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初後在談論1978年《超人》的配樂,後來扯到《超人》的Title Sequence,再談及這種序幕模式漸漸在商業片中消失的現象。

關於Title Sequence,作者說現在很多人不來這套。像《No Country for Old Men》及《Michael Clayton》,打出片名後就開始電影了。不過也有例外的,如《Catch Me if You Can》以及占士邦的電影。根據作者的調查,九十年代後電影片廠怕冗長的序幕令觀眾不耐煩,寧願採用「end credit system」,在電影完結後才介紹工作人員名單。


然後有人列出這個網頁:Forget the Films, Watch the Titles。精彩咯,原來是一個title sequence的站。好厲害,收集了的title sequence竟然供按類別瀏覽,包括「Animations」、「Motion Graphics」、「Mixed Media」及「3D」四類!這網站提供RSS訂閱,剛上載的是《30 Days of Night》的序幕。這電影我前兩星期才看,戲很普通,倒忽略其序幕原來也有心思。
我又想到,香港電影這幾年那些扮大片的豪華製作,是不是都有不少別出心裁的title sequence?立即浮現的是《雙雄》,頗見心思但有點故弄玄虛,而且跟影片的風格不怎協調。你看港片比我多,你還想到甚麼?
3 則留言:
Hello. This post is likeable, and your blog is very interesting, congratulations :-). I will add in my blogroll =). If possible gives a last there on my blog, it is about the DVD e CD, I hope you enjoy. The address is http://dvd-e-cd.blogspot.com. A hug.
家明你好,看你的BLOG一直都令我長知識了……
那個TITLE SEQUENCE的網頁很正!想不到會有些這樣的網頁啊。其實也不是意想不到的,只是真的會有人願意這樣去收集再製成網頁就有點意外了。因為真的很厲害的說-v-
近來看了張艾嘉的《一個好爸爸》,佢個title都做得好有心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