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30

Tartan結業...

英國電影及影帶發行公司Tartan結業了。
6月27日來自英國的消息,Tartan公司的員工當天早上回到倫敦辦公室,始知公司倒閉。據報去年10月,Tartan對外宣佈獲私人投資者注資三百萬英磅。但今年2月,在柏林影展的European Film Market上又再傳出Tartan經營情況不妙的消息。在5月的康城影展,Tartan宣佈Tartan美國的分公司被逼結業。Tartan Video USA跟英國母公司的焦點不同,以發行亞洲電影為主,倒閉後約100個titles的版權(包括《原罪犯》及《親切的金子》)已轉到美國媒體公司Palisades Media旗下。

原因呢?Filmbrain網誌有這麼一段:「Some feel the company paid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ir Asia Extreme line, while not doing enough to promote their arthouse titles, while others blame the state of UK cinemas, which are increasingly favoring mainstream-indie fare over niche titles. Regardless, the demise of Tartan is certainly a big blow to an already problem-riddled industry.」最後一句,真是你睇我好,我睇你好。
香港影迷對Tartan Video也不陌生。由「KPS金獅」年代已不停看這個品牌的VHS,都是英國泊來品,售價不菲。但我們最初看到拷貝及字幕最好的Ingmar Bergman及Almodovar,都拜這些英國來的影帶之賜。他們的包裝,戲迷一眼便能看出。
這些年Tartan也沒有鬆懈,他們甚至是最早一家推出藝術影片Blu-ray的公司。《第七封印》、《原罪犯》及《Black Book》的英國版正是由Tartan出版。
Tartan Films至今仍沒發對外聲明。由1982年至2008,成立24年的Tartan若真的此後絕跡,將是我們的一大損失。

參見下文報導:
1. Tartan Films, RIP: LIKE ANNA KARINA'S SWEATER
2. Another Indie Bites the Dust: Tartan Shutters: THOMPSON ON HOLLYWOOD

2008/06/28

Online therefore I exist

有些可惜呢,《Reservation Road》靜悄悄的上映,不到一星期便已悄悄落畫。沒想到這種片子會公映,題材冷門,在美國也發行一段時間了,坊間已見有DVD。
我較早時看了,固然不懷好意,為的是Jennifer Connelly。不過影片的主線反在兩個父親身上,分別由Joaquin Phoenix及Mark Ruffalo飾演,Jennifer的母親次之,但三人都演得很好。另一個母親是久違了的「愛美神」Mira Sorvino。
影片介乎以暴易暴的復仇電影跟《密陽》的喪子之痛之間,沒有前者那麼打著紅旗反紅旗(批判暴力卻崇尚官能),但又沒有後者的野心及複雜的描寫,算是不過不失的影片。至於戲份不重的Connelly,則永遠的美艷如花。
影片有個小節滿有趣的。Joaquin Phoenix喪子傷痛,警方還沒法查出不顧而去的司機,他在網上加入同病相憐的組織,與網友互訴衷情,聽他們意見自行調查,望早日捉拿兇手。網上虛擬關係給他真實生活沒有的慰藉及溫暖,甚至影響他跟妻子關係。所以,《Reservation Road》暗裡也是一部關於網絡世界的影片。Joaquin Phoenix跟我們一樣,面對問題茫無頭緒之際,在Google輸入關鍵字(他打的是「hit and run」),竟漸見柳暗花明;即使解難未果,也能ease pain。
Internet在美國電影中越來越重要了。《殺神特工》(Wanted)一開始把主角寫得有多糟便多糟。他怎樣知道自己是nobody?著他在Google輸入一次自己的名字「Wesley Gibson」,看著「0」個search result就可以。媽的,我試過在Google逐一輸入初中同班同學的名字,發覺不少都沒有紀錄,即使有也可能來自國內及台灣的同名者。如果《殺神特工》說沒有search result是loser其一特徵,我那些同學豈不是已被塗汰?
離天國的路越來越近了:Online therefore I exist。

2008/06/25

The last time I saw him, I asked him a question.

David Bordwell的網誌剛發了一則新post,比較了王家衛《阿飛正傳》兩個版本的分別。
他提及的「國際版」,應是現存DVD的版本。我一直只看過此版(包括當年在戲院首次看《阿》時),沒緣看過他所說的alternate version(" a fugitive, somewhat hallucinatory cut of the film")。在這篇文章,國際版是DVD的capture,另一版本的影像,則摘自Bordwell手頭的35mm菲林!

