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8

2 new teasers

2007年沒完結,2008年暑期的美國大片已經早有teaser,其中一個是機械人故事《Wall.E》,好友葛著我特別留意配樂,對了,那是來自《妙想天開》(Brazil)的音樂。想來也好笑,今天電腦甚麼都行,為甚麼連大製作的teaser都要用這二十三年前的電影音樂?再深想一層,近年看的高大空科幻片又有沒有《妙想天開》那般好玩及耐看?答案不說已明。所以,用舊料也是對的。

老實喎,個機械人造型,故意low-tech,又係之前另一個teaser度講到懶神秘懶傳奇懶原創咁,但係好似1986年的《霹靂五號》(Short Circuit)。
Teaser:


第二部叫《Hancock》。早前Will Smith訪港,還很老實(或超懂包裝),說不知自己前路如何、該拍甚麼電影云云。今看他2008年暑假巨作,又真係抵佢擔心。竟然是一個唔爹唔吊的超級英雄故事,十分市井、hip hop,但同時又天賦異稟,上天下地力大無窮,成個feel似十足周星馳老掉牙又自戀的superhero(難怪兩人在港要碰碰面)。上網一查,導演竟是《The Kingdon》的Peter Berg,唉,唔通咁快讚壞左?抑或《The Kingdom》的監製Michael Mann在背後的作用力太大,令平凡導演都發揮出超水平?

Peter Berg的2008年片目,還包括杜琪峰《槍火》的美國版。

《Hancock》的teaser。恕不貼了,浪費版面。

2007/12/26

See you in Macau on Dec 29

本星期六12月29日晚八時,在澳門連勝街的拍板視覺藝術團Cut,放映Wenders的《柏林穹蒼下》(Wings of Desire)。

簡介:

一個天使下凡的故事。

天使聚集在德國柏林,最愛泡圖書館。他們眼底下的世界是黑白的,雖見盡人世的悲歡離合、死亡、疾病與貧窮,但他們超然出世,從不動容。一個叫德米爾的天使把這規距打破了。德米爾戀上了馬戲團的空中飛人,決定折翼下凡,跟女子談的戀愛。《柏林穹蒼下》既有詩意的攝影及音樂,也見悲天憫人的情懷。

這是新德國電影(New German Cinema)導演韋溫德斯(Wim Wenders)20年前的經典作。作品拍於1987年,兩年後,把東西德區隔二十八年的柏林圍牆倒下了。《柏林穹蒼下》之後,先後產生了美國版本《City of Angels》及溫達斯本人的德國續篇《咫尺天涯》(Faraway, So Close!),好趁這個機會,向大家介紹及放映精彩片段。

1987年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trailer:

2007/12/23

第三屆IFVA DVD

看了IFVA第三屆得獎作品的DVD。IFVA由1995年開始辦,第三屆剛好是1997年,又是十周年。

對兩套作品印象特深,分別是陳錦樂的《沒有人在(跑馬地)等沒有人》及阮佩文的《錄像藝術發展新視野》。看完予《沒有人》,對跑馬地別有一翻體會。這地方也夠意思,位處香港兩個最繁榮的地區灣仔及銅鑼灣之間又別處一隅,本身是豪宅區,同時又是馬迷的聚腳地。電影以兩個人的獨白,一個回流移民一個地產經紀,涉獵居住、歷史、身份不同話題。雖然有些「齋up」,部分影像的處理也較過時,但陳錦樂這部獻給卡爾維諾的作品,雖然很個人,但也算是重要的時代寫照吧(不是只此一家,而是分店不多)。《錄像藝術發展新視野》是mockumentary,以虛構紀錄片形式談香港的錄像發展。影片中所有角色都由甘佩瑋飾演(我應沒看錯吧)。影片風趣,甘也演得很好,聾既都聽到所有受訪者說的都是反話,暗批香港的錄象藝術沒成氣候、政府支持不足、一般人認識不深等等,故要用虛構紀錄片來諷刺。紀錄片的形式及演出都拿捏得很準確呢,問題也許是太straight forward,整部片只為「嘲諷」服務,對象若聽不進耳,就白費了。

