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a Tarr的《The Man from London》,去年錯過了,前天補回。還有另一場,幾天後在文化中心放映,屆時導演將與觀眾見面。不知道,是不是Tarr第一次來香港。
《The Man from London》以法語為主,而且還有Tilda Swinton,但還是一貫的Tarr:黑白攝影的長鏡頭。鏡頭總是不慌不忙,從這到那,由一隻杯子或兩個桌球的特寫開始,在室內轉了幾轉,角色說了大段對白,最後停在某角色的臉上。他的長鏡頭,沒有楊素(Jancso)那麼鬼匠神工,而且不算賣弄,早已自成一格。
整部電影130分鐘,就只有約三十個鏡頭,平均4分多鐘才剪一次。
Tarr的世界還是那樣。電影在法國拍攝,但時、地觀眾不會很清楚(一點都不當代),反正跟他在匈牙利取景的作品沒兩樣,很Tarr就是了。我期待看到的Swinton,說法語,但卻是後期配音的。憑口型推斷,她演出時應說英語。她在片首credit排行第二,但在影片只出現了兩場,都是跟丈夫Maloin的對手戲,一直呆在簡陋陳舊的屋子內(Maloin工作則在高處,同時佻望火車離站及船隻泊岸)。Swinton個子真高,比丈夫及女兒兩角色都要高。
看電影時,我坐在前排不知,完場後David跟我說不少人中途離席了。是不是受了訂票冊子的生花妙筆所害(我至今仍沒讀看那段簡介),入場後太吃不消影片的緩慢節奏?別人經驗不知,自己這兩三年看Tarr,有時是熬出來的趣味。
Bela Tarr的吸引力其實不弱,科學館這場放映門票一早售馨(雖然入座總是只有七成),我這個臨場買票的人,還是左撲右撲才弄到票。兩年前同是HKIFF搞的Bela Tarr回顧,七小時的《撒旦探戈》兩場滿座後再加場。有機會見到Tarr,我第一件要跟他說說《撤》片如何受香港的影迷厚愛。
電影最後一句對白,inspector對Maloin說:「回家去,忘記這件事吧。」看《The Man from London》,是不是也只一場夢?夢發完了,走出科學館或文化中心,回到熙來攘往、節奏急速的尖沙咀。想起影片那粗糙黝黑的風格化世界,角色滄桑的臉孔、沉著的性子,會不會覺得現實與電影的差異特大而錯愕?Bela Tarr的長鏡頭世界,沒有都市人那些科技及手機煩擾;連影片的襯底音樂,都是手風琴奏出的低沉調子,非常low profile。
3 則留言:
談起楊素,今期sight & sound正有一篇訪問是tarr 討論楊素的,看來他對bela tarr的影響實在不少~~
你說得對,看tarr的電影,趣味的確是要慢慢「熬」出來的,恬靜於黑沉中看沉默靜寂,一樂也~~我都係第一次睇tarr,別有風味,也很東歐。不過倒是要十分重中精神去看,若然家中睇碟的話相信也難有耐性看完全片
《倫敦來客》是在summer pop 電影節看。
[最記得中午看《米蘭心事》,晚上看
《倫敦來客》,其實那日精神麻麻地。
《米蘭心事》這麼易入口 + 有質素
的作品都有點睡意,《倫敦來客》就
更加了。但它的節奏慢是有需要的。]
我對《倫敦來客》和《迷幻公園》的
觀後感相近......遲些會在電影節
連線寫。
《倫敦來客》觀後感
[我再次獻醜]
http://www.hkifflink.net/2008/03/31/1650/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