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26

HD Kubrick

10月高清影碟HD DVD,將一連推出幾隻寇比力克作品。
今次設計,棄用過去由laser disc到DVD的白色,改以黑色為背景。幾隻碟的圖案沒大變,除了《2001太空漫遊》改用全新設計,予人耳目一新感覺。事實上,《2001》高清化的要求早不絕於耳,以影像的奪目及作品的劃時代經典性,絕對是這批作品最讓人期待的高清版本。

讀市場學或工管的人,都愛引用當年錄影帶的Format War為例,說明在市場致勝的原因很複雜,好的東西不一定能贏出。像當年的beta,本來效果比VHS更好、也更袖珍,但最後beta被民用市場塗汰,VHS盡得天下。
今天的高清影碟,故事發展下去又會如何?本來Sony財雄勢大,加上PS3的支援,Blu-ray的銷情過去一直遠遠拋離HD DVD,有人覺得高清Format War的勝負已分了。誰料在8月20日派拉蒙、Dreamworks等studio又突然宣佈,只會推出HD DVD的影碟格式,又令這場高清戰多了一陣迷霧,有傳這是一項內幕交易,電影公司獨家支持HD DVD,就得到一億五千萬美金的回報(詳見wikipedia),獨家的條約只限於18個月。看來,未來一年半是高清戰的關鍵時刻。

下圖:《變形金鋼》將只推出HD DVD版而不會有Blu-ray。
也有可能是大家不欲看著Sony壟斷?現在哥倫比亞的影片只有Blu-ray版,追源溯本都因為Sony在1989年一擲千金,收購了美國一個70年歷史的電影studio,由Columbia Pictures變成Sony Picture,消息當時令全世界震驚,日本影音巨人經濟侵略荷里活(那些美國電影如《Rising Sun》及《Black Rain》中美日經濟的影射一一對應了)。此後,Sony的影音器材、電玩(psp, ps2)及電腦市場與內容生產完全結盟。

不過Sony在過去又太多失敗的開發例子,beta是一例,PSP的UMD電影又不成功,Memory Stick也沒有幾年前般專橫,連Sony自家生產的數碼單鏡反光都可插其他格式的儲存卡。Blu-ray的命運又如何呢?

對戲迷或collector而言,有些title要買Blu-ray有些要買HD DVD,死得喇。

下圖:最讓我興奮的upcoming HD DVD:《2020》(Blade Runner)的終極五碟版。

2007/09/25

《色.戒》的性愛

好了好了,《色戒》之後,我們再不用艷羨別人,我們都有自己的《Intamacy》、《9 Songs》及《Romance》。

幾年來關於電影中的性愛,有兩個熱門話題。一個是2000年前後的歐洲,hardcore的性愛電影特別多,有些甚至是「打真軍」real sex的。如Michael Winterbottom的《情慾九歌》(9 Songs)。幾年前在朗豪坊UA看過這片,覺得最好玩的是,打著電影節HKIFF的旗號(藝術片?),勃起的陽具及口交都可出現在旺角這家商營戲院的屏幕上。對了,題材敏感電影總有「維護言論自由」及「挑戰審查權威」的道理。你把蹩腳的作品扔出來(電影、繪畫、小說甚麼都好),一副站在道德高地的姿態,查禁你的人已犯原罪。但作品的好壞卻因此無法談論,因為大家都聚焦在敏感部位:支持的人覺得世俗的眼光真是大驚小怪,反對的人覺得這種東西一定要嚴加看管。以《情慾九歌》為例,一對情侶的性愛場面穿插一些他們去演唱會的片段。因為拍攝的距離太遠,演唱會片段比樂迷自拍的bootleg版video更差。前後加入hardcore sex及一封sentimental的分手信,一個「有D野」的英國導演再加上在影展發放,一部話題片就這樣產生了。

