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30

Ming's Choice Feb 2008

Feb-24    Sunday    2-5pm    Broadway Cinematheque

《東京世運會》(Tokyo Olympiad)
1965    Japan     Japanese with English subtitles       170 mins
歌仔都有得唱了,"We ARE ready..."。2008年北京奧運,尚有不足200日便舉行。

回望44年前,1964年第18屆奧運會,在日本東京舉行,中國並沒有參與(台灣倒派出了80人代表團)。日本導演市川崑,由開幕到閉幕把整個過程紀錄,聚焦在競技場的選手及觀眾身上,製成這部近三小時長的《東京世運會》,被喻為有史以來最精彩的運動影像紀錄之一。
44年前、後,中國由距絕參與奧運變成奧運的主辦國。在高清拍攝、youtube網絡影像無處不在的今時今日,《東京世運會》這部幾十年前的紀錄片給我們甚麼啟示?令人好奇的是,誰又會為「北京奧運」作傳?有沒有人像市川崑一樣肩負歷史重任?

也許,今年「明明是好戲」應弄個甚麼奧運系列,由萊芬斯坦的《奧林匹克》及史匹堡的《慕尼黑》一直播下去...

因為片長關係,也許聊的時間不會多。

2008/01/29

寄望Ellen Page贏奧斯卡...

單是《Hard Candy》及《Juno》兩部影片,已令人為這加拿大來的小妮子深深著迷。
她其實快21歲,但樣子比真實年齡小。看她兩年前的《Hard Candy》時還極度驚訝,以為一個13、14歲的童星演活了一個機關算盡的復仇人物。然Ellen Page雖當時已18、19歲,她的世故、老練仍令人拜服不已。她不是通俗電影中那種常見的人細鬼大、「老人精」的尖酸刻薄。她對成人世界像有獨到的體會,對事物的反應及言語都有自己的法度,骨子裡則還是個可愛小姑娘(她說:I don't think I am special just because I 'm an actor.)。她最喜歡的電影,是杜魯福的《四百擊》。
她個小矮小(《Juno)中站在Jennifer Garner身旁真是小巫見大巫)、樣子甜美,像隻小貓般溫文,但她與資深演員的群戲中,又是最令人注目的一個。

Ellen Page是令人興奮、期待的明日之星。期望她在今年奧斯卡脫穎而出,成最佳女主角。

2008/01/27

Rambo 的死人chart

《Rambo 4》剛在美國上畫,劣評如潮。看過網上第一個預告片也知道,這次Rambo極度血腥、瘋狂殺敵,品味十分低俗。史泰龍面部浮腫,身形暴漲,在Rambo 4中甚至不敢脫去外衣示人。他纏頭的帶也怪難看的,加起來就是一個暮年英雄的絕唱形象。

LA Times一位作者好心機,製作出一個Rambo四集的死人數字chart,列出了很多好玩的比較。也讓我們快速重溫一次,這越戰退役英雄怎樣變成一頭法西斯殺人機器。

最特別是最後一項,sex scene的數目,四集都是零,某些打不死的英雄,在電影中生活就像個清教徒。

死人chart:
Rambo 4 官網:
http://movies.break.com/rambo/site.html

2008/01/26

垃圾電影浪費資源...

看壞電影,比甚麼都要難受。

《我們這一家》以前是搞甚麼的,我不知道;電視漫畫,我沒有看過。但看電影版,製作馬虎(連很多日本的OVA都不如),爛gag,情節老套﹣﹣看母女互換身份,2003年的美國片《衰鬼媽咪》(Freaky Friday)有趣得多。《我》片真是因陋就簡,片中母親角色粵語配音不住重覆吳卓羲《別怪他》兩句歌詞,就以為觀眾樂不可支?!

最無恥是這些壞電影背後的「符碌」心態,以為「包裝」、「明星」或「話題」隨意一項,總可吸引某sector的觀眾(電影全是marketing的運算遊戲)。拍片只定最底線、最起碼的要求,然後一窩蜂追逐那底線,與一般人理解的「藝術創作」相去遠矣。當然「符碌」不只拍電影,這份精神也充斥在大街小巷,體現在不同崗位界別的人身上。漸漸發現,「孜孜不倦」、「力求完美」、「埋頭苦幹」、「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當今香港景況下,不但有些痴人夢話,甚至越來越帶貶義﹣﹣我們社會敬佩一個「孜孜不倦」的年青人,還是三兩年間變成「窩輪一眼通」的珠珠呢?
這陣子看了特多搵笨實的電影。《破事兒》只看了兩個段落,也已經想死。健吾說,《愛鬥大》浪費地球資源。連本想捧捧江若琳場,到影都戲院走一趟的我,都打消了念頭。

做人做到咁,拍戲拍到咁,點解唔死左佢算數?

