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7

《奪魄驚魂》的雪櫃

希翁的《奪魄驚魂》日前再看,留意到一小趣味。

這幕很著名,最後加里格蘭化險為夷,有兩架汽車剛巧駛到。這兩部車及車主本微不足道,但希翁似乎想得周到。
車主下車幫忙,前面的是農夫,後面的是中產階級。
好心著雷劈。加里格蘭乘他們不為意,偷偷把其中一部車開走。上圖所見農夫的位置較當眼,他就是苦主了。
但要到格蘭把車開走一刻,我們才看到車後的雪櫃。好奇一問,如此微不足道一輛車,為甚麼安一個雪櫃在上面?
溶接下一場,回到城市,警方找到了失車,格蘭已逃之夭夭。於是,雪櫃的功能明確,它幫忙敘事,令觀眾一下子辨別出失車。不同車子當然有不同顏色及款式,但雪櫃才是最快最準的訊息。

然後再問,為甚麼農夫載著一台陳舊(二手還是染滿路上沙塵)的雪櫃?若知道戰後美國現代化歷史,雪櫃、冰鮮食物開始大行其道,改變了食物生產、消費方式,影響了農業,或許更明白希翁在這裡放一台雪櫃的意義。

《奪魄驚魂》本來就是一部關於城鄉矛盾的電影。紐約廣告人Roger Thornhill自信心爆棚,日理萬機,但背裡全沒commitment(離婚、工作是騙人的廣告行檔),也是個長不大的「裙腳仔」。故事進程不斷剝除他的文明保護,他不斷向西跑,在毫無遮掩的原野被飛機追殺,在總統山化解危機。終於,都市男、「裙腳仔」成為真男人、特務英雄(由Thornhill變成George Kaplan的身份),強勢的媽媽不見了,他可以順利「入洞」。

城市、鄉間的對比是《奪魄驚魂》的母題。希翁似乎還想探討美國文明(「西部」的一詞多義)。這次看特別留意前半段到處是美國國旗,還有最後的總統山。希翁對現況有慨歎,片初的紐約市,過度繁囂、行人如鯽;都市人爭分奪秒,自以為是(Thornhill的名字縮寫是「ROT」腐爛)。這種城市生活及價值,在電影以雪櫃為象徵,正在慢慢改變農民的生活習尚。
(《奪魄驚魂》1959年在香港同步放映的廣告。圖片來源

2013/10/10

I don't ogle girls

都說經典每次看總有所得。課堂上看伊力盧馬的《夏天的故事》(1996)就發現點小趣味。


然後再比較這部新片。


難怪說Linklater受盧馬影響了。

說起來Before系列真有新浪潮味道,橫跨幾十年像杜魯福的Antonie Doniel,行街街喋喋不休像盧馬。

日前讀S&S才知,Linklater新片《Boyhood》也拍了十多年,由2002年開始,主角由6歲拍到18歲!演男孩父母的是Ethan Hawke及Patricia Arquette。似乎Linklater對「生命vs電影」比任何人都要執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