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HKIFF,澳門繼續有「國際電影及錄像展」。其中一單元叫「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精選」,只有三部片子,都由澳門當局安排,跟HKIFF的節目好像沒關係。
三部片我都看了,分別是:《海棠、馬沙與珊瑚》、《黃屋手記》及《大台中紀事》。我尤喜愛第一部,第三部有十段,一些短片也十分好看。
下面是我就《海棠》寫的短介,有機會一定要看看這片子。
《海棠、馬沙與珊瑚》是部真摰又甚具野心的紀錄片。在台灣東北海岸,福隆沙灘每年都舉行海洋音樂祭比賽。《海棠》這部90分鐘的作品,紀錄了2005年音樂祭籌辦單位、參與樂團及其他牽涉人物的故事。
說《海棠》真摮,在於導演郭笑芸補捉了樂手對音樂的狂熱、年青的譟動及朝氣。在音樂祭舉行之前,導演走訪不同樂團。音樂如何令成員走在一起,或令他們熱愛生命、下決心再戰音樂祭比賽,以此為挑戰自己的目標。「音樂令人找到了自己,往後連咬牙都覺得是自己。」是其中一句教人難忘的話,《海棠》中這類肺腑之言到處皆是。
說《海棠》甚具野心,因為影片從沙灘音樂祭出發,讓觀眾明瞭比賽面對的不同障礙。第一是天然的颱風。音樂祭因颱風延期,面對巨風及滂沱大雨,比賽終於有驚無險的舉行完成。其次,是因為彼岸興建核四廠及碼頭,令福隆沙灘的沙大量流失,每年音樂祭要先堆沙才可完成活動。音樂祭提出了「愛音樂,救沙灘」的口號,影片也帶出核電廠破壞環境問題的關注(核四廠將於2012年底完工)。
《海棠》全片清新可喜,引人入勝。由音樂祭這事件到這部紀錄片,那份拼勁、毅力,對生命的熱愛、自我挑戰的追求,皆令人感動不已。套一句影片的話:「 一個嚴肅但並不沉重的呼與。」樂見這種精彩紀錄片。
1 則留言:
Hi ka ming,我係你APA B1學生骨仔,難得見到你講一部紀錄是有關貢寮音樂祭,我都有些東西想分享。
我看過一部紀錄片名叫《貢寮你好嗎?》。這部紀錄片正正就是講貢寮當地居民,如何被台灣政府威逼利誘之下,讓核四這個計劃推行,前後已經有差不多廿年時間。民間不斷的反抗卻不得要領,環境問題演化成政治議題,當中抗爭的人們,有些都已經歷時太久放棄,又或者病死了,但始終不見得有成功的一天,只有拖延。
「愛音樂、救沙灘」這句口號亦都是這部紀錄片發表之後,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所帶頭發起。而紀錄片的導演就是這個組織的成員。
我曾經去過這個地方,我去貢寮剛好就是貢寮音樂祭舉行的時候,除了旅遊外還當了兩天義工,就是呼籲參加這個音樂祭的同時,要關注核四對貢寮/福隆這個地方的影響,還有在貢寮街頭大喊「愛音樂、救沙灘」。
我自己其實都是一名環保份子,所以對於這方面特別敏感,因為不論台灣又或者是香港,在環境保育都存在許多不公平的地方,台灣這個在環保其實比香港做得好許多,卻同樣有「核四」這些不公平的現象出現,對人不公,同樣對環境不公。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