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2

HKIFF08:《刪除真相》(Redacted)

Brian de Palma曾以傳統手法拍過同類故事,1989年的《孽戰》(Casualties of War)。當《殺戮戰場》後出現了一系列控訴戰爭殘酷的越戰片時,de Palma卻把茅頭指向美軍士兵,影片的重心牽涉一宗虛構的越南女孩被美軍強暴事件。電影裡頭的兩個主角,一個今天貴為名導及自由主義者的辛潘(Sean Pean),另一個是八十年代紅極一時、後來患上柏金遜病息影的米高霍士(Michael J. Fox),兩人本是軍中同僚。辛強姦了越南少女,米高要指證他,整部片子是以正邪不兩立,兩個明星大鬥演技。

相對而言,我們看到《刪除真相》的「進步」。影片棄用傳統手法,改用DV、隱閉攝影機、新聞報導鏡頭、互聯網影像、youtube畫面來組成一部90分鐘的影片。跟《孽戰》一樣,它以一宗強暴案為焦點,不同是透過以上不同影像片段,反映出更多不同角度,甚至借一個網民的youtube自拍的「設計短片」,對荷里活的「後911影片」大肆鞭撻一翻(憑甚麼美國的人命那麼值錢?)。
因為遠離傳統影片的攝製方式,起用名不見經傳的演員,《刪除真相》雖然也是一個虛構事件(強姦案是真的,de Palma乃根據網上資料編成故事),但實感及控訴力因此更強。最厲害是在影片的最後幾分鐘,打出了一系列在伊拉克攝的新聞照片,兒童、少年倒臥在血泊中,被炸得支離破碎、面目模糊。真實的照片與影片的仿真影像扣連起來,震懾力比身歷其境的「打機」戰爭片(如前陣子的《The Kingdom》)更強。而從兒童、少年、學生受害慘況出發,也令《刪除真相》找對了焦點。假定de Palma已有《孽戰》那種商業計算的劇情片前科,《刪除》從技汰及題材深度都顯示他目標更高﹣﹣然而觀眾對戰事認識也不深,像影片的美軍士兵一樣,連伊拉克人說甚麼語言都搞不通。這前提下,有甚麼比無辜兒童受殘害的影像更容易令觀眾動心?
電影開始時,即借角色的口,說明這非官能刺激的荷里活電影。又特意重覆士兵在站崗百無聊賴的鏡頭,音樂竟然用上Kubrick《Barry Lyndon》韓德爾(Handel)那曲Sarabande。好像把駐扎士兵比作《Barry Lyndon》的貴族,金玉其外,過的倒是迂腐、重覆及沒神沒氣的日子。de Palma素來以舞弄鏡頭及場面見稱,差王多每部影片都有一個標誌性的長鏡頭或蒙太奇,或向經典電影致敬。這次《刪除真相》,他不用菲林拍攝,試用很多形式及鏡頭角度的花俏,該段配樂也算是向Kubrick的經典遙相呼應了。

電影去年8月在威尼斯首映後,11月在美國據報只有14間影院放映,實在可惜。

2 則留言:

匿名 說...

這電影都是我的選擇。
你這樣評,我無選擇錯。
哈哈!

匿名 說...

你好, 我是hkifflink 的Pris, 我們將閣下的文章節錄連結於 hkiffliink, 有興趣的讀者會被引領到這裡來. 如果不想被連結, 可往 http://www.hkifflink.net/2008/03/16/1468/ 要求我們將連結刪除. 希望你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