2008/01/25

Cloverfield again...

看完《Cloverfield》,若想參與競猜謎團(放心,一定猜不透),這裡一篇文章很中用。免得你四處尋找JJ Abrams他們在網上留下的蛛絲馬跡,文章作者把資料整理好,解說十分詳盡,有關的各真假網站也都連結上。

‘Cloverfield’ Mythos Explored: Monsters + Marketing = Millions

這資料,活像是《Cloverfield for Beginners》。不是說笑,連看首輪電影都要指南,因為電影外頭的整色整水策略、若即若離的關連,令人對無法自圓其說的影片加倍好奇。然而,想深一層,沒有Internet,《Cloverfield》其實甚麼都不是。有了Internet及高明的marketing手段,《Cloverfield》成為今年最搵錢的電影,IMDB上逾二萬人投票也有8.X高分的「好戲」(連IMDB影片頁)。

2008/01/24

《長江7號》好Q悶...

唉,又另一次如坐針氈的經驗,個多小時一點都不好受。
可說是自「周星馳電影」這寶號出現以來,最令人不忍卒睹的一次。

要笑沒有笑(這是任何周迷最不能置信之處);溫情戲不倫不類、毫不動人;CG及外星狗超outdated、二十年前的《ET》、《小魔怪》炒作一團,兒戲當有趣(也許只有《魔法小葫蘆》可以跟它並駕齊驅);對白幾乎都是先說國語再配粵語的,感覺像港片大倒退,這麼多年來同步錄音的實感、現場感通通棄掉。電影一面倒的回歸大陸,周繼續演繹他表面化的窮人角色,有權有勢或富人都只有一個嘴臉﹣﹣這法則還套入兒子角色的世界。在電影開始的十多分鐘,出現了一些虛張聲勢、擺大款的「邪童」角色,其拿捏之欠缺準繩、硬滑稽程度,教人目定口呆。
《國產凌凌漆》的摘玫瑰、《功夫》的波板糖,既是出奇不意的橋段安排、男女角的主客易位,也做出了十分動人的效果。儘管在周的電影中,這「動人」也公式化多時;然這次就連這些老牌章都拿不出來。看《CJ7》很納悶啊,等了這麼多年的周氏新作,竟如此站不住腳、沒精打彩、毫無方向。

還好回家後,在網上碰見葛,他傳來這段《CJ7》刪節的片段,比起整部電影有趣多了。

2008/01/23

Heath Ledger is Found Dead at 28

又會咁既?2008流年不利?先有Brad Renfro,然後是他,一個26,一個才28。

以為大好前途,《蝙蝠俠》(The Dark Knight)的Joker形象喚然一新,夥拍Christopher Nolan,為他開新戲路...

《蝙蝠俠》在7月才公映,暑期大片同時也是明星的遺作。
留在觀眾的記憶,最深的,會不會是《Brokeback Mountain》那句「I swear...」? 《蝙蝠俠》中Joker那一句「Why so serious?」是宣傳重點,也突出了角色的個性。

就是了,Why so serious?


死訊詳情,可參見New York Times 的報導

2008/01/21

Terminator TV series...

是的,現在連《未來戰士》都給弄了個電視版,重新找來玉女俊男飾演Sarah Connor及John Connor。這電視系列由霍士投資,叫《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在美國已播映了兩集,現在每個星期都可看到木無表情的大隻佬機械人追殺John。

太古怪了,本來John Connor被終結者追殺,只是三集電影的事,由1984到2003,幾乎十年一閨,現在竟然個個星期上演,未來領袖John單是逃跑也真夠他忙了。

戲種也變了,走青春路線,Sarah Connor一副model的樣子及瘦削身栽(我的天)。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一開始雖然也是Sarah Connor的癌白,但再下去就變成青春校園電視--John Connor竟然上學去(T2不是說Sarah不信任別人要對John施行家教嗎)!John因此在學校受襲擊。最啜核的是,追殺他的Terminator是代課老師,透過班上點名來肯定John Connor的身份(事實上他已用了化名),即時向他拔槍狂轟。John在電影中身經百戰,差點就在這最無聊的場景中送命。
Sarah樣子是美,但太瘦了

還好保護他的Terminator此時也浦頭了,是John的同班同學,一個看上去像個普通high school女孩、平時也會說笑的同學臥底,原來她也是機械人。於是一正一邪兩個Terminator像T2的名埸面一樣扭打起來,穿牆破壁,十分滑稽。在T1及T2教人大開眼介的半人半機械化裝,到電視版一面倒的廉價起來。
一絲不掛的校園玉女cyborg

