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6

Ming's Choice Dec 2009

明明是好戲
2009年12月
《凶心人》(Memento)

Date: 20-Dec-2009 (Sun)
Time: 2-5pm
Venue: Broadway Cinematheque, Yaumatei

Dir: 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
2000/USA/113mins/colour/English with English subtitles

2009年快要結束,除了年度之選,還有十年總結。2000年至2009年之間(這十年稱為「The Naughties」),你最喜歡那部電影?《魔戒》?《黑夜之神》?《無間道》?《大隻佬》?《偷拍》?《花樣年華》?……大大小小的票選陸續出爐,以不同標準選出十年來的10大、50大甚至百大電影。

還記得《凶心人》(Memento)嗎?這部2000年的影片,這陣子也被很多人選為十年經典之一。《凶》片以男主角失憶為題,透過短暫記憶問題、搞不清身邊是敵是友來營造懸念。影片當年公映後評價很高,這些年來深受觀眾喜愛,今已佔據「IMDB」250大影片的第26位(該榜首30名中,2000年後出品的只佔6部)。導演Christopher Nolan十年前也憑《凶》片聲名大噪,其後再拍完兩部《蝙幅俠》,成了荷里活炙手可熱的名牌導演。Nolan作品以雅俗共賞見稱,擅於描寫人物心理,《凶心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為甚麼記憶、失憶總是歷久不衰的題材?忘記真的比記得幸福嗎?今年杜琪峰的《復仇》其實也帶有《凶心人》影子。今天回看《凶心人》又有甚麼值得談論的?影片真是一部當代經典?傳說中它的順序版本到底又是甚麼回事?……

最新消息:A.V.Club 把《凶心人》選為10年內的第五位,詳見此

Trailer:

2009/11/29

金馬獎曲終人散

昨晚是金馬獎頒獎的日子,結果也是昨天出來的。評審一行15人,上午9時到達開會的酒店,交出手機,斷絕對外一切聯繫,直至晚上10時後最佳導演的獎項頒發以後,才回復自由身。

9時許會議開始,一個個獎項的談論、投票,一開始就是最佳紀錄片。《音樂人生》成大贏家事在必行了,初選的11位評審對影片大都印象很好,後來加入的複選評審朴若木老師也很讚賞。《音樂人生》被提名技術獎項事無前例,但評審頗有共識,都覺得在剪接及音效方面這部紀錄片做得出色,比劇情片優勝。

最戲劇化是男主角獎,擁護黃渤及張家輝的評審相持不下,投票8比7,7比8,連續三個回合,就差這麼一票,輸了不服氣。我是支持張家輝的,《證人》不特別出色,但他的演出太精彩。共同得獎確實是由吳天明導演提出的,再由評審投票表決是否同意。我投的是「不同意」票,覺得盡可能都不要開此先例,也怕分豬肉感覺。現在回看,倒覺事情圓滿,昨夜頒男角時氣氛熱烈,並列也有並列的好。事實上黃、張兩人都強,評審既然沒法互相游說,也是沒辦法之中的辦法了。
反而最佳導演及影片的爭持不算激烈,《不能沒有你》眾望所歸。我有些阿Q精神,覺得是出了點《天水圍日與夜》在金像獎飲恨的悶氣。15人評審團真是就片論片,不是為了工業立典範,再小的投資、再小眾的題材,只要是好電影都應肯定。《不能沒有你》肯定不會受台灣以外的觀眾青睞,即使在本土也不見得會賣座鼎盛,它可是部黑白片呢!我看了《不能》兩次,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劇本出色,陳文彬演的父親、他在片中的女兒以至阿財哥都很好。嘉許像《不能沒有你》這種好電影,才是電影獎項應有風範。

說實話我對戴立忍認識不深,在頒獎禮上看到年青、文質彬彬的他有點意外了,還以為《不能沒有你》的製作人會老氣一點。他在台上很率性,謝辭也非常誠懇。像戴立忍這樣年青的台灣導演也教我感慨,香港是不是被類型電影害了?少見這種氣質的年青電影人,浮誇及不可一世的卻不少,資深、年老一輩的更不用說了。吳天明說現今國內影業一片「邪風」,香港何嘗不是充滿了光怪陸離?

會議至6時多,我們都疲勞極了。我因到台那天在酒店著了涼,開會後半段頭痛得很,所以典禮後沒去惜別酒會(當然那也不是我們的場合),回酒店倒頭大睡。話說回來,他們叫「惜別酒會」,聽上去也比較不一樣的,是麻?我們都叫「慶功宴」呢!當然無論叫甚麼都是同一回事。聽了前陣子港台的周兆祥訪問,對「自助餐」有些戒心--當然我很快又回復大吃大喝的日子。因為手機被沒收,整天都沒有拍照,印象都在腦裡。所以也沒有跟桂綸鎂合照,何況太多人圍著她了,我走過去一定被當成色漢給警衛打回頭。志玲姐姐不在啊,全晚最遺憾是聽不到她的「加油喲~」,嗲死人啊。

2009/11/23

蘭秀道9號13樓B座

因為七小福的回顧而看了1982年的《提防小手》。洪金寶導演,黃炳耀編劇,洪、陳勳奇、劉克宣、葉德嫻及吳耀漢等演。

《提》這次受影評人留意,在於影片描寫劉、洪及陳的師徒關係,令人容易聯想七小福的于師父及弟子。上星期六的七小福座談,我覺得更好玩還在會後,幾個影評人在茶餐廳談起成龍、洪金竇影片的師徒關係,其實有愛有恨、有血有淚,影射十分明顯,但都只能在會後講。七小福五十周年了,大家樂意聽的、重申的都是他們如何成材,及嚴師出高徒的感人故事,好比電影《七小福》(1988)要說的一樣。畢竟我們都需要勵志故事,成功的神話。

另外,我也喜歡《提防小手》的美孚新村。八十年代父親偶爾帶我與弟弟到美孚行街,逛永安公司,我們住在公屋,這已是一天很好的節目。《提》也看中了美孚,洪金寶及陳勳奇住在這裡,還有個危險的跳橋鏡頭。美孚當時仍未填海的海旁,平台上保留至今天的魚池、小紅橋都入鏡了,看到倍感親切。