除此以外,羅琛堡的《習慣走》是影像音樂的拼湊,配合節奏的影像教人目眩;梁文灝的《商業.商業》很像收貴電視上看到的外國MTV,看他簡歷果然是那個背景;石明輝的《夢》是影射虛擬現實的動畫,我好奇是為甚麼我們畫公仔這麼喜歡漏掉性徵(影片有場love scene男女全裸,都沒有性器官),是我們的教育制度太成功了?伍尚豪的《三文魚先生》教我想起Gus Van Sant的《不羈的天空》,同樣以三文魚來比作逆流而上;還有1997年仍是中學生的區華熙、李永祥的《青青河邊草》,這作品讓當年評審刮目相看,準是兩個中學生都能拍出像樣的劇情片了。還有洪強的《Love》,組合元素極豐富的闊銀幕蒙太奇(故意與時代扣上關係,顯其野心),有繪畫的、有特效也有歷史照片。片不長,但鏡頭也短,一定剪到抽筋。

IFVA的DVD還會第四、第五屆一直出版下去嗎?得獎作品一方面見證了IFVA這個獎項,但更重要是香港錄像文化的文獻作用。如果DVD出版能加上評審的意見甚至完整的討論過程就更功德無量了,可幫助後人回看及了解作品。

現在甚麼都打名人牌(連大學醫學院搞抑鬱症的講座,都要請患過此病的林夕登場!),從前看到IFVA總是拿彭浩翔、袁建滔這些名字(今天也許再加上黃修平)來SELL就不耐煩了。搞錄像最後不一定都是拍電影麻(有人搞錄像就是為了看不起霸道及十分男人的電影世界)。我覺得除了用娛樂版才有興趣的名人搞PR,IFVA也有責任讓人知道錄像創作及出路的多元性,無論是參賽前/後成為MTV導演、廣告界創作人、媒體教學工作者以至繼續在街頭抗爭的錄像藝術家,都可以是IFVA、未來參加者的role model。

2007/12/22

聖誕禮物DIY:Alias 29 DVDs

我可不是說笑呢,上次看完《The Kingdom》後,即時在網上格價,到eBay、deepdiscountdvd、barnes and noble、dvdempire及amazon都看過後,終於在amazon.com訂了回來。
其實也有留意信和的剪盒碟及二手市場,不過現在寄來的是美版特別版。去年11月才推出,同時包含第一至五季的episode,共29片DVD,逾千港元,歷時4512分鐘。其包裝超精美,重新設計的金盒、比原來分季度的DVD更便藏,而且新版多一些附加材料,好的真是無話可說。
影碟今天剛收到,同時到步的還有《Twin Peaks》的Definitive Gold Box Edition,一次把兩季輯錄,還包括兩個不同的pilot----又是最初不急著買現在版本更優勝的例子。這《雙峰》的終極版也在HMV見過,不過要800元,現在網上訂才600左右。平行進口真是偉大!當然D版往往更更偉大!

這是給自己的聖誕禮物,碰巧兩碟都是金色,十分應節。今天之後,有了新的「攻劇策略」。
關於Jennifer Garner,其實前星期也看了她一部去年舊作《Catch and Release》。故事講她男友死去,痛不欲生之餘,與已故男友的死黨過了很愜意的新生活。卻漸漸發現男友生前的不忠往事,同時又戀上了死黨中一位帥哥。電影固然不怎麼樣,但Jennifer演來極之討好,很有說服力就是。
呵呵。看官毋怪我的麻甩本色。

祝大家都有個豐滿的聖誕!