除了Winterbottom的《9 Songs》,Patrice Chéreau在2001年的《Initamacy》、Catherine Breillat拍於1999年的《Romance》,都有十分大膽的情慾鏡頭。還有Monica Bellucci在2002年《Irréversible》(港譯「無可挽回」),有一幕9分鐘real time的強暴場面。才華洋溢的Vincent Gallo繼處女作《水牛66》之後,2003年的《The Brown Bunny》,最後一場戲由《殺謎藏》(Zodiac)的型格女星Chloë Sevigny為導演兼男主角上演一場硬橋硬馬的口交(算不算以權謀私?),把當年在康城看首映的觀眾嚇得花容失色(不過更多人因為影片太爛一早溜走而錯過了)。當時在座的美國影評人Roger Ebert大為震怒,看完電影出來就破口大罵,說這是康城影展史上最差的電影。

另一個電影與性愛的熱門話題,是因為布殊政府的保守姿態,美國電影的性愛或敏感犯禁的場面賣少見少。歷來以拍erotic thriller著名的如Brian de Palma及Paul Verhoeven等,都感到無用武之地(詳見《Sight & Sound》2004年這篇報導)。今年電影節放過Verhoeven的《黑色名冊》(Black Book),正是歐洲而非荷里活的投資。Verhoeven在荷里活拍《本能》(Basic Instinct)及《艷舞女郎》(Showgirl)的時代,俱往矣。

這亦可解釋,為甚麼《色戒》不是Sony哥倫比亞的出產(《臥虎藏龍》的香港+美國組合),大抵一開始《色戒》的定位就很明確:這是一部有中國特色的Erotic Thriller。以前荷里活愛做的、擅長的,今天我們的國片都能夠做到。嚴格而言,《色戒》秉承的是歐洲近年hard core或real sex那些話題影片的特質,坦坦蕩蕩真真實實,性愛場面的燈光都明亮通透,男女胴體的每個細節都讓人看得清清楚楚,比起很多美國電影情慾描寫的扭別,自是另一番景照。這一部在四十年代在上海上演的情慾電影,從長衫及旗袍解放出來一副中國女性的肉潔冰青之軀(為革命而失去處子之身)。王佳芝憑那個犀利眼神,漸漸由港大學生演化成中國的femme fatale。沒有Lucy Liu那種鳳眼的醜陋典型,湯唯毫不吝嗇的赤身露體,乃至她身上那些「久別重逢」的腋毛,一定讓世人對四十年代的中國、中國女人及華語電影都重新上了寶貴一課。

2007/09/23

《色‧戒》中的HKU


看完才知道,《色戒》的間諜戰源自戲內六個HKU學生,他們想趁暑假做點事。事為1930年代末,間諜、殺漢奸是他們的internship。

電影有幾個舊香港的場面,電車一段應該是塔景?除此以外尚有香港大學的主樓走廊、水池及陸祐堂,不過都是黑黝黝或用大光圈朦朦朧朧的拍攝,估計是太多現代化飾物,要將就免穿崩的結果。不過王佳芝(湯唯)在陸祐堂的台上,聽到鄺裕民(王力宏)的叫聲後回眸,這個鏡頭在前後出現了兩次,是其中一場很關鍵的戲。因為,後來他們六個人在陸祐堂的樓座上集合,就談出了那個影響他們一生的大計。

王佳芝扮麥太太那家大屋,也是在港大附近。位於港大後山旭龢道的盡頭。從前我經過幾次,留意到這家空置的大屋,玻璃窗都被打破,牆上被塗鴉,以為是沒人理會的鬧鬼凶宅,一直想查其背景及故事。後來有次行山再經過,發覺玻璃被修好,牆上重新髹上漆油,以為重新被認領、有人入住了。今天看電影才知道,原來給《色戒》看上,作為女主角假扮麥太身份,伺機接近易先生的大宅。

有一幕易先生(梁朝偉)送王佳芝回家,陪她走上那道斜路,直到大宅的門口,就是用了這建築特色而設計出來的場景。只是不曉得屋子內的戲是不是都在這裡拍?抑或是剪接的掩眼法。

年多前曾經有次在香港大學的梅堂見到李安與安樂公司的人看景,最後他們選了港大的主樓及陸祐堂。電影那個香港大學外圍的空鏡,一看就知是電腦合成畫。計那套肉麻當有趣的《玻璃之城》後,這是另一套以港大為焦點的電影。