洪、陳住的應是蘭秀道(?)14號13樓B座(有幾個鏡頭拍到清晰的門牌),但有幕他們在差館落口供,吳耀漢故意說成是蘭秀道9號,大概不想那個單位太招搖吧。

關於跳橋一幕,下面是從資料館「七小福」展覽拍下的劇照。
IMG_1657

這張是昨天在同一地點拍的。
IMG_1664

2009/11/02

Ming's Choice Nov 2009

明明是好戲
2009年11月
日期:2009年11月15日(星期日)
時間:2-5PM
地點:Broadway Cinematheque, Yaumatei

《千鈞一發》(Old Fish)
2008 China 107 mins
PTH with Chi and Eng subtitles
Dir: 高群書(Gao Qunshu)

《風聲》評價不錯,有說是「缺憾最少的大片」(大片受了甚麼咒?已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了?)。影片是聯合導演的,當中陳國富較聞名,但另一位高群書在國內其實不輸蝕,是電視劇著名導演,擅長警匪題材。高導去年有部很出色的作品《千鈞一發》,正是其拿手好戲。

《千鈞》根據在齊齊哈爾發生的連環爆炸事件改編,寫老警察老魚在4天內連續處理11枚炸彈的驚險故事。有別於荷里活同類的英雄主義或恐怖份子,《千》的主角是個小人物。影片以實感拍出社區警察面對突如連串犯罪,經驗不多(老魚這個「拆彈專家」只是半途出家),惟遠水救不了近火,小警察只好硬著頭皮見招拆招。《千鈞》氣氛緊湊,場景與炸彈佈局層出不窮,逐一化解各有難度。影片同時不失黑色幽默:老魚及年青女警一對歡喜冤家尤其好看;另老魚與妻子的患難之情也動人。單憑《千鈞》成就,已看出新一代中國商業電影各方面之準繩。沒有大明星,也能成就一部精彩的電影。

我動作慢了。回想起才意識到,「明明是好戲」每月選片,幾年下來,除了婁燁的《頤和園》外,好像沒放過其他或新或舊的中國電影。「十.一」六十周年紀念剛過,本月咱們來贈慶吧。

不大完整的預告片:

2009/10/05

Ming's Choice Oct 2009

明明是好戲
2009年10月

Date: 11-Oct-2009 (Sunday)
Time: 2-5 pm
Venue: Broadway Cinematheque (Yaumatei)
《我要高飛》(Fame)(1980年版)
1980/USA/134mins/Colour/Eng with Chi subtitles
導演:阿倫柏加(Alan Parker)

放舊版《我要高飛》的動機還用多解釋嗎?當然是新版不夠過癮了。《我要高飛》不幸成為另一個給戲迷批死的例子,說明重拍沒意義,電影新不如舊,技術及電腦化推陳出新,但想法原地踏步,有時甚至大倒退。

絕非故意的,一連三個月都放八十年代的美國電影(本來今月想放《開國大典》,但怕入座跌新低還是罷了),這兩個月更都是high school片,就當是無心插柳的「我們的美好年代」小型回顧展吧。

當然也要提提阿倫柏加,這位來自英國,早在電腦剪片大行其道以前,已經以出色的剪接、凌勵影像叫觀眾喝采的導演。《我要高飛》是他在爭議性的《午夜快車》後兩年完成的歌舞片。由《我要高飛》開始,談阿倫柏加,談歌舞片的前世今生。電影的配樂也很精彩,當然少不了百聽不厭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Fame: I am gonna live forever〉。

歡迎到時來high一high。

Trailer:


Ending:(千個太陽)

2009/08/23

Ming's Choice Sep 2009

明明是好戲 2009年9月
Date: 20-Sep-2009 (Sunday)
Time: 2-5pm
Venue: Broadway CInematheque
《早餐俱樂部》(The Breakfast Club)
Dir: John Hughes
1985 97 mins USA
English with English subtitles

本月繼續「八十年代」。編劇及導演John Hughes在8月初因心臟病發突然離世,享年只有59歲。懷念他的文字如雨後春筍,包括影迷及八十年代成長的名人,證明Hughes的人緣及影響力不輕。這次選映他的青春片經典《早餐俱樂部》。

故事講述五個中學少年,因不同原因被專橫的老師懲罰,星期六回學校留堂八小時。反叛少年不斷與老師鬥法,搞出連串趣事。五個不認識的同學本來自我保護,但隨著認識稍深漸漸打開心扉,說出內心感受,交流叫人深省(其中一人說「when you grow up, your heart dies」)。同個校園環境,一個罰留堂周末帶來不一樣的成長體驗。少年人的世界、兩代的鴻溝(諷刺代表成年世界的是一個執教22年的中坑老師)、年青的夢想,充份反映在這部輕鬆及真誠的青春片裡。海報的tag說:「they only met once, but it changed their lives forever.」

網上曾有最出色的「YA」(young adult)影片選舉,《早餐俱樂部》稱冠。不過今天連美國片都少見這種率性的校園電影了(香港電影更完全交白卷,可見年青人的位置有多重要)。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John Hughes實在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9月開課了,像影片一樣寫封信好好提點老師吧:「you see us as you want to see us,,,」,welcome to the breakfast club!

Trailer:


Simple Mind "Don't You Forget About Me":

2009/08/01

Ming's Choice Aug 2009

Date: 16-Aug-2009 (Sunday)
Time: 2-5 pm
Venue: Broadway Cinematheque

《孽慾殺人夜》(Manhunter)
導演:米高曼(Michael Mann)
1986 USA 119mins English with English subtitles

把《大犯罪家》也算在內,米高曼20年來只執導10部電影左右。產量雖少,但水準卻非常高。由早期的《Thief》、《最後摩根戰士》、《盜火線》、《奪命煙幕》到近年的《同行殺機》及《邁阿密風暴》,米高曼冷靜慎密的作風,專注每項細節,把類型片拍出與別不同的味道,跟他筆下的角色一樣professional,絕對堪稱作者導演。

隨著《大犯罪家》上映,網上再掀起一片米高曼的討論熱。不少網誌長篇為文,甚至有人用video essay的方式詳論米高曼作品。讀到、聽到這些分析便知道,米高曼電影很耐讀,風格也很鮮明。