2007/12/19

A Beginner's Guide to Cinema

竟然有這樣一套DVD,以電影入門指南來命名。產品資料頁。

又拿Woody Allen的戲名來諧訪了,網頁上見到這麼一句:All you wanted to know about 20th Century cinema, but were afraid to ask。很不合理的說話,試問二十世紀的電影知識,又怎會羞於啟齒?大家都知道,Woody Allen原來的是「性」。早前在油麻地百老匯買了齊澤克那書的譯本,也開了這個戲名的玩笑: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Lacan: But were afraid to ask Hitchcock---這個還算parody得有意思得多,起碼讓人有讀下去的衝動。

這套裝共六片,分別是Lang的《大都會》、Keaton的《Stemboat Bill Jr.》、Vertov的《持攝影機的人》、狄西嘉的《Umberto D》、黑澤明的《七俠四義》及高達的《賴活》(VIVRE SA VIE)。論時期,三套是20年代,兩套50年代,一套60年代。一看就知是遷就版權拉雜湊成的結果。別說在電影藝術、歷史上代表性,單是六套的組成邏輯也看不到,而且也沒有出版物或其他解說的配套。99澳元,六百多港元的價錢,有六部電影,澳洲版的DVD一向便宜,這是把舊片重新包裝銷售大於一切的考慮吧。
要找更好的同類產品,非大陸D版莫屬。甚麼大師經典,完全不理版權而共冶一爐。前陣子就見過甚麼康城影展大獎的電影全集,真是不可思議。以導演為組合的固然少不了。如果你有留意,最近美國才推出了John Ford在二十世紀霍士的電影DVD系列《Ford at Fox》(上圖),由1920至1952年的作品,21隻DVD盛惠230美元。但換了國內D版,真有條件推出涵蓋Ford一生創作的真真正正全集。

提到Ford,我突然想到他的《The Grapes of Wrath》(1940),是據Steinback小說改編的經典電影。最後亨利方達那段獨白太精彩了,頗能讓人抖擻精神,振作再上路。找到了網上版,就貼在這裡供大家欣賞。



"I'll be all around in the dark. I'll be everywhere. Wherever you can look, wherever there's a fight, so hungry people can eat, I'll be there. Wherever there's a cop beatin' up a guy, I'll be there. I'll be in the way guys yell when they're mad. I'll be in the way kids laugh when they're hungry and they know supper's ready, and when people are eatin' the stuff they raise and livin' in the houses they build, I'll be there, too."

雖然很理想化,但那種為社會公義義憤填膺、捨我其誰的精神,每次看都教我十分感動。

千軍萬馬悶死人

兩天內,在影院先後看了《American Gangster》、《投名狀》、《神探》及《The Darjeeling Limited》(香港譯做「大吉利是有限公司」)。
最不喜歡的是《投名狀》,千軍萬馬、太平軍鬥清兵的故事,倒頭來是不停的三個明星talking heads、慢鏡頭及擠眉弄眼的所謂「好演技」。徐靜蕾令人失望極了,千軍萬馬的場面有臨記行行企企,效果打了折扣;最不能信服的是殺4000太平軍一段,竟然連負責拉弓的小將都涕淚交橫不忍卒睹(仍是不停的特寫,見證了這是一部表面史詩實則拍給DVD市場及明星FANS看的電影)。因為照顧FANS,劉華及金城武的清裝不夠pro也沒關係,如斯大製作也不能令大明星就範,是明星包裹了電影而不是電影起用了明星。好比,為甚麼三兄弟首次領兵攻舒城被圍困,李連杰被重創,大夥兒都快陣亡了,觀眾(至少我喇)仍不會為他們操心?是我們都相信電影不會倏地完結?抑或有大明星的華語史詩電影始終欠了一點甚麼(逼力?氣魄?實感?...)?具體說還是影片能不能說服觀眾的問題。

有些場面太斧鑿痕,如京劇與戰場對照,總覺是太場面先行。不過過於規整也是陳可辛電影歷來的特色,過去他對「愛情」的虛無有獨到的描繪,今次連徐靜蕾的角色都處理不好,這點都遜色了。
算了,我對港片總是有bias的。反而在「豆瓣」讀到這篇署名L'affaire寫的好評論,請按此看看

