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online」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online」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9/02/14

Amazon Kindle2


2月底在美國推出,薄了,輕了(只十安士),電池更耐用,display的效果更好(好像原來已很不錯),也改善了按鍵常被誤觸的問題。

2GB儲存,可藏1500書,也可讀一些(不是所有)網誌。在Amazon購買書本下載只需60秒,另可訂閱雜誌及報紙。

上面的記者會影像所見,Jeff Bezo好像瘦了幾個圈;Stephen King則繼續走在電子閱讀最前線。

真想要一台玩玩,不過索價359美元,而且只在美開售,上網服務相信也僅限於國內。

下面是Amazon自家的宣傳片。看得見嗎?各種IT產物的MKT都以Apple為模範。但這段Amazon的video太長,應該斬段,每段只強調一兩個賣點。

2009/01/14

問叔@FB

在FB加入問叔,有他與小龍切磋的照片。問叔只join了一個group,是「家有囍事2009」……

名人都有FB戶口,存歿都沒關係。我何嘗不是管理一個Robert Bresson的?

2008/11/27

謝夫布烈治官網

沒見過這種明星官網,謝夫布烈治的Jeff Bridges.com
都由謝夫塗鴉及手寫文字組成,查WIKI始知他原來是cartoonist。官網所見,他手繪風格豪邁,手寫語句真率,乃性情中人。

每頁都圖文並重。click「latest」部份,有他新片拍竣的消息,有他看牙醫的趣事,有他父母愛情故事書本的連結(謝夫的已故父親Lloyd Bridges也是荷里活演員,我記得他年青時在《HIGH NOON》演窩囊副警長,及老年演《Hot Shots》之類笑片)。
「latest」中一部份是《Iron Man》的工作照,謝夫從《Starman》開始愛拍電影花絮。《Iron Man》這輯是黑白panorama照片,配上謝夫的手寫說明,好看好玩。照片不知出自甚麼器材,攝影朋友若知煩轉告。
他提到這個官網的留言板,有這樣一段體面說話:「I enjoy checking out the guest book + message board from time to time. I can't respond to your messages, but they make me smile + occasionally go like this...」然後是幾個表情趣怪的公仔。不是他FANS,讀了這段話都迷他喇。

謝夫官網給我兩啟示:從前說過謝夫幾乎沒演個一部壞電影。今天從官網看到,他為人直率坦誠,也十分talented,多少年來在荷里活屹立不倒,不無道理。我也太迷信技術,這些年來覺得網站太多,沒有RSS、沒法給用家subscribe便不可為。今看到謝夫官網,簡單的超連結、手寫文字,全GRAPHIC,回到以FRONT PAGE逐頁硬砌的「手作仔」年代。但謝夫官網的個性及新鮮感強多了,也比今天技術形的網站可愛!

2008/07/29

IMDB Top10 updated

套戲係好,但係好成咁,又係誇咗啲嘅。
15多萬人投票,平均仍有9.3,即共有多少人給了10分滿分?

足以證明,這種網上票選得啖笑。連IMDB投票的會員逾十萬、投票程序有一定機制(起碼要登記及電郵確認),也泡製出如斯一面倒的結果。

(後記:剛在網上讀到這POST,說這可能是「FAN BOY MOB」「做野」的結果(it might show evidence of a fanboy mob at work)。集體給《The Dark Knight》滿分10分不在話下;同時間也群起拉低《教父》的分數。過去一段時間,給《教父》投1分(最低分)的用家由6.1%增至6.4%,多了0.3個百份比。《教父》有29萬8千多票,約1190個IMDB用戶的「1分」投票,便把《教父》從榜首扯了下來,據說《教》在IMDB Top250的最高位置已保留逾10年。)

2008/06/28

Online therefore I exist

有些可惜呢,《Reservation Road》靜悄悄的上映,不到一星期便已悄悄落畫。沒想到這種片子會公映,題材冷門,在美國也發行一段時間了,坊間已見有DVD。
我較早時看了,固然不懷好意,為的是Jennifer Connelly。不過影片的主線反在兩個父親身上,分別由Joaquin Phoenix及Mark Ruffalo飾演,Jennifer的母親次之,但三人都演得很好。另一個母親是久違了的「愛美神」Mira Sorvino。
影片介乎以暴易暴的復仇電影跟《密陽》的喪子之痛之間,沒有前者那麼打著紅旗反紅旗(批判暴力卻崇尚官能),但又沒有後者的野心及複雜的描寫,算是不過不失的影片。至於戲份不重的Connelly,則永遠的美艷如花。
影片有個小節滿有趣的。Joaquin Phoenix喪子傷痛,警方還沒法查出不顧而去的司機,他在網上加入同病相憐的組織,與網友互訴衷情,聽他們意見自行調查,望早日捉拿兇手。網上虛擬關係給他真實生活沒有的慰藉及溫暖,甚至影響他跟妻子關係。所以,《Reservation Road》暗裡也是一部關於網絡世界的影片。Joaquin Phoenix跟我們一樣,面對問題茫無頭緒之際,在Google輸入關鍵字(他打的是「hit and run」),竟漸見柳暗花明;即使解難未果,也能ease pain。
Internet在美國電影中越來越重要了。《殺神特工》(Wanted)一開始把主角寫得有多糟便多糟。他怎樣知道自己是nobody?著他在Google輸入一次自己的名字「Wesley Gibson」,看著「0」個search result就可以。媽的,我試過在Google逐一輸入初中同班同學的名字,發覺不少都沒有紀錄,即使有也可能來自國內及台灣的同名者。如果《殺神特工》說沒有search result是loser其一特徵,我那些同學豈不是已被塗汰?
離天國的路越來越近了:Online therefore I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