《孽慾殺人夜》以警察及連環殺手為題,不算是米高曼最知名的電影。但它倒是第一部改編Thomas Harris小說,首次把吃人醫生Hannibal Lecktor帶到觀眾跟前的影片,比《沉默的羔羊》早5年。故事說FBI探員Will Graham為了要偵破連環殺手案,在獄中請求Hannibal幫忙。《孽慾》相當陰沉,心理描繪及支節都很有趣味。《孽慾》的原著小說曾兩度搬上銀幕,第二次是2002年廣為人知的《沉默的赤龍》(Edward Norton演Will Graham一角)。這次放映第一版本《孽慾》,將看看它與二版《赤龍》的異同,也藉此探進米高曼的男人世界。

trailer:

2009/07/20

期待《復仇》

8月5日晚10點,希望到時去到。

SIFF09也買了一些法國新片的票,戴丹兄弟查布洛及Techine,還有Adjani做Miss正斗。

提起「正斗」,有個內地朋友閱報看見「正斗」二字,問我怎麼解,我說是「很好很美」的意思。

他隨即說,家明你太太好正斗。……



2009/06/29

Ming's Choice July 2009

明明是好戲 2009年7月

Date: 19-July-2009 (Sunday)
Time: 2-5 pm
Venue: Broadway Cinematheque, Yaumatei

《戰火浮生》(The Mission)
導演:羅蘭祖夫(Roland Joffé)
1986 UK 126mins
English with English subtitles

不是早陣子在台北聽了Ennio Morricone的音樂會,還差點忘了這部23年前的傑作。故事背景是18世紀的南美,西班牙教士Gabriel為土著建立教會,期間感化了想自殺的奴隸販子Mendoza。Mendoza為Gabriel的教會服務,在修行中找到平和。他們的教會工作越來越有規模,然卻由於西班牙與葡萄牙政治角力,奴隸制死灰復燃,殖民發生暴力衝突甚至屠殺事件。Mendoza打破沉默,準備率領土著頑抗,但神父Gabriel卻叫他放下⋯⋯

《戰火浮生》最令人稱道有三點:1)影片攝影壯麗優美,出自英國著名攝影師Chris Menges之手(近作有新版《幸福黃手絹》);2)兩個偉大演員Robert de Niro及Jeremy Irons合作,拍攝艱苦,二人反而更光芒四射;3)Ennio Morricone百聽不厭的配樂,這是他為英語電影配樂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在今年5月底台北的音樂會中,當Morricone的指揮捧一動,「Gabriel's Oboe」的旋律響起,腦裡不期然浮起《戰火浮生》的悲壯場面。

電影榮獲1986年康城影展金棕櫚大獎。


Gabriel's Oboe:


trailer:

2009/06/14

Ming's Choice June 2009

下星期日見。

明明是好戲
2009年6月



《沒有太陽的日子》(Sunless Days)
Date:21-June-2009 (Sunday)
Time: 2-5pm
Venue: Broadway Cinematheque

1990 香港/日本 90分鐘
廣東話、普通話對白,中文字幕
導演:舒琪
編劇:舒琪、吳念真

上月《頤和園》反應熱烈,這個月繼續響應特首號召,以六四為題,做「非一般港人」。《沒有太陽的日子》是香港唯一與六四有關的紀錄片,影片拍成至今也近廿年。跟1995年的《天安門》不同,《沒有太陽的日子》把時代與個人選擇及命運扣連,今天回看別具意義。

影片由NHK電視台製作,舒琪本想以歌手侯德健為題,不料1989年發生了六四事件,於是他決定把六四事件對香港人的影響拍下來。透過訪問親人及朋友--包括在天安門目擊屠殺的張堅庭、送太太到加拿大產子的文雋、立即移民的大哥、不願離港的母親、在港重建民主女神像的黃仁逵、當時憑《悲情城市》贏了威尼斯大獎的侯孝賢等等,道出港人身份及前途兩難,充滿苦澀味。放映後導演舒琪將出席討論會。

嘉賓:舒琪

2009/05/14

台北電影節09

11屆台北電影節來了,剛在網上看了片目,驟覺不大吸引。墨西哥及德國都有專題,但這種民族電影展越來越不好做,一方面已沒有新鮮感,HKIFF多年前連格魯吉亞的回顧都搞了;二來跨國合資的電影太多了,香港電影節多年前已決定放棄國家或地域分類。
「六月台北很柏林」這口號也有點那個,是來自那句「天空很希臘」麼?但已經好幾十年了……

今年將放映查布洛的新片《Ballamy》,男主角是謝勒狄柏度。可笑是官網把導演名字拼錯,「Chabrol」少了一個「l」。這算大錯,要打編校的屁股。我故意CAP了圖,怕兩天後他們修改,先立此存照。
除了查布洛,官網說的「大師作品」還有伊高揚及米卡郭利斯馬基。伊高揚的《Adoration》頗難看,今年剛領教了。米卡不同雅基,兩兄弟頗有段距離,稱米卡為「大師」有點濫竽充數。

另外剛在HKIFF映過的自瀆片《中國已遠》也被台北選上。當天在太空館放映後,我問導演對《中國》被批的看法,他竟然說與太太當時年紀尚少,知的不多,沒有意見。頂你,那你們拍《中國已遠》替死咩?如果這道理也說得通,1989年後出世的都沒有談六四的權利,由曾奴才代言好了。《中國已遠》的夫婦擺明是投機份子,借大師過橋。今天證實他們投資眼光獨到,選擇都對了,因這部廢片紛紛得到影展垂青。可悲的是,片中安東尼奧尼的所謂「最後影像」,竟然是那個導演的太太,拿著在王府井買來俗不可耐的鮮紅棉襖,勉強蓋在不能說不能動的安東尼奧尼肩上。看見安氏想打發這對「到此一遊」的夫婦又不能作聲,這幀大導演遺像,教人感慨萬千。
在「拉美小輯」下這部《切格瓦拉滿天下》蠻好玩的,HKIFF今年應選來跟《Che》一起放。台北電影節沒有香港電影節那種愛耍嘴皮、搬弄小聰明或典故的中文名,命名較一板一眼,《切格瓦拉滿天下》就遠不及原名「Chevolution」有趣。怪不得詹宏志說台北跟香港學辦電影節。