《投名狀》算好,同樣來自程小東(他是 《投》的動作導演),《江山美人》有甄子丹及陳慧琳,看了預告已經想死(恕太爛而不貼這裡了,請到youtube找去)。以徐靜蕾這樣本事在男人的武打片世界中也毫無作為,換了是不會演戲陳慧琳,一定更不堪設想。《江》那種不中不日的盔甲(想起去年年底同樣不倫不類的《夜宴》)、灰灰啡啡的拍攝美學、壯面宏大的浮誇、英雄以一敵百的濫調陳腔(甄子丹在預告片露出橫練肌肉,嗌出那句「邊個仲敢埋黎」好惡頂呀)。華語的電影大師還要幾多次自掘墳墓才能眼閉?程小東當年以《生死決》馳名遐邇,但見這幾年神怪武俠片當道,也許希望拍個代表作、重振其武俠片元祖地位。只是,今看《江山美人》嘛,就......

《投名狀》、《破事兒》、《三岔口》......戲名繼續玩陌生化,先令人丈八金鋼然後再懶係「有D野」的解畫(每部電影開頭都變成詞書的檢索一筆)、不學無術再懶係挪用典故(很典型的港式小聰明),當然一一源自《無間道》,這些年過去後,手法同樣叫人生厭。現代漢語通用的漢字及詞語有幾多個,真組不出一個大家都明白又有意思的東西?

2007/12/17

Blade Runner The Final Cut

算是今年DVD出版的大事吧,《Blade Runner》的「The Final Cut」已推出了兩碟版及五碟終極版。
朋友奇夫真有心啊,早前送了我一張20X30寸的The Final Cut海報(上圖)。據他說是到美國公幹途中買的雜誌附贈的。我正為海報物色合身的畫框,希望錶起放在家的當眼位置,取代那張已用上多年的《東京物語》。
也是早前看他的文章才知道,Blade Runner那都市的基型來自Ridley Scott多年前的香港印象。真有趣,一直以為他要影射日本。以前也讀過那著名的《The Making of Blade Runner》,印象中也沒提及?抑或是看漏、記錯了?不過倒記得書中提到當年找邵逸夫投資的報導。所以,今天看《The Blade Runner》的開首,無論是原公映版、導演版到The Final Cut版都有「Sir Run Run Shaw」幾隻字及那棵「打印」出來的樹圖案。不知道,香港有沒有媒體曾提及此事或試找他問問?
The Final Cut到底跟九十年代的「導演版」有何差別?說真的,幾乎都在不顯眼的地方。第一,Harrison Ford的voice over跟十多年前的導演版一樣,全抽起了;第二,新的Final Cut以數碼技術作了一些修正,不過非對影片滾瓜爛熟的,不容易看出分別來。有些個別場面的鏡頭加上去了,如戴曲棍球面具的街頭歌舞表演者,不過時間太快,並不起眼。

對Blade Runner的死硬擁躉來說,單是這次重新推出時,那remastered的效果,顏色及細節的矯正已令人喜出望外了。這次更同時握出BD及HD DVD的高清版本,加上極其大量的supplementary feature。套城中才子一句兒戲的話,如果你今年只買一隻DVD,依個一定會係Blade Runner。

The Final Cut的復修的微細程度如何誇張呢?比如有個Harrison Ford對白不對咀型的畫面,竟找來Ford的兒子Benjamin重「演」一次,再把Benjamin的咀以電腦合成技術套用在他父親的臉上。Supplementary的訪問也把Benjamin找來,照顧十分周到,每個步驟都巨細無遺。

就DVD,網上已有很多詳細的分析及版本比較,其中DVDBeaverThe Digital Bits的分析最令人拜服。

你會購入那個版本呢?我已對準五碟終極Blu-ray版(哈,多少因為這碟而買PS3呢!)。下面這照片可見終極版收納的浩瀚陣容,記念品很豐富,包括電影中那隻耐人尋味的紙摺獨角馬!
Ridley Scott真是利害,Blade Runner已經是廿多年前的電影了。剛剛在影院看過他的新作《American Gangster》,是令人屏息的好電影。

關於Ridley Scott,我還記得多年前讀到他發火的一段話:

"You ask them about The Godfather, most people haven't even seen it. You wouldn't even mention Eisenstein or Kurosawa or Carol Reed. That's getting scary, they don't even know who the bloody Beatles were. And I think that's wrong. I've even talked to film students who don't even know who the hell Carol Reed was. Or Michael Powell. 'Who's he?' Well, he's the grandaddy of most of the good films done by us ... I mean, a lot of them can't read a book!"

