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8

Juno與老父...

重看了一次《Juno》,愛死了這個電影及Ellen Page!

我最喜歡的一幕,是Juno向父母坦然,換來的不是謾罵,只是無耐,之後更多是體恤及關懷。
我們別老是看美國青春片的teenage人細鬼大,過份世故及犬儒。你看Juno在電影中只是16歲(雖Page已20),但當她向父母交代有了身孕的事情,父親Mac MacGuff在幾句不太激動的查問後,最後說了一句很窩心的話,示範了父母如何跟兒女相處。我們的小孩永遠是小孩,人家的小孩很早就得到像成年人的尊重。

父說:I thought you were the kind of girl who knew when to say when.

Juno才16歲,被父親當成人看待,她無論作甚麼事情,都應該自行負責及知道分寸。Mac甚至沒有像繼母一樣,訝異於Juno的「sexually active」,只是質疑「我仲以為你係個知道分寸既女仔黎既」。劇本把一對liberal及疼愛兒女的父母寫得好,靚女編劇Diablo Cody自功不可沒;但演父親Mac的J.K.Simmons說這句對白時,那副沒好氣的眼神、半提問半質疑的語氣,令人對這個「蜘蛛俠」報館老總另眼相看。專業的演員就是這樣,要典型可以很典型,在別的演出卻很有層次。
不可不提Juno的回答:I don't know what kind of girl I am.《Juno》中她有太多精警的對白,很會自嘲,不是高高在上的世故老人精。

但願天下間的父母都有這種容錯的氣量。

2008/02/26

Ming's Choice Mar 2008

Mar-16     Sunday     2-5pm       Broadway Cinematheque
《血迷宮》 Blood Simple
dir: Joel Coen and Ethan Coen
1987     USA      96mins      English with English subtitles

高安兄弟的作品首次贏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殊榮,上台領獎兩兄弟一個沉實內歛,一個靦靦腆腆,都一如他們電影那樣冷竣抽離,毫不大鳴大放。《二百萬奪命奇案》帶有不少高安兄弟處女作《血迷宮》的影子,電影的B片格局、離奇的仇殺橋段、寧靜肅殺的深夜、突如其來的血腥殘暴,到角色腳上一對咯咯有聲的cowboy boots......電影以一宗紅杏出牆事件開始,富有丈夫請私家偵探殺死妻子及情夫,但卻局中有局,越演越迷離。Frances McDormand(即Joel Coen妻子)的精彩演出,也是高安兄弟不少作品的獨特標記。

2008/02/25

奧斯卡2008

算係咁喇掛,不少人嫌《Atonement》工整及匠氣,《No Country for Old Men》應該令更多人滿意。
我最開心看到Daniel Day Lewis及Tilda Swinton上台,雖然前者幾乎是win硬。George Clooney前兩天有妙句,他說自己是奧斯卡的希拉里。希拉里不壞,但若沒有奧巴馬,她的勝算會更高。是不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嘆喟?

昨天晚上港台有個節目,由甘國亮主持,怕你錯過了,特貼連結如下。這是個奇特的組合,由粉絲當偶像節目的嘉賓。哈哈~~

打開天窗甘國亮2月24日

2008/02/23

偷天情緣動作版

以為《Vantage Point》是部緊張的影片,總可以像《The Kingdom》一樣,給一些打FPS的快感吧。
MovieWeb - Movie Photos, Videos & More

但,我的天,電影的首個小時,竟然是一部《偷天情緣》(Groundhog Day)...

我投降了,似乎在座的觀眾也是。一部太意念先行的電影,從八組角色的角度,把一場在西班牙發生的刺殺及爆炸事件重溫一遍又一遍。到了第四、第五次,電影在最緊張的關頭white out、像DV一樣flashback及重新再演那23分鐘時,影院開始鼓譟,我很想離開影院。

MovieWeb - Movie Photos, Videos & More

也許因為Mathex Fox、也許更因故事的結構,我想到了《Lost》,同樣是有完沒完的鋪排。好聽一些是照顧不同敘事點,不好聽是嚴重的拖泥帶水,把前傳中傳後傳炒作一團,弄個沒了期,背裡當然只是為了昂貴的air time及不菲的廣告數字。如果把《Lost》其中幾集完完本本搬上大銀幕,影院觀眾一定會很反感。

