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30

東邪REDUX藍光

《東邪西毒REDUX》藍光碟在英國推出了;香港尚不見影期,問你死未。

DVDBeaver即時比較了英版藍光跟過去DVD版分別。第一件要報告的,是這英版藍光不設區碼限制,不像早陣的《紅色沙漠》只屬B區,《東邪REDUX》肯定可在你我的PS3上播放。影片的新版比舊版短數分鐘,畫質明顯比現存DVD出色很多,但仍沒盡用藍光的優勢。此碟只是單層藍光,正片儲存更只佔17GB。聲音好像較好,DTS-HD甚麼的,不過更核心應是音樂。據說王導全面取締陳勳奇的原作音樂,找來馬友友為影片重新演奏。

藍光已在1月26日出版(大年初一!真撞擇日),在英國亞馬遜賣13英榜。香港碟店肯定很快進口(可能有些店已到貨了)。拆了女兒的利是,在老旺或BC見到一定即時入貨。買回來仔細看看,說不定再招呼朋友來家搞電影會。

連結:DVDBeaver的《東邪西毒REDUX》比較

2009/01/29

向尊卡本達致敬MV

新正頭,祝事事順境,身體健康!

前兩天看了這段MV,很喜歡。一於用來跟大家拜年。

記得好多年前剛剛開始流行租錄影帶,某農曆年假我借了不少影帶回家。不過因為都是恐怖片(好像第一次看余允抗的《凶榜》就是那時候),被老豆老母鬧死。哈哈,很多年後電影院何嘗不是放超血腥的《Sweeney Todd》及犯毒pak針死狀可佈的《門徒》來賀歲?

《怪形》(The Thing)幾合新年氣氛丫,極地夠凍,一班演員又齊齊整整(雖然最後逐個乃野)。最後一場大爆炸咪當年初二的煙花咯。搵隻《怪形》黎睇喇,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

2009/01/14

問叔@FB

在FB加入問叔,有他與小龍切磋的照片。問叔只join了一個group,是「家有囍事2009」……

名人都有FB戶口,存歿都沒關係。我何嘗不是管理一個Robert Bresson的?

2009/01/13

Apple Fanboy紀錄片

很想看這兩齣紀錄片。
1.MacHeads
trailer:


2.Welcome to Macintosh
trailer: 


幾天前的Macworld,是幾年下來沒乖乖坐在電腦前看「live」的一次。所謂「live」並非真正廣播,只是追看內地網站MacX.cn在會場的線人,以文字及圖片即時報導,頁面像chat room,每分鐘自動更新圖文,於是有直播之效。不捱夜看因為今年沒有Steve Jobs,慶幸發佈的產品也不吸引,沒甚麼損失。我看,Philip Schiller的問題除了沒有Jobs的領袖glamour及演說力,太肥、冇「囉柚」、衣著「漏bau」都十分大鑊,在台上難看,怎能為apple代言?若Jobs健康狀況真不如前,apple要快快物色新任師哥領導。
都無計架喇,apple賣的是形象,代言領袖站在媒體及鎂光燈跟前,甚麼都是personal。此角絕非等閒之輩可擔綱,Schiller還是做回二線好了。

2009/01/12

《春光乍洩》43年

《春光乍洩》(Blow Up)在銀幕上感覺跟DVD完全不同,DVD的感覺較「浮」,菲林的顏色很「實」。而且因為銀幕大了,觀眾在影院更專注,不少人第一次看已經留意到畫面細節,比如一開始不久這個穿崩鏡頭。
照片來源

所以說,電影永遠是在戲院看的好,尤其是不產於DVD年代的經典電影。

《春光乍洩》固然是電影史上一宗經典懸案,影片到底是珍珠還是糟粕的爭論,由六十年代一直討論至今。評論界幾乎一面倒地追捧《春光》,上面照片來源的網站比較了IMDB網友及Rotten Tomatoes影評人的給分,網友平均分是7.4,屬中上級別,爛蕃茄的影評人卻全面推崇(92%)。憑此也看到,《春光乍洩》對兩種觀眾吸引力之不同。
也有影評人不喜歡或討厭《春光》,這照片來源網,分析之間的言詞也頗帶嘲諷,結語是這樣的:「If you are into arty, symbolic, surreal, films without a coherent narrative structure, in which it may turn out that everything was an illusion (or not), this is such a film, and it has been professionally (and pretentiously) made.」