2007/12/14

Cloverfield 5分鐘片段

關於J.J.Abrams那套1月18日上映的怪獸片Cloverfield,到12月中還是讓人蒙在鼓裡。

有網站貼出了完整的5分鐘影片,完整顯示了派對那場戲。似乎,這部電影由頭到尾都是由DV的鏡頭出發,怪不得美國有雜誌標題說這是Blair Witch Project 2.0。


你在影院看過Blair Witch Project嗎?當年因為在美國十分哄動,在香港公映有不少人冒名而來。我選擇在觀眾出名斯文的UA金鐘看Blair,完場時有位觀眾鏗鏘跌宕的大叫:X,你,老,母......。是不是太古廣場難得一見的華懋、老旺本色?

下圖是網民貼出的怪獸圖片,不過沒經官方證實。

2007/12/13

Jennifer Connelly is 37.

一年容易,又是12月12。

Jennifer Connelly 37歲,兒子也快5歲了,當母親的,依舊美艷如昔。

今年10月30日她上了David Letterman的節目,宣傳她的新片Reservation Road。照舊是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沒機會公映的美國電影,但影片的陣容其實不弱的。

由1984年《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的小妮子Deborah,到青春玉女,到今天演技好得沒有話說的大明星。下面這段影片,正是《Once Upon》那段經典的偷窺,幼小的Noodles看著Jennifer Connelly演的Deborah跳舞,伴隨在Morricone那悠揚的樂聲下。

既又提起《Once Upon》,影片內長大了的Deborah由Elizabeth McGovern演,她算是八十年代很有氣質的一位女星。長大了的Jennifer跟當年的Elizabeth,你認為那一個更美艷動人?我覺得兩人的眼睛都不可思議,既美麗又深邃。
前兩天無意看了一套Elizabeth的舊片《Racing with the Moon》(同年都是1984),男主角是年青的Sean Pean及Nicholas Cage,故事發生在1942年,男生都要服役為國家打仗。影片講Sean及Nicholas入伍前在小鎮一些年青反叛的往事,Elizabeth是Sean的女朋友,據資料示兩人拍罷此片後真的戀上了,當時更訂了婚。Sean今天仍是大明星,Elizabeth則早已色衰愛馳,主要演電視劇去了。

跟你說過嗎?我幾乎有齊Jennifer Connelly所有電影的DVD。8-)

2007/12/12

Bee 片

好個翻譯失去原意的例子,原來的《Bee Movie》取「B Movie」的諧音,指成本不高的製作,是自嘲。直譯變成「蜜蜂電影」,很正當不玩低級趣味食字(善哉善哉),但沒有了語帶相關的含義。事實上「B Movie」也不好譯,一般都是叫「B片」的,幾乎是沒譯。「B片」的概念,香港觀眾沒有那個context。
片名直譯也許不是「乖」,只是美國佬盯得太緊而發行不敢造次的結果。當年《風之谷》在香港被徐克污辱的事件,現在已不可能發生。荷里活studio聽說由配音到片名都會有專人跟進,以確保配音後不會面目全非。觀乎《蜜蜂電影》或其他近年的動畫大製作,基本思路英版配音版已經極相近,充其量只是在一些微細位搞搞本地化。反而動畫片原來的美國本土化,配音後完全遺失。Ray Liotta及Sting都是真人配音,Sting取其名字的意義來開玩笑,Ray Liotta及他的動畫都極之傳神。至於到底為甚麼是Ray Liotta(除了因為他近年有些咸魚翻生之外),願知情者告知。
《蜜蜂電影》是Dreamworks出品。說老實,這些動畫當年把迪士尼的傳統打得落花流水,但拍多了又成為另一種norms,太predictable,我已覺得很膩。《Toy Story》當年出現由技術到角色設計都技驚四座,但今時今日,不知道又要甚麼板斧才可讓觀眾喚然一新。所以「Bee Movie」本來是自嘲或自謙,結果卻又蠻符合影片出來的成績。