2007/09/22

《The Brave One》的另一些隨想


Jodie Foster的《The Brave One》,有一幕很深刻的。

當她飾演的Erica在中央公園受襲,她與男友雙雙受重創,送入醫院急救。電影的畫面,一邊交代他兩滿身血跡及傷痕,不醒人事,被醫護人員剪破髒衣服,在身體上檢查傷痕;畫面一邊把Erica與男友做愛的鏡頭穿插其中,兩段畫面對剪,構圖及動作故意很接近,不過一個是溫馨浪漫的love scene,一個是生命危在旦夕的救急場面。

很好玩的一段montage,把本來可挑起性慾的畫面(Jodie Foster可不是每部電影都會脫衣服的),與血腥的結合在一起。於是,普通人如你我都明白他們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對比。前一刻還是纏綿的戀人,這一刻就已經人鬼殊逃。導演是The Crying Game的愛爾蘭人Neil Jordon,單這組鏡頭,已見他很有一套。

看《The Brave One》,不能自制聯想到Scorsese的《的士司機》。兩者都是講角色無法適應生活、徹夜不眠,對深夜街頭的販夫酒卒深痛惡絕。最近似的是兩個人都在便利店遇上持械的罪犯,然後都用自己的槍替天行道,把壞人打死。

1976年的《的士司機》,Jodie Foster十四歲,她演雛妓,被Robert de Niro的退役軍人救贖。今天的《The Brave One》,Foster四十五歲,她在電影中拯救雛妓,像de Niro一樣,把可惡的嫖客狠狠擊斃。值得一提的是,《的士司機》及《The Brave One》兩者在最後一場殺戮後,都有一個很高的top shot。《的》那top shot是慢鏡頭,有些像上帝審視的眼睛;《The Brave One》的top shot,則交代了Foster報仇後傍偟失措、東奔西跑的神態。

《的士司機》要影射的,乃越戰軍人回國重新適應生活的問題;《The Brave One》則要反映當代都市生活的危機四伏,生命沒有保障,人與人互信的基礎完全失去,人生虛無,盡管是尋常的環境與時刻,你我這些一介平民都會隨時賠上性命。

《的》中de Niro的角色叫Travis Bickle,與《The Brave One》的Erica Bain,三十年前後兩個在紐約市的迷失及孤單的人,遙遙以陋巷中傳來的槍響迴聲,一副仗義執法的判官姿態,互相的繼承及呼應。

最後一提,很喜歡上面這場戲。這個鏡子的倒影,竟然叫我想起Godard的《賴活》。哈~~

2007/09/20

生命是怎樣烹成的



我準是心理有問題。上面這張海報,我反覆看了幾次,一直讀到的片名是:「How to Cook Your Wife」。

所以第一次click入去看預告片,以為是《掟阿媽出火車》(Throw Mama from the Train)那種胡鬧笑片,想不到原來是紀錄片,關於一個禪師廚子,亦暢銷書作家:Edward Espe Brown,台譯「愛德華.艾思比.布朗」。

預告片中布朗說:「When you're cooking, you're not just cooking. You're not just working on food. You're also working on yourself, you're working on other people.」由對待食物、食譜到烹調,他都有不同的態度。

預告片:


看片段中那種慢條斯理的飲食節奏,對待食物及煮食必恭必敬的態度,也想起了近年很多人提倡的「慢食」運動。慢食有助消化,也是生活質素,有助加深認識食物、進食的環境,怡養天年,有人說慢食更可防癌。當然對很多香港生活節奏急速的人而言,「慢食」乃至紀錄片的「禪食」都是奢侈品。有些人用幾小時吃一頓飯,甚至從預備材料、烹製開始已經考究不已,跟你我在中環摩肩接踵、用十分鐘囫圇吞棗去哽一個燒味飯盒,簡直是飲食文化的兩極。