這次,為了走難,連John Connor都穿越時光隧道了。他連同母親Sarah及玉女Terminator一起,在公路上一個劃破時空的大圓球中出現,一絲不掛,三個演員青春嬌嫩的皮膚像剛完了一場threesome似的,特別惹人遐思。如果你記得T1中人類穿越時光隧道時那副痛若的表情(猶如生育),這裡其實也是犯駁(或許技術進步了?像Terminator由骨架蛻變到水銀材料一樣,那是新款的時光機?)。如果我是James Cameron,雖然電視照拍,版權費他照代,一定吾不欲觀之。事實上T3已經不忍卒睹,搞系列自殘,電視只是再伸一腳。無他,做人看開一點就好。

提到Terminator,日前在網上見到這張crossover照片,喜出望外。若然成真,吸引力該比電視T有過而無不及。
史力終結者?
連結:
1.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 非官方blog:http://sarahconnorchronicles.org/
2. IMDB資料頁,有更多照片:http://imdb.com/title/tt0851851/
Trailer:

2008/01/19

The Downfall of HD DVD

幾好笑。不知道Toshiba的高層在知道消息時,有沒有這樣抓狂?

2008/01/14

美孚影都回憶

翻了翻黃夏柏的《憶記戲院記憶》,最先吸引我的是關於「影都戲院」的部份。(網上版見此
不只因為我現家在美孚,也因為影都及美孚給我不少成長回憶。小學時家在九龍城及荃灣,在假日父親偶爾會帶我們兄弟到美孚閒逛,覺得這裡很豪華、好像是住了富人的另一世界。難得是這地方十年如一日,噴水池及旋轉樓梯一直是老模樣,很易讓人睹物思舊。美孚當時臨海,海旁設有帆布小亭,在荃灣唸中學之時,有次跟一位家住美孚的老師在海旁聊到夜深,對海景的怡人景色留下深深印象。美孚的影都戲院有段時間放映西片,戲院大、並設樓座,小學六年級時首次看《未來戰士》(The Terminator)就在這裡--這部影片我第一次看已為它瘋狂了,連帶美孚影都也有功勞!
中學時代,香港的大戲院尚有特別場放舊西片,我在普慶及影都先後看過三次占士甸的《阿飛正傳》(Rebel Without a Cause)。若沒記錯,影都那次是中大藝術系的籌款放映,是一位中大畢業的美術老師給我門票的(幾年後我成了他的師弟)。藝術系的「電籌」似乎頗見品味,中學時另一年他們選了市川崑的《細雪》,不過因為在中大邵逸夫堂映,片子又很長,我住在老遠的荃灣便只好放棄。到我在藝術系唸書時,藝術系電籌在邵逸夫堂放映《兩生花》。
影都跟所有香港大影院一樣,都有過風光日子。讀黃夏柏的文章才知道,原來Scorsese的《New York New York》及杜魯福的《零用錢》都在這裡公映過。頓時覺得這影院親上加親,多添幾分靈氣。

影都後來改裝了,由大戲院變身小戲院,以樓座改建而成。下層堂座偌大的空間成了百佳超市。有趣的是,圍在百佳四周的建築物外牆,今天仍保留了戲院散場的啡色太平門,上印有「太平門口,請勿坐臥」幾隻字,不過門已很破落。我好奇的是,不知百佳有沒有保留即使是一丁點的戲院堂座格局或陳設?比如在不對外開放的貨倉內...

今天影都屬新寶院線,只映港產片。我對上看的是《神探》,幾年前的《功夫》都是在影都看的。影都雖然生意不好,但奇怪卻可持續經營。賣票及帶位的都像咬長糧,工作極固定,也十分悠閒,在香港真是個異數。

2008/01/11

Hey, You~

阿葛傳來了《迷失東京》最後畫面,片段揭露Bill Murray最後向Johansson說甚麼的秘密。

跟葛一樣,還以為是惡搞,想不到製作者想當認真,不過問題是...

說服力不夠,有可能只是製作者的意願,但勉強說是Murray的最後留言,並用數碼技術騙人。

此外,這電影最吸引的是始終是神秘的結局,讓不同觀眾看都各有遐想。倘若變成一個說法,層次就低了。這個結局很好,因為《迷》兩主角感情很含蓄,且各有所屬,未來是怎樣,真是天曉得!所以蘇菲亞哥普拉的處理很精明﹣﹣儘管整部片其實不怎麼樣。

這片段,看後得個知字就好,還是當Murray那句「Hey, you~~」為影片男女主角的最後對白吧,餘下的由自己補上。

2008/01/10

壞機後記,異獸,女皇...

回說上次硬件PK事件。

真是講都冇人信,正當我在憂心Xbox 360應該如何扮水貨送修時,在網上找到一個古法,用幾支牙籤塞住機背兩把抽氣扇,開機15分鐘,待機發熱後拿走牙籤並重新開機。幾次後,部機真是由三紅變回兩紅,現在竟又正常運作了。我的天,這到底是甚麼原理?