按此到台北電影節2009官網

2009/05/12

萬能VS全能

課堂上放映1976年的《半斤八両》。看過無數次,仍令人嘻哈絕倒,真是不朽的經典。

許冠文的角色叫黃若思,我們聽見都笑了,算不算是拜《東邪西毒》reboot之福?網上一查才發現,黃若思在清代確有其人。

發現一個小節,許冠文的「萬能」偵探社,掛了一室文憑證書充大頭,但至少兩張是真的,左面是許冠文的中大畢業證書,右面疑是許冠傑的港大畢業證書(?)。
到電影的結局,許冠傑的角色李國傑開辦「全能」偵探社與「萬能」打對台,「港大證書」道具又再派上用場。李國傑說:「十幾張文憑獎狀,真假難分喇。」真作假時假亦真,加上以「全能」自詡,很有自嘲況味。
許冠文VS許冠傑,中大VS港大,萬能VS全能。影片的小人物角色在哄哄騙騙的世界中混,不失尊嚴及人味。在一室假文憑道具中拿出兩件真品,除了順手拈來及自我調侃,又算不算反映了這對許氏孖寶當年在娛圈打拚日子中,心之所向、價值之所倚?

歌仔有得唱:「到未來,那一方,人飄泊,路茫茫,仍然在這裡找到一點點光。」

不查不知,原來許冠文今年便是67歲。

2009/05/07

哥普拉黑白Tetro

宣傳重點說這是哥普拉自《竊聽大陰謀》(The Conversation)以來首個自家劇本,這一隔便三十五年。看預告片幾乎完全黑白攝影,這是他自二十六年前《鬥魚》(Rumble Fish)後另一次黑白嘗試。哥普拉年紀越大(他過剛了70歲生日),拍電影越見遊戲人間及自得其樂?二千年後執導只有《Youth Without Youth》及這部《Tetro》,兩片都很有個性,很有style。
期待《Tetro》,還有Vincent Gallo及艾慕杜華的愛將Carmen Maura,也有Skolimowski所說的大魔頭Klaus Maria Brandauer。網上有預告片可看,也別錯過Quicktime剛發放影片的首三分鐘,真服了哥普拉,title sequence玩光暈的黑白影像可以如此moody,簡簡單單卻令人神往。影片的背景又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少不免想起《春光乍洩》的異國情調。

預告片:


首三分鐘:

2009/05/03

Ming's Choice May 2009

明明是好戲 2009年5月

日期:17-May-2009 (Sunday)
時間:2-5pm
地點:Broadway Cinematheque, Yaumatei

《頤和園》(Summer Palace)
Dir:婁燁(Lou Ye) China, France
2006 140mins 普通話、德語對白,英文字幕

婁燁新作《春風沉醉的晚上》剛宣佈入選了今年康城的競賽單元。知道《春風沉醉》的人都不約而同的問,婁燁不是因為《頤和園》而被封殺5年麼?《頤和園》因偷步參加康城影展,但你我也知道更大的問題是影片犯禁,涉六四敏感題材。《頤和園》 DVD在國內一直地下流通,看過的人其實不少;在台北,《頤》去年還正式公映了。早陣子在廣州舉行的「華語傳媒大獎」討論會,內地及台灣評審都對《頤和園》情有獨鍾。在香港一直苦無看《頤》的正式機會,終於隨著4月底美版DVD出爐,打破了禁片的神秘。

維基簡介說:「電影描述了20年中,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糾紛,以及和身邊人錯綜複雜的感情糾葛,六四事件、柏林圍牆倒塌及前蘇聯、東歐的民主化運動。」八九六四二十年紀念快到了,這兩個月的「明明是好戲」都會放映與六四有關的影片。這次除了《頤和園》,還會選播關錦鵬《藍宇》(2001)及徐克《英雄本色三夕陽之歌》(1989)的片段,看看三個年代三部影片的六四影像。

嘉賓:葉蔭聰(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

預告片:

2009/04/26

這些沒頭沒腦的觀眾

電影節的官網發表了《影訊第六期》,要細嚼一段關於史高林莫斯基的報導:「觀眾遲大到,史高林莫斯基扯火。
短短兩段字,第一段說史高莫林斯基對觀眾遲到如何不滿,也罷了,觀眾不守時抵罵,不過是不是由電影節官方(刊物)發炮,另當別話。一方面,「戲院所見,所有電影放映了三十分鐘後例必仍有觀眾入場,無一例外。」這句話的「所有」值得斟酌。電影節若有觀眾遲到統計數字不妨公佈,以顯示情況有多嚴重,觀眾有多沒品。若只憑印象,則不宜說「所有」。另方面,說我過度詮釋也好,但憑語氣之輕蔑,這是對「王家衛《東邪西毒》遲到事件」被狂轟後不服氣的阿Q回應,「想攞番個彩」,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潛台詞是:「觀眾有口罵人沒口罵自己,你們只是五十步百步之別。」唉,何以一個泱泱大度的HKIFF,都藐嘴藐舌的說起人家的是非來了?
第一段仍不算無的放矢,第二段卻嘆為觀止!史高林莫斯基在放映後的答問時間,不滿兩個觀眾提問都跟奇斯洛夫斯基有關。論出道,他更早;論配樂,他覺得自家作品更好(他說是波蘭最好!)。也沒奈何,第一,最好與最壞畢竟是觀點;第二,不容否認香港觀眾對奇氏更熟悉及熱愛,不識趣的連老師傅作品都歸入奇氏遺風(我們認識奇氏何嘗不是因為電影節?)。電影節要報導此事,說出史高林莫斯基不滿就好,卻無必要落井下石,批評提問的是「沒頭沒腦的觀眾」!

我的天,香港人就是太害怕在眾人前表達意見、提問,問得多怕被人說「扮野」,問得差被彈「沒腦」,一輩子都在「太多」「太差」的兩難惶恐中,公開發言竟要鼓起無比的勇氣,最後唯有落得噤若寒蟬之下場。觀眾只知奇斯洛夫斯基,而且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多少反映我們對波蘭電影了解不深、對奇氏太神化。若這種「波蘭電影偏食症」是普遍現象,電影節作為多年的推廣者之一,也應責無旁貸,或嘗試了解因由,或撫心自問,或剖析現象,或對症下藥……甚麼都好。史高林莫斯基不明香港情形,「扯火」難免;但電影節當局豈能如此說話?!「沒頭沒腦的觀眾」!!。這樣跟老師辱罵學生沒腦,蠢仔,朽木不可雕有甚麼分別?