不過,《蜜蜂電影》裡頭的蜜蜂世界歧視「hea」及無業者,以及對蜜蜂終生勞勞碌碌為份工的影射,又頗切合港人口味。香港人人自詡工作狂,經常都說忙忙忙,鬥夜下班。《蜜蜂電影》竟然用busy bee來訓誡世人,唔好盲摸摸打死一世工呀。自此,廉價的career輔導又多一件流行文化教材了。


影片最好笑的一句對白:蜜蜂與人類打官司,一大堆蜜蜂在法庭旁聽。慣了一世勞碌的蜜蜂奇怪,說:「我估唔到朝頭早咁多人類唔駛翻工架喎。」.......哈哈,在周日的非繁忙時間,走在旺角或銅鑼灣的街頭,心裡都有這個疑問。

2007/12/06

Is that all there is? 6 of 6


Lindsay Anderson在世最後一個自傳特輯,無巧不成話,以葬禮來結束。

字幕說,為紀念Jill Bennett及Rachel Roberts,兩位不算很有名的演員。看IMDB,前者曾演Anderson的《O Lucky Man!》;後者曾演《Britannia Hospital》。而Jill,是在1990年自殺身亡的。我對Rachel Roberts的印象較深,因為看過她在《This Sporting Life》及《Saturday Night and Sunday Morning》的演出。

《Is that all there is?》之前幾部份曾出現的「角色」,這時幾乎都聚在泰晤士河那送別的船上(包括那不肖的姪兒)。鏡頭看著Anderson與朋友寒喧,聲音則是Alan Price在船上自彈自唱的同名歌《Is that all there is?》(他亦是本片的配樂)。朋友離去了,生命就是這樣?用白話會更傳神:係咁架乍?

葬禮一點都不哀傷,歌曲及歌詞既調侃又厭世,Lindsay Anderson的致詞也很幽默:「I think up there, they will be having a good laugh. So may I ask you to drink to Jill and Rachel.」好一種樂天知命的達觀姿態。這片集的一年後到Anderson自己去了,我想他一樣希望朋友不要傷感。

Alan Price的自彈自唱很有味道,看上去不經意歌詞卻窩心。其中一段講愛情的如下:

and then I fell in love
head over hills of love
with the most wonderful girl in the world
I just sit for long, gazing into each other's eyes
we're so very much in love
and then one day, she ran away
I was alone
I thought I've died, but I didn't.
When I didn't, I said to myself
Is that all there is...to love?

用了大半個月,才看完這50多分鐘的片集。

別忘記這片集第一句出現的話,也是1956年Lindsay等人「自由電影」的宣言:

「Perfection is not an Aim」

(Is that all there is? 六之六)

2007/12/01

Funny Games 97 & 07


米高漢尼卡1997年的經典《Funny Games》,講一個中產幸福家庭如何被兩個少年禁固及折磨。這部影片,讓人想起其他跟以暴易暴、復仇甚至是階級的電影。如Kubrick的《發條橙》、森畢京柏的《Straw Dogs》及查布洛的《冷酷祭典》。

漢尼卡去年把影片重拍,由德語變成英語,起用一線明星,包括Tim Roth及Naomi Watts(海報上爆晒格滿臉淚痕的Naomi,真是我見猶憐)。漢尼卡最玩野的是,把1997年原作逐個鏡頭重拍。

現在美版的trailer出來了,發現1997年及2007年的預告片都是一模一樣的。真是服了漢尼卡!

下面是兩個trailer,可先看原德版,再看美版。
1997 version:

2007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