片落雨收柴之端倪?

早幾天在中學談電影,就是向學生放片段,試談香港一些地標、地區情懷及場景在影片發揮的作用。無巧不成話,當天用的一些片段中,《大事件》(2004)的街道已面目全非,《重慶森林》(1994)的結誌街露天街市快被取締,《三個夏天》(1993)的大澳風光也今非昔比......《三個夏天》有句「言者有心」的對白,梁朝偉送別葉玉卿時說:「今日你係依度坐船走,下次翻黎你係依度落機。」這也算是90年代初,電影人對新機場興建擇地的態度吧。
十幾年後再看《三國夏天》(又名《哥哥的情人》),另一「發現」,原來這是台灣「中影」的出品。

影片:《大事件》首七分鐘Long Take。

2008/07/04

2008/07/03

月初臥病呻吟

七月剛至,前後病了一星期,幾乎天天臥床,喉嚨痛得要命,吞口水、吃口飯都要專注的忍。喉部腫脹發炎嚴重,醫生找不到吊鐘,說覆診時才替我尋回。腫痛影響所及,還有些頭昏腦脹神志不清。
IMG_1238
不過有些事,臥病也要硬著頭皮去做。比如七一遊行。好個風和日麗的7月1日。我與朋友及家人差不多在遊行隊列的最前面,沿途碰見不少朋友,這是每年最教人稱快的。我們是最早抵達終點的一群,到步後照舊沒走上政府總部。今年不去Irish Pub了,反而趕著在蘭芳園6時關門前喝杯「咸寧七」消暑。

第二件硬著頭皮的事是演講。呵呵。
IMG_0252
沒錯,是演講,而且差不多兩小時!我從沒試過一面喝咸柑桔水一面講電影的。還得感謝學校的圖書館主任廖sir的照料。我請在座的老師及同學包涵,聲音沙啞、說話不清、痴脷根、咬字不準都是疾病害我的﹣﹣我咬字本來比得上王貽興,聲底本來及得上林一峰。

盡管我已經第二年做同類事情,我仍覺得中學這類試後活動奇怪。600至700人一個禮堂,擠得密密麻麻,正襟危坐不許作聲。張三來談談野外定向,李四來談談文學閱讀,馮七來談談電影欣賞...表面五花八門,實際卻是這邊塞一舊,那邊擠一塊。對象呢?竟然中一至中六的學生!!看著禮堂大片黑壓壓的人頭,便是我感到最有心無力的時候。

最令我不解的是,我在學校時還覺得好端端的。但現在看到這種中學禮堂或操場的大集會就混身不自在。

剛在網上與奇夫聊起關於中學的趣事。他也真壞,又不為了呃教席(他的專職是business),卻參加了科大一個給中學通識老師的課程。總算有些收獲吧:見盡不學無術、保守頑固、沒品味之人生百態。下面是他給我兩個近期的精彩例子。
1. 同學分組報告,以李安的《喜宴》為討論對象。其中一組在報告中,竟然反覆強調戲中趙文瑄與Mitchell Lichtenstein這對同志,趙文瑄扮演「父親」角色,Mitchell扮演「母親」的角色!死得喇,飽讀詩書(碩士課程喇大佬)、為人師表(不少早已為人師,只為了新通識課程去進修),但思想令人啞口無言。幾十歲人,唔通要拎住本《Gender Studies》由第一頁開始揭俾你睇咩?

2. 另一組報告,同學拿著兩張照片,一是《色戒》一是《喜宴》,他說:「左手邊呢張(湯唯著住旗袍睡在梁朝偉大腿上)我諗大家睇完都會幾興奮;好啦,右手邊呢張(喜宴兩位半裸男坐在床上)你咪就應該覺得會核突到想嘔?」奇夫夠陰質,以下是他的諷語:「Actually,我在想,阿Sir你去到海灘咪嘔到成個海灘都係,成灘肌肉男!得抑或其實阿Sir你作賊心虛,暗地裡興奮莫名,於是借詞掩飾?」

新通識課程行得通嗎?看這些前線老師接受「再培訓」時的蝦碌,還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