最近小女兒開始上小學,也在學校午膳。聽妻有次到校觀察得見,女兒三爬兩撥把飯送進嘴裡後,就離開課室與書友在走廊追逐玩耍。聽見很心酸,不過又想起自己中五畢業後在新光酒樓當暑期企堂。中午時份,乍聽見「職工頭圍用膳」廣播後我們只有半小時吃飯,但八分鐘後我已經完事並在酒樓附近的「機竇」開局了。想到這裡,又覺得我們從小到大都是這樣急遽,總想著其他更重要的事,把「食」放得很後。味道已不重要了,所謂的個人口味、生活品質也遠遠談不上。

不知現今學校教育有沒有這一板塊?由飲食引伸到不同領域的知識與想像。除了那種老掉牙的「小朋友,農夫都很辛苦啊,食物得來不易,你們要好好珍惜」之外,恐怕連幼稚園學生都不信這套了吧──說真的,現在誰還有機會見到辛勤耕作的農夫呢?

2007/09/18

小記《麻將》



上星期天在油麻地百老匯放《麻將》,懷念月前離世的楊德昌。來的朋友不少,都沒看過這作品。

因為要準備討論,之前讀過雜誌及網上的《麻將》評論。1996年《麻將》出台時,在影展跟觀眾見面,及後在西方媒體,影評人的評價並不高。其中一個原因,是把影片的白人都描繪成懷著帝國主義心理的機會主義者,到台灣只管略奪及討便宜;第二個原因,是演這些機會主義者的演員,演技太爛。

《Variety》的Derek Elley如此總結:「"Mahjong" plays like a screwball comedy made by an arthouse director; at its weakest, it comes over as a pic trying to be much smarter than it actually is. There's a good 90-minute picture here if the deadwood is eliminated.」



另一位也是在《綜藝》寫稿的Eddie Cockrell這樣說:「Subtly using the intricate game of the title as a metaphor for the emotional complexities of modern life in Taipei, Yang is sabotaged by some dreadful English-language performances and a finished product that thinks it's a lot cooler than it is.」

電影裡頭有四個英語演員,一個是華人,說得一口流利美語的David,他演得還可以;另一個是Virginie Ledoyen,法國玉女,曾演出《迷幻沙灘》及《八美千嬌》等,我的偶像,外表青純、演戲也不壞。餘下的,是兩個名不見經傳的演員,一個在戲內叫Marcus,一個叫Ginger,這兩人(尤前者)佔戲不少,代表台北社會的華洋雜處景況,也是上面提到西方人在華語社會混、利用國人媚外心理找好處的典型。不知那裡來的兩個演員,但演技真的稚嫩,實在有些影響了整部影片的成就,對英語為母語的人猶甚。

楊德昌不會不知道的,可能是casting的條件所限,碰勁在台找不到更好的人選。香港的華洋雜處比台更普遍(所以影片那種崇洋的假洋鬼子影射對我們絕派用場),影片若在香港拍攝也許會好一點。

更要緊的,是Marcus一角最後有段可圈可點的對白:「You know, in ten years this place [Taipei] will be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The futur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lies right here. And you know what the odd thing is? We used to study history--the 19th century was the glorious age of imperialism, right? Just wait till you see the 21st century.」是楊德昌對這幫略油水過客的心態寫照,不過由一個蹩腳的演員口中道出來,就顯得很無力了。

我覺得這段獨白很前瞻,十年後指的也不單是「台北」。兩岸三地都受舉世注目,香港年青人大學畢業願意回國的,都把大陸看作「市場」。港人回內地工作多不勝數,但很多都是擁抱港式生活不捨,在內地不是享受廉價勞動力及低廉消費(固然包括嫖),就是躲在窗明几淨的屋苑過著各家自掃門前雪的生活(對自己住的環境陌生不已,只是從火車站、村巴到屋苑、由一個安樂窩轉到另一個)。跟《麻將》的西方略奪者一樣,你看不到他們與那個地方的關係,都是純為撈油水的消費式過客。

《麻將》中,場景有很大的象徵意義,不同場景造成強烈的對照。優雅VS市井、舶來(Hard Rock, Pizza Hut)VS本土(台北夜市及小吃)。影片最後一場令人欣喜的接吻戲,把一對討好的主角拉在一起,讓他們在喧鬧的街頭擁吻,跟影片前段在美侖美奐西餐廳、豪宅及髮型屋發生的剝削及人吃人悲劇,場景的選取、場景發生甚麼事(留意上文下理,「接吻」在《麻》的意義非比尋常),顯然突出了楊導對本土文化、街談巷里生活的傾向。

《麻將》要處理的問題、要挖苦的現象還有很多。

2007/09/17

你喚醒我的靈魂



夏韶聲的Live,竟然以《你喚醒我的靈魂》壓軸。

當全世界都盯緊國內市場,為北京奧運吶喊助威;明星偶像都把當年參加「民主歌聲顯中華」從履歷中抹掉、譚詠麟以後都不願提他那首《你知我知》...