太意念先行的電影,我想起了十多年前Johnny Depp一套失敗的動作片《Nick of Time》,是他當年稍稍轉型的電影。電影以實時拍攝招徠,說明電影句半鐘就是戲劇時間的句半鐘。觀眾於是看著1.5小時內Johnny Depp如何拯救女兒。但影片十分沉悶,「實時」做到了,但觀眾早已沒耐煩。
說實在的,即使把《Vantage Point》那八組敘事點捱過,中段及結局也不特別精彩。對影片我還有些期望的,因為好喜歡Hurt及Weaver,對上一次他們合作是《The Village》吧?那也不是好電影。對了,Shayamalan新片《The Happening》的trailer也出來了,希望比《Lady in the Water》好喇。

2008/02/17

電影節2008

HKIFF2008的小冊子在本月21日(星期四)會有了,23號開始網上訂票。

謝謝Ronald提供消息,現在到電影節網頁的搜尋電影,按「顯示全部」已能見所有戲名。

中文搜尋網頁

英文搜尋網頁

可惜連結是broken,不過若有些熟悉的戲名而又必看的,已可以初步安排三四月的時間表了。

驟看發現,有《林賽安德遜永不言悔》,即是從前這裡說過的《Never Apology》;史高西斯的《Shine a Light》將是閉幕影片,當日閉幕的還有APA的長片《咖啡,或茶》(改編自蔡浩泉的同名小說,我在裡面有個小角色。希望戲份沒全被刪去,哈)。開幕片(如無看錯)是山田洋次的《母親》、張作驥的《蝴蝶》及法玉女Virginie Ledoyen演的《Shall We Kiss》。回顧包括了楊德昌、Ingmar Bergman,名單上也見到一些大島渚的電影。
除此以外,蘇古諾夫晚近兩部戲都會放映,分別是《Alexandra》及《Elegy of Life》。

2008/02/15

《越空行者》Jumper...

勝在單刀直入,乾脆不嚕囌。連主角如何得知jumping絕技也是用VO交代,荒死悶親你個隻。影片連90分鐘都不到,action scene十分密集。

角色的設定全面典型及功能主導,要捉、要逃、被牽連的,都純為了緊張的動作場面服務。沒有十惡不赦的人,這點令人看得舒服。最後的結局,既沒有死人也沒有頭破血流的拳頭架,算俐落了。幾個角色,主角David、女角Millie、莽撞的Griffin、以至窮追不捨的Roland各有伏筆,《Jumper 2》幾乎是必然的事。
網上已經有人說了,Hayden Christensen與Samuel L. Jackson再次鬥法,是《Star Wars》的Anakin決戰Windu的翻版。一個年少氣盛、稚嫩但有蠻勁,總是相信自己與別不同;另一個老練世故,不算powerful但卻十分到位、準繩,而且在他眼裡,根本沒有exception,Jumper變成罪犯,只是遲早的問題。

全片最令人失望的是女主角Rachel Bilson,外表不佳,演戲也很壞。

一篇短文,來自今期《Wired》,找物理學家否定Jumper及其他荷里活teleportation的可能性。原來《Jumper》將是三部曲。
 
======================================
另外,剛收到的Indiana Jones第四集的預告片連結!

2008/02/14

新正頭,讀訃聞。

1. 市川崑 (1915-2008)
謝謝網友ANSON留言,告知市川崑離去,亨年92歲。這兩年所有影人訃聞都不是從報上或電視新聞知道的,不是影友的短訊(泰仔永遠很update)就是EMAIL或網上留言。

my god,本月的「明明是好戲」(2月24日)正要放映他的《東京世運會》,月初竟先傳來導演噩耗。一時之間,市川崑重拍自己的《犬神家一族》、岩井俊二馬馬虎虎的《市川崑物語》,都好像變得理所當然了。
無巧不成話,昨天剛傳出史匹堡婉拒擔任北京奧運的工作。據報,美亞花露曾警告史匹堡,勸他勿當北京奧運的「萊芬斯坦」!wow,竟把北京奧運跟納粹德國一起談論,給搶著高呼「we are ready」那些獻媚的人聽到,一定氣死。史匹堡不參加,意味北京奧運的影像紀錄會大為失色嗎?張藝謀一夫當關,將會是今屆奧運的「市川崑」?