至於跟《春光》同年代,最著名的喝倒采影評首推Pauline Kael的《Blow-Up - Tourist in the City of Youth》,1967年在《新共和》雜誌發表,其後收錄在Kael的影評集《For Keeps》內(企鵝,1994)。文中,Pauline Kael以默劇演員Marcel Marceau開始(Marceau前年逝世,電視新聞也有報導),說明Marceau雖非她那杯茶,但明白Marceau對很多人的意義--你說不喜歡Marceau、對他沒感覺,好像會觸碰了這些人的神經,甚至是反對他們。Kael說《春光》個案,情形類似。

Kael原文頗長,建議剛在影院看完《春光》的朋友仔細一讀。文章有幾點很好玩的,第一是關於影片的零碎但symbolic的影像:街上的修女、巨大的螺旋槳、兩個放狗的同性戀者等。Kael說,單單在大麻派對上冒升的煙,便足以turn on某些觀眾,這些意象的詮釋空間更是大有可為。Kael的言辭很尖刻:「安東尼奧尼若指出那兩條狗已被閹,觀眾也會讚賞。」(Antonioni could point out
that the poodle is castrated, and he'd prorrably be acclaimed for that)因為是大師,所以《春光》每個細節都有深刻寓意、都堪玩味細嚼、都是藝術家的匠心獨運(包括攝影師出鏡穿崩,也可說成是呼應影片的「真實」及「虛幻」主題),很容易墮入過度詮釋的迷思。
Kael也摘引其他恭維《春光》的影評來反詰。《時代》雜誌的語句很啜核,一定要看原文:「"Antonioni's anti-hero"-who is said to be a "little snake" and "a grincingly accurate portrait of the sort of squiggly little fungus that is apt to grow in a decaying society"」、「ho1ds in his possession, if only for an instant, the alexin of his cure: the saving grace of
the spirit.」。「fungus」是菌,「alexin」是殺菌劑,Kael說,她的Webster查不到「grincingly」的意思(呵呵~)。《時代》影評的意思大概是,《春光》的反英雄主角,漠視別人的生死,是滋長在腐朽社會中的細菌。Kael隨即反問:倘若男主角把屍體事件報警處理呢?是不是已展露他人性一面?按《時代》的推理,他是不是已經OK了?若他已OK,他還能為腐朽社會代言嗎?或者,到那時候,社會還算不算腐朽呢?--這些統統只有《時代》才知道。

《春光乍洩》的「超晒班」還是「扮晒野」的爭議,隨著1999年一封「屍體公開信」再掀討論。在影片中飾演屍體的Ronan O' Casey,寫信給影評人Roger Ebert(Ebert是推崇《春光》的影評人之一),說《春光》根本部爛尾片,因為安東尼奧尼嚴重超支及超時,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在無謂支節上(如他嫌馬路不夠黑,要人為路面重新髹色,浪費時間)。意大利監制來到英國後,極為震怒,拍攝停工,全部打道回意。安東尼奧尼用有限的片段,勉強剪成一部《春光乍洩》。很多要拍的片段未拍成,所以故事不大自圓其說,卻因為打著歐洲大導名牌,影片於是成為傳奇、enigma、mystery及art。
Ronan信件也提及Jane Birkin的著名露毛鏡頭(正是香港片名《春光乍洩》來源;台灣直譯叫《放大》),也極可能是個美麗誤會。原信內容見此
我是因為多年前看《春光》而戀上Vanessa Redgrave的(此後她新舊影片都不放過),所以我喜歡這個網站既有分析,也有更具麻甩影迷參考價值的「Nudity Report」。而關於Redgrave的乳頭時見時隱的問題,DVDBeaver這篇文章也做了比較,看官不妨參考。