而且,偏愛奇氏洛夫斯基不只是香港影迷獨有現象(畢竟他時代較近、作品較eye candy),更何況史高林莫斯基也離開導演崗位十七年了。電影節訂票小冊唯恐觀眾不懂,在《與安娜的四個晚上》的簡介搬出《重慶森林》促銷,方便觀眾對號入座。「影訊」這句「偏狹的只囿於一個奇斯洛夫斯基」太離譜了。狗仔報如此冷嘲熱諷也罷,想不到電影節官方刊物也自甘狗仔化。唉,電影節呀電影節,你到底發了甚麼神經?

2009/04/21

那些不可一世的契弟

電影金像獎的轉播被剪得支離破碎是仆街之一,再度證明無線是最討厭的電視台。部份得獎者那些財大氣粗、令人憎厭的嘴臉是仆街之二。黃百鳴在台上尖刻言語那份小家子氣、與熊黛琳頒獎毫沒風度;洪金寶對獎項之嗤之以鼻,絕頂傲慢無禮,一副掌握了世界真理的姿態,為丁羽頒專業精神獎如斯輕挑,怎教人尊重配音行業?黃洪兩者的作風,皆令人作嘔。

相比起來,陳麗雲及鮑起靜得獎,她們的動容、謙遜、誠懇,完全是另一回事,令人非常感動。

但現實是,香港電影不少就掌握在那些不可一世、財大氣粗的所謂大哥、大導、大牌手中。尤其是回大陸拍片後,香港影人的自卑心變成自大心,暴發戶的形象於是變本加厲。可悲的是,陳麗雲、鮑起靜,都只能在頒獎台上曇花一現,《天水圍》可一不可再。往後我們只有越拍越爛的動作大片,因為暴發戶思維只有一種度量的標準:就是大。

所以《天水圍》失了最佳影片。因為小本電影不可能是電影未來的模範。金像獎是業界投票,最佳影片要為未來指路。《葉問》純粹是被獎項借來過橋,跟藝術高下已沒有關係。

相信我,明年若我還有選票,我一定不會投給黃、洪之流。

剛看了這個迪卡比奧的舊短訪,談《The Departed》,最後主持人說:「you sound humble.」迪卡比奧說:「humble? yeah, I am. coz I've seen what's been done before. It's been lot of unbelievable things done in the world of cinema. It's really hard to make a good movie and really hard to make a good performance.」


就是這個道理,說門面也好,由衷也好。站在藝術面前,誰可說自己最威最好?太陽底下沒新事,對歷史及經典越熟悉,其實越明白自己沒甚麼大不了。迪卡比奧說,史高西斯是他的導師,教曉了他不少電影知識。史高西斯夠厲害了吧?但你看他面對電影時那副影迷的崇敬姿態,對美國電影以至其他國家歷史如數家珍,跟我們那些狂傲自滿、不學無術的合拍片大哥真是兩個世界。

早陣子翻賈樟柯的資料,也讀到他到美國拜訪史高西斯的故事,好像最早是在年前的《號外》刊登。賈收到了史高西斯的傳真,說喜歡《小武》,並相約在紐約見面。賈說:「信中的內容和用字,好像來自家人的問候;讓我感覺到,我的工作並不孤獨,而是跟整個電影發展聯繫一起。」見面的細節可參見網上文章

提起《The Departed》,早陣子看有線的重播才驚訝發現,原來有一款中文字幕,完全保留了《無間道》的原版人物名稱,Jack Nicholson的角色叫「韓森」,迪卡比奧是「陳永仁」,馬田辛叫「黃sir」,看得我冷汗直冒。不知所謂,是自我中心的又一好例。

2009/04/11

Ming's Choice Apr 2009

2009年4月

《稀客》(The Accidental Tourist)
導演:羅倫斯.卡斯丹(Lawrence Kasdan)
1988 USA 121mins English with English subtitles

Date: 26-Apr-2009 (Sunday)
Time: 2-5pm
Venue: Broadway Cinematheque

OK,又到了懷舊時間。美好的八十年代,荷里活雋永動人的melodrama,還有那個時代的大明星。

今年電影節有幸訪問William Hurt,我劈頭第一句便說看他電影廿多年,1988年的《稀客》令我最著迷。說來奇怪,《稀客》說的是中年主角悲劇後重新上路,當時我只是個teenager,竟也進入了影片的世界(也許再次證明美國電影厲害),此後廿多年不斷重看,片段及音樂一直縈繞心頭。我愛死了影片的Hurt、嘉芙蓮端納及Geena Davis;導演卡斯丹的筆觸細膩入微,除了《稀客》,他跟Hurt的《焚身》及《The Big Chill》都是八十年代的佳作。不得不提John Williams在《稀》的音樂,在他一堆blockbuster的經典中,《稀》特別low profile,襯托出電影教人陶醉的低怨調子。

Hurt演一位暢銷旅遊書的作家,寫作教讀者如何在工幹或旅行時沒有離家的感覺,性格安穩,十分自我保護。一次意外作家的愛兒離世,悲劇導致夫婦分離,他一個人面對孤獨,隻身踏上工幹旅途。因為要找人托管家裡的小狗,作家結識了一位好客熱情的狗店女店主,店主對他大獻殷勤。店主也曾離婚,有個身體虛弱的兒子,為人卻樂觀積極。沉靜哀傷的作家與樂天知命的女店主,好像來自兩個不同的世界,他們最後會成為一對嗎?