關於《東京世運會》,2月24日我們除了可放映The Criterion Collection的精美DVD版,也可用多年前快圖美推出的東寶VHS版。該批中文字幕由厲河負責監修的錄影帶,是很多日片影迷的恩物。我慶幸留有一卷《東》片,盒背的資料介紹亦吸引,可促銷今月節目:

「第十八屆世界運動會於一九六四年十月十日在東京國立運動場舉行開幕禮,......即使親臨會場,因為分身乏術,亦難窺全豹;本片由奧林匹克東京大會組織委員會策劃兼監修,起用市川崑為總導演,帶領導演28人,更動用攝影機1031架,分別由164名攝影師和500名技師操控,共拍下40萬呎底片,剪輯而成,令人嘆為觀止。」

2. Roy Scheider (1932-2008)
另一則訃聞也有巧合處。星期天我在明報談《魔街理髮師》(Sweeney Todd)時提及《All That Jazz》(1979),碰巧在同一天2月10日,《All》男主角Roy Scheider在美國離世。Roy最著名的電影是《大白鯊》,我最深印象是他在《All That Jazz》、《藍霹靂》及《Klute》等片的演出。在窮兵黷武的八十年代之前(Rambo、Top Gun),他屬於荷里活的鐵漢英雄類。我亦看過Roy Scheider另一部不大起眼的動作片《Sorcerer》(1977),法片迷應知道那是Clouzot名作《The Wages of Fear》(1953)的美國版,Scheider演法版中伊芙蒙丹的角色。
在《All That Jazz》中,Scheider是導演Bob Fosse的代言人,是精力太盛的藝術家,心臟終於負荷不了而死亡。現實中的Bob Fosse早在1987年因心臟病辭世,死時才60歲。《All》的[「假Fosse」Scheider比Fosse好一點,享年七十有五。但比起市川崑,還少活了17年。

送上《All That Jazz》中最bizarre的一段,是歌舞片歷史中的怪雞極品。其中一句歌詞,「Bye Bye Love,Bye Bye Sweet Caress」,讓我們以此慶祝情人節。

2008/02/12

If this turns out to be the big thing...

下一句是:I just want to record it...來自新片《Diary of the Dead》的trailer。

真係有咁多big thing?此對白很面熟,《Cloverfield》有句差不多的(Hud:Yeah, people are gonna want to know... how it all went down),是角色逃難都要拍DV的最佳借口。被怪獸吞噬、被喪屍咬死前一刻的家庭式錄像,變成人類歷史文化的重要遺產。我們拿著DV、照相機四處獵影的,心底裡是不是都有這種記錄歷史,名垂千古的渴望?所以《Cloverfield》持DV的Hud越窩囊、越cheap越好,他憑一部普通機器就締造了官方機密檔案。連「中央公園」都易名了,但誰是Hud人盡皆知。
今次,連喪屍片名導George A. Romero都走這條《Blair Witch Project》及《Cloverfield》的路線(海報上說,from the legendary filmmaker)。也許只是trailer/包裝給人的錯誤印象,影片不算完全跟風,據評論說沒有太搖晃不定的鏡頭。但三套影片的共通點是,放棄了怪獸、災難片一直以來的全知視角,只從幾個小角色出發。《Diary of the Dead》據報沒有任何交代事件來龍去脈的畫面。這種拍攝手法,因為只是事件的冰山小角,倘若影片成功,能不開拍更多揭開謎底的續篇?像《Cloverfield》,在年青優皮DV版後,不妨來個high school學生、主婦、軍人、市長等的角度,每人一集,看看那幾個小時他們在做甚麼。

搞不好,當幾部影片的時空互相重疊時,可以發展成奇斯洛夫斯基《十誡》或《藍白紅》那種人海中冥冥有主宰的際遇。「看!這個住在女主角隔離屋那男人,不就是上一集給喪屍咬斷手臂那位路人甲嗎?」即時把喪屍片提升幾個層次。

《Diary of the Dead》的trailer:

2008/02/09

翻拍希治閣名場面

美國三月的《Vanity Fair》,找來攝影師翻拍希治閣電影的名場面,同樣的佈景及燈光,換上今天觀眾熟悉的面孔。你覺得今天荷里活的大明星Keira Knightly、Jodie Foster、Gwyneth Paltrow、Scarlett Johansson及Namoi Watts,能夠跟希翁心中的金髮美人Kim Novak、Grace Kelly及Tippi Hedren媲美嗎?
除了金髮美人,《救生艇》的「群戲」中也見湯唯,照樣是那個犀利的femme fatale眼神。
完整照片集:http://community.livejournal.com/ohnotheydidnt/20148385.html

2008/02/08

桂綸鎂.練習曲

上星期天,到廣州一行,為了一個電影獎項的討論及投票事宜。

獎項是南方都市報辦的,所以有機會看看他們的編採辦公室。在那裡竟然碰到梁良,他是從台北飛來當評審的,同行還有另一位台影評人麥若愚。一見梁良他就說,他今年也「下海」了,將會負責一套台灣電影的製片,這麼多年來的影評、電影文化工作資歷,到頭來也真的搞起電影來了。

麥若愚說,現在台灣年青觀眾只看荷里活及台灣電影,荷里活受歡迎是很久的事,原來這兩年也多了本土電影的擁躉。港片已經沒有吸引力,很多都是只出DVD就算了,像《C+偵探》也沒上映機會。麥說很多台灣觀眾只知道島上發生的事情,政治選舉這些話題都很熱,報紙沒有外國新聞,大陸的電影、南韓的電影都不受青睞(連《密陽》這樣精彩的片子都沒得放),視野陝窄。我想,其實香港不也是同樣,都說現在電影的選擇遠遠比從前遜色。
他又說台灣年青人講話都好像桂綸鎂般不清不楚的,且越來越時髦了。我問那周董呢,他不是以講話不清馳名嗎?麥說周還好,但桂就很不行,而且演的角色都像是她本人、很「本色」。我在一旁不敢插咀了,呵,我心目中桂綸鎂真滿有氣質的,看《不能說的秘密》簡直為她瘋了。以前還一直想結識這種講國語都不翹舌、嬌嗲腔及帶尾音的台灣女孩子......
因為這個獎項,我看了兩部去年的台灣片,《練習曲》及《最遙遠的距離》(女主角正是桂綸鎂),都是很出色的影片,尤其是《練習曲》,很簡樸、攝影非常優美。據說影片帶動了台灣開自行車環島遊的風氣,影片就是講一位有聽說障礙年青人的環島遭遇。看《練習曲》,我看到導演陳懷恩對土地的熱愛,不是只賣弄清純及陽光那種仿日風格,可惜香港沒緣公映(也許今年的HKIFF?)。
兩天後,我在油麻地百老匯的Kubrick書店看到陳懷恩那本《單車環島練習曲》,應該是由影片而來的副產品。打書釘時,一位同樣拿著《單》的人拍了我一下,原來是多年不見的朋友,多年前我們也是「因書結緣」。這經歷,下次再談。

2008/02/06

新正頭,睇好戲!

這兩天先後看了《緣份吹吹風》(Love and Other DIsasters)及《黑金風雲》(There will be Blood),都是好電影。
2月14日的情人節檔期,影片選擇很多。《留給最愛的情書》(PS I Love You)上星期也看了,比預料的好。最大的疑問是為甚麼影片的海報要把Hilary Swank拍得這麼美,毫不像她(地鐵最新那張還特別突出她的胸脯)。愛情片不一定是大美人專利,現在看電影公司的海報image,像怕了Swank先天不夠美、爆牙的缺點而故意騙人,不夠老實。
《黑金風暴》早知道Daniel Day Lewis精彩萇分,這傢伙太太太神了。《緣份吹吹風》本來沒高期望,結果卻甚驚喜。是很可愛、豐富的愛情喜劇,也有關於愛情故事及主流電影的挖苦。
情人節檔期的影片比農曆新年的正路,這星期最大的笑話,是一部割喉噴血的《魔街理髮師》仍未夠,新正頭賀歲片《潛水鐘與蝴蝶》在大年初一公映先係最幽默!唔信,話俾阿媽知《潛水鐘》的故事,再話你年初一去看,她不該煨你才怪。

鼠年快到了,預祝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