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nostalgia」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nostalgia」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9/11/23

蘭秀道9號13樓B座

因為七小福的回顧而看了1982年的《提防小手》。洪金寶導演,黃炳耀編劇,洪、陳勳奇、劉克宣、葉德嫻及吳耀漢等演。

《提》這次受影評人留意,在於影片描寫劉、洪及陳的師徒關係,令人容易聯想七小福的于師父及弟子。上星期六的七小福座談,我覺得更好玩還在會後,幾個影評人在茶餐廳談起成龍、洪金竇影片的師徒關係,其實有愛有恨、有血有淚,影射十分明顯,但都只能在會後講。七小福五十周年了,大家樂意聽的、重申的都是他們如何成材,及嚴師出高徒的感人故事,好比電影《七小福》(1988)要說的一樣。畢竟我們都需要勵志故事,成功的神話。

另外,我也喜歡《提防小手》的美孚新村。八十年代父親偶爾帶我與弟弟到美孚行街,逛永安公司,我們住在公屋,這已是一天很好的節目。《提》也看中了美孚,洪金寶及陳勳奇住在這裡,還有個危險的跳橋鏡頭。美孚當時仍未填海的海旁,平台上保留至今天的魚池、小紅橋都入鏡了,看到倍感親切。

洪、陳住的應是蘭秀道(?)14號13樓B座(有幾個鏡頭拍到清晰的門牌),但有幕他們在差館落口供,吳耀漢故意說成是蘭秀道9號,大概不想那個單位太招搖吧。

關於跳橋一幕,下面是從資料館「七小福」展覽拍下的劇照。
IMG_1657

這張是昨天在同一地點拍的。
IMG_1664

2008/07/20

懷舊大笪地:《霹靂5號》

因為《Wall-E》,重看了1986年的《霹靂5號》(Short Circuit)。
但先教我好奇的,是當年《Short Circuit》為甚麼譯作「霹靂5號」?「Short Circuit」是電線短路的意思,也是電影的橋段:軍方研製的機械人因雷擊短路,啟動了其中一台(5號)的人工智能,使它復生、懂得思考判斷。「5號」逃離軍事基地,遇上良家婦女。電影再往下去,便是5號跟軍方展開連翻追逐,最後化險為夷的故事。

也許因為「霹靂」二字當時夠潮,也許是因為「霹靂舞」(Break dance)的關係。我也記得八十年代亞視(麗的?)播放大受歡迎的美國電視片《A Team》(荷里活刻下正改編成電影版),譯作「通天奇兵」,最有型有款的角色便叫「霹靂仔」(不過當時我們在小學聊起《通天》的劇情,都慣了改口叫「仆街仔」)。「霹靂」應該是個盛極一時的流行語,好像更早之前的「原子」一樣,連「ball pen」也無厘頭譯為「原子筆」。「霹靂」二字在八十年代流行,於是「Short Circuit」是「霹靂5號」。
《霹靂5號》比《ET》遲了4年,比《未來戰士》(The Terminator)遲了兩年,卻都有這兩套經典的濃厚影子。《霹》故事的橋段其實是《ET》再版(連機械人說話的方式及punch-line都跟ET相似);而其刻劃機械人的組成則如《未來戰士》的T-800。拍攝機械人的方法也一樣土砲,那年頭沒有CG特效,只以鏡頭借位、剪接甚至逐格拍攝來製造機械人行動的幻像。今天看《霹靂5號》,感覺當然遠遠比不上《人工智能》、《I, Robot》甚至《Iron Man》了。
《霹靂5號》的造型有點像《Wall-E》,但前者是高科技的機密,是軍備競賽的秘密武器,也反映了八十年代人們對機械人的期望;《Wall-E》的年代機械人則已全面「入屋」,非政府及軍方專利。Wall-E只是一台聊備一格的垃圾機械人。Wall-E的「A.I.」也許是預載的,不是被電擊得來,因為這有助它更聰明的處置廢物。
但「5號」跟Wall-E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透過看電視來成長。「5號」闖進女主角的家,把電視看作至寶(記得嗎?ET也喜歡電視),甚至跟著《周末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1977)的John Travolta跳的士高舞(對了,又是另一個八十年代註腳)。Wall-E呢?看的反而是更舊的《Hello Dolly!》(1969)。看來只有musical,才能令電影中機械人歡喜若狂。
《霹靂5號》當年可流行呢,兩年後還有一部續集。在網上找到了這網頁,一個當年受影片深深感染的小孩,看電影後畫了不少「5號」的繪畫,甚至長大後千方百計要找回《霹》片女主角的小屋。看她一段自白:「I still recall 1986 as one of those great years... mostly because of Number Five. I was age 13 and just finishing up the 8th grade at Central Junior High in Gulfport, Mississippi, when we went to see Short Circuit one Saturday night. The following summer was the best I can remember. I saw Short Circuit at the movies at least four more times that summer. My sister Rebecca and I took everyone we could think of to see it. And we would lie awake nights recounting the best parts of the movie over and over.」。一部過氣的科幻電影,跟你我全不通電,但在一些人心中,卻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記憶。
連結:《霹靂5號》粉絲網站:Short Circuit Scra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