預告片:

在Youtube找到了一段鋼琴音樂,我最熟悉喜愛的John Williams旋律:


我跟William Hurt及Arthur Cohn的訪問全文

2009/04/08

在牛棚看Oleanna

電影節沒看得很兇,一來懶躲不願嚐新,二來有些已看screener碟,三來不想太吃力。

剛過去的周一周二都沒有看電影,星期二晚倒去牛棚看了前進進的《Oleanna》。David Mamet的劇本,電影版我看過好幾遍,精彩絕倫;舞台版的感受又不同。
《Oleanna》的演員只有兩個人,角色是大學教授及女學生,場景是教授的辦公室。但這麼一台簡單的戲,竟然帶出了溝通、性別政治、權力關係甚至大學教育等等不同議題。故事由尋常的一天開始,以無法逆轉的悲劇結終,兩個角色(或說兩個身份)沒犯下甚麼彌天大罪,甚至難說誰對誰錯,但戲劇的逼力,就這樣慢慢透過故事推進而爆發出來。
最厲害是其言簡意賅,觀眾各取所需,不同人看到不同的議題,然後由經驗開始思考、辯論。說實話,《Oleanna》看得我很沮喪,我想像自己在課堂的處境,與學生的相處;想到了身為一個教書匠、寫作人、中產階級以至男人的種種盲點。在《Oleanna》的世界,教授John可能是很稱職的老師,是好好先生,但在Carol眼裡,卻看出了他偽善、犬儒及既得利益者的一面。這套劇同時也是關於詮釋的,同一個動作,同一翻說話,John及Carol就有兩種極端的了解。可以想像,在劇外的世界,第三者(局外人、院校的聆訊委員會)了解整件事還有更多穿鑿附會(連Carol的姿色也變成性騷擾入罪的想當然理由)。說《Oleanna》關於溝通,但更確切的說是關於無法溝通。語言令人分隔似乎是必然的,這大概是我看《Oleanna》覺得最絕望之處。

至於演出,雖然我始終覺得電影版的William Macy無懈可擊,但舞台版還是很強的爆炸力,兩個演員都很好。整體演出忠於原著,只有一些細微地方不同了。至於改編,我認同演後座談一位觀眾的意見,把「i like you」譯成「我喜歡你」有中西文化分別,原電影版我覺得沒那麼震撼,但廣東話的舞台版「我喜歡你」四字很礙耳。另外John的口頭蟬「well」也是聽不慣的,我一邊看一邊想身邊有沒有口頭掛著「well」的人。即使飽讀詩書,浸過洋水,英文思考,滿口外語,有很多慣用外語,「you know」、「frankly speaking」、「actually」甚麼也好,「well」好像太格格入不。

一些改編的細節加強了趣味,比如中英語的應用,在香港也可顯示權力關係。好像教授說「transpire」,Carol問「咩叫做transpire」,教授說「發生」,Carol質答「點解你唔直接講發生?」。記不起在Mamet的劇本有沒有此小節,但放在香港這個中英通用的環境更堪玩味。語言不只是工具,也是意識形態。

2009/03/26

收到一份意外驚喜…

跟Arhur Cohn相遇的故事還沒有完結。
訪問後的第二天即3月25日,收到他的電話,他說晚上將離開香港,向我道別。他準備了一些他監製電影的DVD送給我。他還說了一些William Hurt及他對我的恭維話(我聽得飄飄然…細節都忘了)。我不曉得,大概是我看過一些電影,使他們印象較深?據說訪問第一天有些記者連《幸福黃手絹》也沒看,對著他們老提私人問題,聽說有個訪問還鬧得頗不愉快。這些流傳叫我跟他們見面前還有點戰競,想不到最後如斯順利、難忘。
DVD boxset以快遞送來,今早即收到了。裡頭有十套Cohn監製的影片,包括狄西嘉的《The Garden of the Finzi-Continis》及以1972年慕尼黑奧運事件為題的紀錄片《One Day in September》,這是他其中兩套贏得奧斯卡獎的影片。前者我很久前看過,當時少半是為了狄西嘉,更主要是為了Dominique Sanda(《同流者》及《1900》的女角);後者則一直只是聽聞,《慕尼黑》公映時也沒找來看。此外boxset還有另外八部影片,要找時間一一細看。
Boxset還有一張便條,Cohn的留言令我感動。他說「I was delighted to meet you.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認識這位令人尊敬的老先生,真是今年電影節的最大收獲。

2009/03/24

與William Hurt面對面…

戴著金絲鏡,全身白色打扮,說話慢條斯理,像電影中一貫的溫文爾雅。我的天,一個教我心儀超過二十年的演員,威廉赫特(William Hurt),因為電影節放映他的新作《幸福黃手絹》,他來了香港,在君悅的多功能房跟他面對面作了個簡短的訪問(很可惜只半小時,時間飛快過)。我第一翻話就說「赫特先生,我自teenage開始追隨你的電影,我最喜歡你1988年的《稀客》(The Accidental Tourist),我十六歲時在灣仔一家戲院看到(新華,巧合地就在今天訪問地點會展附近,但已拆卸),此後看了不下二十次。赫特先生,你是我的英雄。」
同行還有《幸福》的監製Arthur Cohn,又是另一傳奇。我向Cohn先生送上了上周日的《明報》,有則《幸福黃手絹》的短介,翻譯小姐即場讀給他聽。我還向他介紹了《天水圍日與夜》,送上DVD,說這是去年最好的香港電影。Cohn先生人很友善,他幾十年來監製了不少得獎名片,包括狄西嘉晚期的幾部作品。我於是以狄西嘉打開話匣,聽聽他對這位新寫實主義靚仔導演的印象。Cohn今早也到了演藝學院演講,很有啟發性,也莊諧並重。
很快便得與兩位先生說別,他們尚有很多訪問。臨行前我施展粉絲的拿簽名慣技,也握手道別。William Hurt的手掌肉特厚,是很有福氣吧?事實上他廿多年來一直保持出產,名作也不少,堪稱偉大的演員。回家興奮心情仍未冷卻,這幾天在看HKIFF之餘,也得好好整理今天演講及訪問內容,望本星期天能見報。

2009/03/03

Ming's Choice Mar 2009

明明是好戲 2009年3月
《億萬少年》(Millions)
Dir: 丹尼保爾(Danny Boyle)

2004 UK 98mins Eng with Eng subtitles

Date: 22nd Mar 2009 (Sunday)
Time: 2 - 5 pm
Venue: Broadway Cinematheque, Yaumatei