至於那Macbook,唯有死死地氣送去Apple Service Centre。因為保用期已過,單檢查已要600元。為了這台Macbook,先後到過那維修中心三次,第一次衰電,要更換;第二次死硬碟,資料全泡湯;第三次竟然成台機都死埋。我對蘋果產品已失信心(iMac及Macbook先後死掉),不敢再實牙實齒向人力薦。
電影看了《異獸戰2》,比第一集AVP好一些。但Aliens(即第二集)的影子太強,而且是低手仿傚(證明James Cameron太強)。不過這一集有小童爆胸的奇觀,印象中是系列幾十年來的第一次(第三集的小女孩也只暗場交代)。荷里活的恐怖B片終於連細路仔都唔放過了。
也看了《Elizabeth The Golden Age》,原來當晚在坐還有骨子界的柯貴妃。散場後貴妃傳來短訊,說Cate Blanchett超型,真是一語中的。
成部戲就是Blanchett一人騷。第一集在十年前,當時Blanchett沒現在那麼響朵(她是活脫脫的傳奇女子!)。第一集圍繞宮庭內鬥,講沐浴愛河女子如何超脫塵凡成一國之君(I will have one mistress here... and no master),十年後的第二集是戰爭片,女皇長髮飄逸,披上那一襲盔甲戰衣,既漂亮又硬朗,好不威武!這女皇人選,除了Blanchett真是別無他人。

2008/01/08

福無重至的1月初

2008年真是倒霉極了,我的硬件接二連三壞掉。

首先是那台XBOX360,是江湖盛傳的三紅問題。真係頂佢個肺,好地地打開Call of Duty 4 突然hang左,再著機已經是三紅了。網上查找,三紅必須送維修,我的天,現在機沒得打了,那些HD DVD也變了廢物。因為改了機不能送回MS,只好硬著頭皮試試黃金的店鋪,看看可不可花點小錢把問題解決。
一天後,我的Macbook又當掉。恐怕是硬件問題,早前久不久會hardware failure,要強行關機再開。再開後連關機都不順暢,上星期在APA上課,就給同學當場看見Hardware failure的畫面,關了又開,開了又關,勉勉強強把那些keynote及ppt放完。昨天backup了檔案,想完整重裝一次,但已返魂乏術了。這台Macbook買了沒及兩年,約半年前曾死過harddisk,把我所有檔案付諸一炬。想不到不及一年,嚴重問題又再發生。真是PK!
我對電腦真是全沒信心,家裡有四台PC notebook,已斷斷續續壞掉三台(現如同廢鐵放在一旁),不是頭暈身慶的問題,都是很critical的。另一部台燈型iMac,算是用得最長時間,不過去年也壞了,不能boot機。我一直不敢送去維修,一來怕煩二來怕又是死硬碟。如是由2003年至2007年好多照片都會化為烏有。現在輪到這台Macbook,雖已backup重要檔案,但畢竟這機器是最重要的工具,寫文章、備課、BT及看咸碟都靠它,出出入入都帶著,現在死掉,不但令人洩氣,也極端不方便。

老實說,自問已是advanced user,所有電腦問題及SETUP都是自行解決的。想不到一再被硬件作弄。現在的硬件也極為兒戲,我家裡七台電腦(四PC、三MAC),於今死剩我現在打字這台新iMac(熊貓眼版)。估計它未死因為太新,可能不及一年又會壽終正寢。
我一直患有上網成癮終合症(上圖是我的優美睡姿),我24小時online,在街上用手機check email及facebook。現在搞成咁,可想而知我心情有多壞!沒有要事,別來電來郵搞我。

2008/01/01

Ming's Choice Jan 2008

祝各位新年快樂!2008年事事順境,多看好戲!

一月的「明明是好戲」已選了,將在1月20日星期天下午二時在BC舉行,有興趣來看片及聊天的朋友,到時見!

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
2004 119mins USA English with English subtitles

Wes Anderson新作《大吉利是有限公司》來港了,我們來看看他上一齣《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

論陣容,《The Life》比《大吉》還要強,主角Steve Zissou就是Bill Murray!此外還有Cate Blanchett及Willem Dafoe,當然也少不了Owen Wilson。

《The Life》顧名思義,以Steve Zissou為主,他是個海洋學家、探險家及紀錄片導演。他的好朋友被鯊魚咬死了,私生子離奇出現,加上個麻煩的女記者,後來還遇上海盜襲擊...Wes Anderson的電影總是不講究常理,給人一種奇怪的味道,風格只此一家。有人對他的電影瘋狂,有人覺得他十分無聊,這次我們來看看這部Anderson的前作,看看他的秘方到底是甚麼。

2008年「明明是好戲」踏入第四個年頭,將繼續每月放映及討論好戲。

參見明報文章:玩世不恭的心靈尋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