夏韶聲竟然重唱這首十八年前、今天幾乎被遺忙的老歌。林振強的詞,顯示出八九年時香港人那份典型的心態:從前冷漠,到某刻被感動,猶如被喚醒,有些人甚至一生都因為改變了。十八前年,作/唱這首歌也許是為市場;十八年後再唱這首歌,我看到的是感悟、良知、勇氣、對故友及那個年代的懷念。

《你喚醒我的靈魂》亦夏韶聲那只唱片的名字,封面一堵鮮紅色的牆,夏面向鏡頭,一臉神色凝重。

當年我還在中學,那只黑膠唱片至今仍可播放。同一張碟,另有幾首我十分喜歡的歌:《閉著眼睛再見面》、《媽媽我沒有做錯》、《讓我孤單過這一晚》。這只碟加上達明一派的《神經》,是我最鍾愛的兩張六四唱片!

這晚看夏的演出,很多場面及歌曲都很觸動,尤其是他與包以正、竹田和夫、鄧建明平排坐台前唱《交差點》前,說起七年前在紅館演出許下宏願,希望巡迴各地,在三藩市讓母親看,幾年下來終究無法達成。他說:「咁既場面,我阿媽未見過架麻。」演藝圈都隱惡揚善、只說「努力一定成功」的低能訓誡,夏韶聲這翻話讓人感觸特深。

《你喚醒我的靈魂》 BY 林振強

我從前根本懶想,從無關心故鄉,惟求偷生與安詳,
你明知可重傷仍胸襟對槍,寧死都要堅強,只為民主飄揚,
靈魂終於都甦醒,激動動脈奔騰跟你衝,
遙遙祝福請小心保重,現在心靈跟你通,你極勇。

我從前一堆冷感,從來不肯費心,從來不管有他人,
你憑空空兩手和一顆心,承擔千處傷痕,只為民主精神,
靈魂終於都甦醒,激動動脈奔騰跟你衝,
遙遙祝福請小心保重,現在心靈跟你通,有萬象。

只為要民主飄揚,靈魂終於都甦醒,
激動動脈奔騰跟你衝,遙遙祝福請小心保重,
現在心靈跟通靈魂,祝福請小心保重,
共付出無比的勇。

找到一連結可聽聽這老歌: http://www.souting.com/p/1022/93918.htm

2007/09/15

Piaf.Cerdan.LaMotta



《粉紅色的一生》(La Vie en Rose)人人都讚。看過電影後,也急不及待把Piaf的CD拿出來反覆再聽。看過故事,知道某些經典歌的由來,聽的時候又有不同味道(是的,看完電影就當讀過傳記,別說考證了)。

傳記電影一直不討好的原因,也許是這個類型先天的問題。人的一生這麼長,偏偏要高度濃縮在兩個多小時內。編導要選他/她一生的甚麼片段?要塑造他/她是一個甚麼性格的人?甚至為其性格、成就及結局建立一個怎樣的因果論?兩個小時都顯得太昭然若揭。素材太多,時間太少,太著意童年背景與成長的膚淺對照,都是看很多傳記電影覺得納悶的原因。

《粉紅色的一生》那種插敘比較特別,加上演員實在好,又有兩個匠心獨渾的長鏡頭(不過,給觀眾看到突出的技法是好是壞?有沒有跟整套影片的風格不協調,太過簽名式?可以再想想),所以此片在傳記電影中算很出色了。「香港仔」在他的Blog說,影片值3.5分,因為Piaf的名曲再多一分,於是有4.5,很貼近他的5星滿分。