Danny Boyle以《同屋三分驚》及《迷幻列車》起家,十多年來拍戲不到十齣。剛憑《一百萬零一夜》膺奧斯卡最佳導演,無巧不成話,幾年前他的《億萬少年》亦以「million」為題。《億》再次顯示Boyle的明快節奏及豐富想像力,俐落、雋永又清新。影片故事講兩兄弟無意得到一筆劫案橫財,他們得盡快把千金散盡,因不日後英鎊將會被歐羅全面取締。兩兄弟面對大筆金錢,就有兩種不同的洗錢態度。別誤會,《億》的小男孩沒帶半點銅臭(跟《CJ7》那些勢利鬼小孩儼然兩極)。Danny Boyle兩齣「百萬」電影好像是特別拍給我們看的,一來我們對「百萬富翁」節目不陌生;二來我們發錢寒,一輩子都望發達。說甚麼通識丫,先讓我們的小孩認清甚麼才是重要再算喇,《億萬少年》或可借鑒。

trailer:

2009/02/14

Amazon Kindle2


2月底在美國推出,薄了,輕了(只十安士),電池更耐用,display的效果更好(好像原來已很不錯),也改善了按鍵常被誤觸的問題。

2GB儲存,可藏1500書,也可讀一些(不是所有)網誌。在Amazon購買書本下載只需60秒,另可訂閱雜誌及報紙。

上面的記者會影像所見,Jeff Bezo好像瘦了幾個圈;Stephen King則繼續走在電子閱讀最前線。

真想要一台玩玩,不過索價359美元,而且只在美開售,上網服務相信也僅限於國內。

下面是Amazon自家的宣傳片。看得見嗎?各種IT產物的MKT都以Apple為模範。但這段Amazon的video太長,應該斬段,每段只強調一兩個賣點。

2009/02/03

Ming's Choice Feb 2009

明明是好戲 2009年1月
《查之女》(A Taxing Woman)
Director: 伊丹十三(Juzo Itami)

1987   Japan   127mins   Japanese with English subtitles

Date : 15-Feb-2009 (Sunday)
Time : 2-5pm
Venue : Broadway Cinematheque

麥莊二人的《大搜查之女》原名《查之女》,後來易名《大搜查》,最後把兩者合併而定名。「查之女」一名,也許有人不知,其實來自1987年日本導演伊丹十三的同名電影。伊丹的《查》講述宮本信子飾演替政府查稅的調查員,率領年青部下,周旋於升斗市民、鋼珠店老闆及賓館逃稅大亨之間,把逃稅、瞞稅者繩之於法。伊丹及宮本這對夫妻檔再次以誇張的喜劇手法,諷刺社會光怪陸離、利字當頭的現實。《查之女》在當年大受歡迎,贏取了日本電影金像獎多個主要獎項,翌年伊丹更拍成《查之女續集》。在芸芸當代日本導演中,伊丹十三堪稱傳奇人物,他的作品充滿對制度及人性的挖苦。他在1992年曾因《民暴之女》一片被黑幫襲擊重傷,傷癒後繼續拍片;然而五年後卻離奇跳樓身亡。伊丹離世十二年,他的電影毫不過時,今看依舊尖銳犀利,跌宕不群。
trailer:

2009/02/02

先睹為快《Che》上集

不知今年HKIFF有甚麼重頭,但據說索特堡的哲古華拉傳記片《Che》上下集都會放映。
《Che》上集已在年假前看了。影片的敘事很跳躍,全片核心、賣點似乎盡在Benicio del Toro身上。看過的朋友,都對他活了Che而五體投地。情況是不是像當年Kinsley演甘地而技驚四座一樣?del Toro已憑哲古華拉角色在康城及西班牙的哥雅獎贏了最佳男主角獎座。我一直喜歡del Toro,他粗線條的外型及眉宇間的邪氣,跟《Traffic》、《21 Grams》的沉重調子ֳ非常配合完美,在《Way of the Gun》及《Sin City》這類好玩的動作片中又夠狂野。
《Che》上集關乎古巴革命,下集是玻利維亞。單看上集,配樂造就了影片的史詩格局,哲古華拉故事的吸引力本來已不同小可,再加上全片西班牙語,索特堡的觸角、del Toro的恰如其份姿態令作品統統加分。上集還有個對Che大獻殷勤的女同志角色,原來是Che後來的第二任妻子。角色名叫Aledia,演員是來自哥倫比亞的Catalina Sandino Moreno。革命不忘愛情,Catalina樣子可愛,角色性格堅決,在《Che》中極受注目。
可惜手頭的下集是沒有字幕版本,但為了好奇,也把下集的結局看了。Che被處決的場面,以他的POV來交代倒下的情形。歷史照上著名的哲古華拉屍首陳示,並沒有包括在這部電影之內,Che的遺體被送上直昇機影片就落幕了。

2009/01/30

東邪REDUX藍光

《東邪西毒REDUX》藍光碟在英國推出了;香港尚不見影期,問你死未。

DVDBeaver即時比較了英版藍光跟過去DVD版分別。第一件要報告的,是這英版藍光不設區碼限制,不像早陣的《紅色沙漠》只屬B區,《東邪REDUX》肯定可在你我的PS3上播放。影片的新版比舊版短數分鐘,畫質明顯比現存DVD出色很多,但仍沒盡用藍光的優勢。此碟只是單層藍光,正片儲存更只佔17GB。聲音好像較好,DTS-HD甚麼的,不過更核心應是音樂。據說王導全面取締陳勳奇的原作音樂,找來馬友友為影片重新演奏。

藍光已在1月26日出版(大年初一!真撞擇日),在英國亞馬遜賣13英榜。香港碟店肯定很快進口(可能有些店已到貨了)。拆了女兒的利是,在老旺或BC見到一定即時入貨。買回來仔細看看,說不定再招呼朋友來家搞電影會。

連結:DVDBeaver的《東邪西毒REDUX》比較

2009/01/29

向尊卡本達致敬MV

新正頭,祝事事順境,身體健康!

前兩天看了這段MV,很喜歡。一於用來跟大家拜年。

記得好多年前剛剛開始流行租錄影帶,某農曆年假我借了不少影帶回家。不過因為都是恐怖片(好像第一次看余允抗的《凶榜》就是那時候),被老豆老母鬧死。哈哈,很多年後電影院何嘗不是放超血腥的《Sweeney Todd》及犯毒pak針死狀可佈的《門徒》來賀歲?

