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沒看得很兇,一來懶躲不願嚐新,二來有些已看screener碟,三來不想太吃力。
剛過去的周一周二都沒有看電影,星期二晚倒去牛棚看了前進進的《Oleanna》。David Mamet的劇本,電影版我看過好幾遍,精彩絕倫;舞台版的感受又不同。
《Oleanna》的演員只有兩個人,角色是大學教授及女學生,場景是教授的辦公室。但這麼一台簡單的戲,竟然帶出了溝通、性別政治、權力關係甚至大學教育等等不同議題。故事由尋常的一天開始,以無法逆轉的悲劇結終,兩個角色(或說兩個身份)沒犯下甚麼彌天大罪,甚至難說誰對誰錯,但戲劇的逼力,就這樣慢慢透過故事推進而爆發出來。
最厲害是其言簡意賅,觀眾各取所需,不同人看到不同的議題,然後由經驗開始思考、辯論。說實話,《Oleanna》看得我很沮喪,我想像自己在課堂的處境,與學生的相處;想到了身為一個教書匠、寫作人、中產階級以至男人的種種盲點。在《Oleanna》的世界,教授John可能是很稱職的老師,是好好先生,但在Carol眼裡,卻看出了他偽善、犬儒及既得利益者的一面。這套劇同時也是關於詮釋的,同一個動作,同一翻說話,John及Carol就有兩種極端的了解。可以想像,在劇外的世界,第三者(局外人、院校的聆訊委員會)了解整件事還有更多穿鑿附會(連Carol的姿色也變成性騷擾入罪的想當然理由)。說《Oleanna》關於溝通,但更確切的說是關於無法溝通。語言令人分隔似乎是必然的,這大概是我看《Oleanna》覺得最絕望之處。
至於演出,雖然我始終覺得電影版的William Macy無懈可擊,但舞台版還是很強的爆炸力,兩個演員都很好。整體演出忠於原著,只有一些細微地方不同了。至於改編,我認同演後座談一位觀眾的意見,把「i like you」譯成「我喜歡你」有中西文化分別,原電影版我覺得沒那麼震撼,但廣東話的舞台版「我喜歡你」四字很礙耳。另外John的口頭蟬「well」也是聽不慣的,我一邊看一邊想身邊有沒有口頭掛著「well」的人。即使飽讀詩書,浸過洋水,英文思考,滿口外語,有很多慣用外語,「you know」、「frankly speaking」、「actually」甚麼也好,「well」好像太格格入不。
一些改編的細節加強了趣味,比如中英語的應用,在香港也可顯示權力關係。好像教授說「transpire」,Carol問「咩叫做transpire」,教授說「發生」,Carol質答「點解你唔直接講發生?」。記不起在Mamet的劇本有沒有此小節,但放在香港這個中英通用的環境更堪玩味。語言不只是工具,也是意識形態。
2 則留言:
俾氮講到我都好想睇...
有個題外話, 想問點張個Flickr 加係度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