回來查一下資料,知道Piaf的情郎、因撞機意外離世的拳王全名是Marcel Cerdan,在1949年10月身故。同年6月,他輸掉拳王寶座,他的對手正是Jake LaMotta,即《狂牛》(Raging Bull)中的羅拔迪尼路。下面是在Youtube找到他兩對賽的新聞片段。



說起來,《狂牛》、《日之丸》(The Sun)及《希特拉最後十二夜》(The Downfall)都是傳記片。不過記的不是一生,只是一天或一段日子。如是,比起硬是要套「童年→成長→終老」的完整傳記影片踏實許多(如《卓別靈傳》),因為編導犯不著去製造一套廉價的因果公式,也不一定要用年青的意氣對比晚年的遲暮(晚年、老死總是孤獨的,誰不我見猶憐?),可能更合於拍攝電影,更有條件成為不朽的經典。

PS: 原來不少人看這部電影時想起Anita Mui。讀翻書諳法文的你,也許不願意承認?

2007/09/12

又是迪尼路與柏仙奴

繼1995年的《盜火線》(Heat)後,羅拔迪尼路及阿爾柏仙奴再度合作。
戲名叫《Righteous Kill》,導演是《Red Corner》及《Up Close and Personal》的Jon Avnet(搖頭吧?),編劇反是賣點:《Inside Man》的Russell Gewirtz。

不肯定上面這張海報是不是官方的。拍攝正在美國的Bridgeport進行中,有少量照片在網上流傳。這裡的兩張,都來自這網站:SeanHenri.com


看簡介,他兩都是演警探。據IMDB.COM的資料,馬田史高西斯也將飾演一角,不過沒經證實。參見IMDB頁

2007/09/01

太陽照常昇起

顏色奪目,節奏明快,是對"太陽照常昇起"的第一印象.

姜文演員出身,當導演後拍了三部影片,分別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及現在這部"太陽照常昇起".據說,因為資金問題,製作後期邀得英皇集團介入,使楊受成成為出品人,姜文的新作於是變成跟"千機變"及"寶貝計劃"同台的"英皇電影".這也好,注定香港影迷有福,我們將會很快看到影片,姜文及陳沖都會來香港出席宣傳活動.

影片分四個部分,時段由1958年至1976年,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季.地點不詳,都說是中國南部及東部.人物亦不多,惟初看有些茫然,漸漸到中段才弄清各人的關係.

攝影很漂亮,是李屏賓負責的,音樂感也很強,看到片尾才知道原來是久石讓的作品.演員除了姜文,更有黃秋生,陳沖及房祖明等.黃秋生在片中演一個在大陸混的香港/廣東人(?),是以他的廣東腔國語可照講如儀,更用廣東粗話罵人.他跟姜文那一段煞是好看,而且也是影片中最逗人歡喜的一段.

影片瀰漫著一股魔幻寫實的味道,有些不可思議的場面.但最令我著迷的還是影片跳躍的節奏,這一直是姜文作品最鮮明的風格,可說真正的只此一家.只看那剪接的手法,演員說話的方式,絕對的簽名式,一下子就猜到是姜的電影.姜文的電影跟他本人一樣,說話特快,點子特多.真不知他的腦筋如何運轉,反正最尋常的東西到他手裡都不再平凡就是.老實說,以50年代或70年代為題的影片看過不少,但就從沒一個拍得像"太陽照常昇起"這樣的.情況一如姜文在"陽光燦爛"中處理文革,在"鬼子來了"處理日本侵華的年份一樣,在類同的歷史時空中,他給觀眾一份全新的體會.丟棄了民族情緒,國愁家恨或歷史傷痕,在他獨步的電影世界,飽嘗天馬行空的創作澎湃動力.對了,姜文的影片,總是如此rich及energetic!

影片另外兩驚喜,一是演房祖明母親的周韻很有味道,電影的第一及第四段都是她,不過是二十年前後; 另一樣,是陳沖到了今天仍然風騷入骨.

很想盡快再看一次.

影片的香港官網: http://thesunalsorises.emp.hk/tw_ma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