《怪形》(The Thing)幾合新年氣氛丫,極地夠凍,一班演員又齊齊整整(雖然最後逐個乃野)。最後一場大爆炸咪當年初二的煙花咯。搵隻《怪形》黎睇喇,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

2009/01/14

問叔@FB

在FB加入問叔,有他與小龍切磋的照片。問叔只join了一個group,是「家有囍事2009」……

名人都有FB戶口,存歿都沒關係。我何嘗不是管理一個Robert Bresson的?

2009/01/13

Apple Fanboy紀錄片

很想看這兩齣紀錄片。
1.MacHeads
trailer:


2.Welcome to Macintosh
trailer: 


幾天前的Macworld,是幾年下來沒乖乖坐在電腦前看「live」的一次。所謂「live」並非真正廣播,只是追看內地網站MacX.cn在會場的線人,以文字及圖片即時報導,頁面像chat room,每分鐘自動更新圖文,於是有直播之效。不捱夜看因為今年沒有Steve Jobs,慶幸發佈的產品也不吸引,沒甚麼損失。我看,Philip Schiller的問題除了沒有Jobs的領袖glamour及演說力,太肥、冇「囉柚」、衣著「漏bau」都十分大鑊,在台上難看,怎能為apple代言?若Jobs健康狀況真不如前,apple要快快物色新任師哥領導。
都無計架喇,apple賣的是形象,代言領袖站在媒體及鎂光燈跟前,甚麼都是personal。此角絕非等閒之輩可擔綱,Schiller還是做回二線好了。

2009/01/12

《春光乍洩》43年

《春光乍洩》(Blow Up)在銀幕上感覺跟DVD完全不同,DVD的感覺較「浮」,菲林的顏色很「實」。而且因為銀幕大了,觀眾在影院更專注,不少人第一次看已經留意到畫面細節,比如一開始不久這個穿崩鏡頭。
照片來源

所以說,電影永遠是在戲院看的好,尤其是不產於DVD年代的經典電影。

《春光乍洩》固然是電影史上一宗經典懸案,影片到底是珍珠還是糟粕的爭論,由六十年代一直討論至今。評論界幾乎一面倒地追捧《春光》,上面照片來源的網站比較了IMDB網友及Rotten Tomatoes影評人的給分,網友平均分是7.4,屬中上級別,爛蕃茄的影評人卻全面推崇(92%)。憑此也看到,《春光乍洩》對兩種觀眾吸引力之不同。
也有影評人不喜歡或討厭《春光》,這照片來源網,分析之間的言詞也頗帶嘲諷,結語是這樣的:「If you are into arty, symbolic, surreal, films without a coherent narrative structure, in which it may turn out that everything was an illusion (or not), this is such a film, and it has been professionally (and pretentiously) made.」

至於跟《春光》同年代,最著名的喝倒采影評首推Pauline Kael的《Blow-Up - Tourist in the City of Youth》,1967年在《新共和》雜誌發表,其後收錄在Kael的影評集《For Keeps》內(企鵝,1994)。文中,Pauline Kael以默劇演員Marcel Marceau開始(Marceau前年逝世,電視新聞也有報導),說明Marceau雖非她那杯茶,但明白Marceau對很多人的意義--你說不喜歡Marceau、對他沒感覺,好像會觸碰了這些人的神經,甚至是反對他們。Kael說《春光》個案,情形類似。

Kael原文頗長,建議剛在影院看完《春光》的朋友仔細一讀。文章有幾點很好玩的,第一是關於影片的零碎但symbolic的影像:街上的修女、巨大的螺旋槳、兩個放狗的同性戀者等。Kael說,單單在大麻派對上冒升的煙,便足以turn on某些觀眾,這些意象的詮釋空間更是大有可為。Kael的言辭很尖刻:「安東尼奧尼若指出那兩條狗已被閹,觀眾也會讚賞。」(Antonioni could point out
that the poodle is castrated, and he'd prorrably be acclaimed for that)因為是大師,所以《春光》每個細節都有深刻寓意、都堪玩味細嚼、都是藝術家的匠心獨運(包括攝影師出鏡穿崩,也可說成是呼應影片的「真實」及「虛幻」主題),很容易墮入過度詮釋的迷思。
Kael也摘引其他恭維《春光》的影評來反詰。《時代》雜誌的語句很啜核,一定要看原文:「"Antonioni's anti-hero"-who is said to be a "little snake" and "a grincingly accurate portrait of the sort of squiggly little fungus that is apt to grow in a decaying society"」、「ho1ds in his possession, if only for an instant, the alexin of his cure: the saving grace of
the spirit.」。「fungus」是菌,「alexin」是殺菌劑,Kael說,她的Webster查不到「grincingly」的意思(呵呵~)。《時代》影評的意思大概是,《春光》的反英雄主角,漠視別人的生死,是滋長在腐朽社會中的細菌。Kael隨即反問:倘若男主角把屍體事件報警處理呢?是不是已展露他人性一面?按《時代》的推理,他是不是已經OK了?若他已OK,他還能為腐朽社會代言嗎?或者,到那時候,社會還算不算腐朽呢?--這些統統只有《時代》才知道。

《春光乍洩》的「超晒班」還是「扮晒野」的爭議,隨著1999年一封「屍體公開信」再掀討論。在影片中飾演屍體的Ronan O' Casey,寫信給影評人Roger Ebert(Ebert是推崇《春光》的影評人之一),說《春光》根本部爛尾片,因為安東尼奧尼嚴重超支及超時,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在無謂支節上(如他嫌馬路不夠黑,要人為路面重新髹色,浪費時間)。意大利監制來到英國後,極為震怒,拍攝停工,全部打道回意。安東尼奧尼用有限的片段,勉強剪成一部《春光乍洩》。很多要拍的片段未拍成,所以故事不大自圓其說,卻因為打著歐洲大導名牌,影片於是成為傳奇、enigma、mystery及art。
Ronan信件也提及Jane Birkin的著名露毛鏡頭(正是香港片名《春光乍洩》來源;台灣直譯叫《放大》),也極可能是個美麗誤會。原信內容見此
我是因為多年前看《春光》而戀上Vanessa Redgrave的(此後她新舊影片都不放過),所以我喜歡這個網站既有分析,也有更具麻甩影迷參考價值的「Nudity Report」。而關於Redgrave的乳頭時見時隱的問題,DVDBeaver這篇文章也做了比較,看官不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