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6

收到一份意外驚喜…

跟Arhur Cohn相遇的故事還沒有完結。
訪問後的第二天即3月25日,收到他的電話,他說晚上將離開香港,向我道別。他準備了一些他監製電影的DVD送給我。他還說了一些William Hurt及他對我的恭維話(我聽得飄飄然…細節都忘了)。我不曉得,大概是我看過一些電影,使他們印象較深?據說訪問第一天有些記者連《幸福黃手絹》也沒看,對著他們老提私人問題,聽說有個訪問還鬧得頗不愉快。這些流傳叫我跟他們見面前還有點戰競,想不到最後如斯順利、難忘。
DVD boxset以快遞送來,今早即收到了。裡頭有十套Cohn監製的影片,包括狄西嘉的《The Garden of the Finzi-Continis》及以1972年慕尼黑奧運事件為題的紀錄片《One Day in September》,這是他其中兩套贏得奧斯卡獎的影片。前者我很久前看過,當時少半是為了狄西嘉,更主要是為了Dominique Sanda(《同流者》及《1900》的女角);後者則一直只是聽聞,《慕尼黑》公映時也沒找來看。此外boxset還有另外八部影片,要找時間一一細看。
Boxset還有一張便條,Cohn的留言令我感動。他說「I was delighted to meet you.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認識這位令人尊敬的老先生,真是今年電影節的最大收獲。

2009/03/24

與William Hurt面對面…

戴著金絲鏡,全身白色打扮,說話慢條斯理,像電影中一貫的溫文爾雅。我的天,一個教我心儀超過二十年的演員,威廉赫特(William Hurt),因為電影節放映他的新作《幸福黃手絹》,他來了香港,在君悅的多功能房跟他面對面作了個簡短的訪問(很可惜只半小時,時間飛快過)。我第一翻話就說「赫特先生,我自teenage開始追隨你的電影,我最喜歡你1988年的《稀客》(The Accidental Tourist),我十六歲時在灣仔一家戲院看到(新華,巧合地就在今天訪問地點會展附近,但已拆卸),此後看了不下二十次。赫特先生,你是我的英雄。」
同行還有《幸福》的監製Arthur Cohn,又是另一傳奇。我向Cohn先生送上了上周日的《明報》,有則《幸福黃手絹》的短介,翻譯小姐即場讀給他聽。我還向他介紹了《天水圍日與夜》,送上DVD,說這是去年最好的香港電影。Cohn先生人很友善,他幾十年來監製了不少得獎名片,包括狄西嘉晚期的幾部作品。我於是以狄西嘉打開話匣,聽聽他對這位新寫實主義靚仔導演的印象。Cohn今早也到了演藝學院演講,很有啟發性,也莊諧並重。
很快便得與兩位先生說別,他們尚有很多訪問。臨行前我施展粉絲的拿簽名慣技,也握手道別。William Hurt的手掌肉特厚,是很有福氣吧?事實上他廿多年來一直保持出產,名作也不少,堪稱偉大的演員。回家興奮心情仍未冷卻,這幾天在看HKIFF之餘,也得好好整理今天演講及訪問內容,望本星期天能見報。

2009/03/03

Ming's Choice Mar 2009

明明是好戲 2009年3月
《億萬少年》(Millions)
Dir: 丹尼保爾(Danny Boyle)

2004 UK 98mins Eng with Eng subtitles

Date: 22nd Mar 2009 (Sunday)
Time: 2 - 5 pm
Venue: Broadway Cinematheque, Yaumatei

Danny Boyle以《同屋三分驚》及《迷幻列車》起家,十多年來拍戲不到十齣。剛憑《一百萬零一夜》膺奧斯卡最佳導演,無巧不成話,幾年前他的《億萬少年》亦以「million」為題。《億》再次顯示Boyle的明快節奏及豐富想像力,俐落、雋永又清新。影片故事講兩兄弟無意得到一筆劫案橫財,他們得盡快把千金散盡,因不日後英鎊將會被歐羅全面取締。兩兄弟面對大筆金錢,就有兩種不同的洗錢態度。別誤會,《億》的小男孩沒帶半點銅臭(跟《CJ7》那些勢利鬼小孩儼然兩極)。Danny Boyle兩齣「百萬」電影好像是特別拍給我們看的,一來我們對「百萬富翁」節目不陌生;二來我們發錢寒,一輩子都望發達。說甚麼通識丫,先讓我們的小孩認清甚麼才是重要再算喇,《億萬少年》或可借鑒。

trai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