2009/01/09

懷念趙來發先生…

對上一次見到發哥,是半年前在荃灣榆景新城。我跟家人在KFC吃雞,發哥在旁叫我。我當下覺得奇怪,為甚麼發哥會光顧垃圾食店?原來他陪著家人。發哥說,找我替《文化現場》寫稿,我說「好呀,好呀」,他遞上《文》的名片,不久便告辭了。

這段時間,我一直追看發哥的blog,留意他的病況。早有人說了,他的病房就是一個「文化現場」:翻看他blog上的探病朋友名單,就知道發哥在圈子有多資深、交遊有多廣闊,或者說,有這麼多人關心他慰問他,足見他跟朋友的交情多好!

發哥很早投身傳媒,他的往事我只能聽聞。但我在港大通識工作幾年,倒有兩次邀他主持午間論壇機會。第一次約在零三年,那時他仍在港大上班,午飯時間從辦公室來到講座地點,一身smart casual打扮,頗典型的文化人look。後來他因病離開港大,某天下午在西環碰見他,已換上街坊裝,感覺截然不同。兩三年後,通識再次邀他主持午間講座,我負責聯絡,跟他通電話較多。有好幾次,節目已過了原定的時間,仍不見發哥的蹤影,我只好不住打電話催促。想起來也不好意思,發哥帶病,從荃灣趕來港大舟車勞頓。而他的行裝亦從不簡單,除了放映ppt的電腦,也帶上CD及不同的道具,大包小包的,準備極認真。

發哥的午間論壇叫「玩物養志」,每星期一節,一連四星期。每次重點不同,發哥請來不同嘉賓一起對談,講解、示範,也會與眾同樂,一小時轉眼便過。印象中,發哥思路及表達皆清晰,又是冷面笑匠--說笑話自己從來不笑,令我這個未說笑已經忍不住「呵呵呵」的低手艷羨不已。論壇的題材,從健康飲食、瑜伽到占星甚麼都有,每星期一次午間論壇,都是品質保證。發哥一旦坐定開講,我這搞手便其樂融融的跟觀眾一起enjoy。

個多月前從朗天那裡知道發哥又入院了。前天看到發哥在blog的留言,說「多謝一切人生經的事物」,也深知不妙。直至昨天1月8日回家,看到區蕙蓮在發哥的blog上留言,才正式得知惡耗。雖說生死有命,發哥在blog的最後留言也很豁達,但消息傳來,還是叫人十分難過。

深深祝願發哥一路走好,rest in peace;但願他的家人節哀順變。

2009/01/01

Ming's Choice Jan 2009

明明是好戲   2009年1月
《大理石人》(Man of Marble)
Dir: Andrej Wajda(安德烈.華意達)

1977    Poland   165 mins    Colour, B&W
Polish with English subtitles


Date:18th-Jan-2009(Sun)
Time: 2-5pm
Venue: Broadway Cinematheque


響應零九年1月「波蘭電影新浪潮」,「明明是好戲」選映波共時期華意達的經典《大理石人》。

故事說,年青女導演從二十年前的紀錄片看到一位工人,他是砌磚比賽的冠軍,朝氣勃勃、俊美健碩,是社會主義的勞動模範。女導演被工人的形象深深吸引,想以他為題拍攝畢業紀錄片。但她找不到工人的下落,只好從認識他的人著手,透過訪問慢慢探究真相。最後,女導演揭開了勞動模範的身世之謎。華意達仿照《大國民》結構,拍成這部題材敏感、影射性強的政治電影,對官僚體制及社會主義都極盡揶揄之能事。飾演女導演的Krystyna Janda,年青果敢,藍牛仔裝束有型有款;十多年後Janda參與奇斯洛夫斯基《十誡》的演出,故事中她丈夫垂危,自己卻懷了別人骨肉,兩個只能活一個,為老醫生帶來道德困惑。

片長關係,當天放映將準時開始,討論也得濃縮,請有興趣朋友留意。如斯長片,放映場地也許不盡完美,但既然零九伊始共賞波蘭電影,以《大理石人》開年,看波共往事、溫故而知新就最適合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