以張國榮與劉德華在火車的最後對話為例,我一直覺得「國際版」的剪接很「神」,一直拍著劉德華的反應,看他如何問那經典的「時間」問題、測試張國榮的記憶。劉德華的妒忌、無奈透過長鏡頭表露無遺。Alternate version的處理剛好相反,把焦點對著奄奄一息的張國榮,劉成為畫外音。除此以外,張及劉甚至有一個establishing shot(下圖)。王家衛的陌生化手法在alternate version這一小節中似乎減弱了。
到了結尾,兩個版本還有更多差別,請讀讀Bordwell的文章

Bordwell引了舒琪的話,說明《阿飛正傳》存在兩個版本的原因。當年《阿飛正傳》午夜場的反應很差(disastrous midnight premiere of the film),王家衛重剪影片。往後公映及DVD的版本,都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重剪版。

2008/06/22

SIFF埋單小檢

從上海回來了。坐火車的感覺真好,能好好看書或睡覺,也可在餐車喝酒、賞月及聊天。
IMG_0155
SIFF的點滴:
【看電影】
以記者身份登記,拿著證件便可看影片。放映有十多個場地,其中有六七家影院可憑PASS進場,已可看齊金爵獎的提名片、《功夫熊貓》及《東邪西毒》redux(我提早回來沒看《東》)。大堆參考資料放在帆布袋內,嘉賓記者都有份,最噴飯的是,布袋的設計來自「I'm NOT a plastic bag」,連背面的英文字都似模似樣。
IMG_1168
【戲院】
SIFF的放映都在甚麼甚麼影城舉行。商營戲院硬件不錯,銀幕很大、座位舒服,平日都放美國大片,電影節期間最熱的便是《卡斯柏王子》。位於新華路的上海影城是最核心場地,其一廳及二廳都大,像文化中心大劇院。而且影城內設有星巴克,我可以像在港看戲,一邊看一邊呷美式咖啡,確保電影放到起碼一半才入睡。

【觀眾】
電話響聲此起彼落,聽電話願離席、甚至不接聽者少。觀眾也有交投接耳的習慣。我在新天地的UME影城看《野草莓》(對了,SIFF今年同時辦了Bergman的回顧,拷貝質素不錯,惟銀幕比例仍舊不對),旁邊不遠就有個呆子,整場都在自言自語。

良好印象是,上海電影觀眾看電影很投入,他們看《Hancock》的預告片很興奮,看《赤壁》的預告片更哄堂大笑。《野草莓》幾乎坐滿,雖有少部份人中途離席,但留下看片都聚精會神,完場時大家還鼓掌讚賞。

【語言及翻譯】
SIFF的放映固然備有中文字幕。用的可不是投影機,而是走馬燈式顯示屏/電子報告板,以人手控制PC打出來。但我看過不少場次,都有中文字幕同步問題。似乎其土砲方式並不可靠。字幕翻譯的水準還可以,每電影放到最後都打出翻譯及校譯的人名,一來譯者自負,二來每電影的翻譯由兩到四個人負責,總比DVD的簡體字幕可靠。

但我還是留意到一個離譜的錯誤,瑞士及義大利的《黑暗的拳擊》(Out of Bounds)(下圖),有對白提到美國詩人Norman Mailer,中文字幕竟然是「諾曼的郵寄者」!單這嚴重的失誤,便足以令人質疑字幕翻譯的整體水平。
【片目】
這是對SIFF印象最差的部份。選片太不吸引,太著重說故事的主流片、甚至不少商業片被選進來了。這是為甚麼看慣HKIFF的人,一打開SIFF的片目便覺得沒有看頭的原因。下圖:一部由靚仔明星Til Schweiger執導的德國笑片《狗仔男友》(Rabbit without Ears),華納兄弟的投資,只是部娛樂性高的romantic comedy,卻因說德語而被SIFF看中了。在此以前《狗》似乎沒有在其他「電影節」中選映過。
SIFF是不是要搞清楚「電影節」的功能,及如何提高電影節的品味?

2008/06/19

David Fincher新片預告

好期待啊,David Fincher新片,演員是 Brad Pitt + Cate Blanchett + Tilda Swinton!
Scott Fitzgerald的魔幻小說,一個真正「反老頑童」故事。Benjamin Button出生時50歲,隨時間逐漸年輕,直至變成兒童、嬰孩,最後從世上消失。

在上海看熱鬧

繼續放一些上海電影節的照片。

上海電影節由王家衛、Bille August、陳沖及桃井薰等評審選出的為「金爵獎」,共16部影片競逐。這幾天走看了幾部入選影片,印象平平,覺得都是二三線的歐洲或亞洲影片,有點拉雜成軍的味道。

.最喜歡的是蒙古導演哈斯朝魯拍的《長調》,以蒙古歌唱藝術長調為題,帶出城鄉矛盾,蒙古人的生活、文化及感情。導演及兩個主角蒞臨會場,女主角還即席獻唱了一段長調。
IMG_1101

.這是另一部競逐作品《迷失》(Loss),來自立陶宛。電影開始放映不久我便睡著了,一直到完結才醒來,恕無從評價。我只記得下面這個歡迎儀式。
IMG_1095

.來自芬蘭的《最後八天》(8 Days to Premiere)。我的意見這是芬蘭版「Bridget Jones Diary」,配樂及格局都相當肥皂劇化,音樂包括了Cyndi Lauper的經典情歌《True Love》。
IMG_1131

.另有新人獎競賽,其一為韓片《越軌》,由編劇出身的韓丞龍執導。影片有很強美國公路影片及黑色電影的味道。導演說,《越軌》在韓國只有4家戲院公映。
IMG_1111

電影節這兩天的高潮是《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的首映,慶幸放映的是英語版,配上簡體字幕。熊貓公仔出場造勢,觀眾熱烈歡呼喝采,影院內的高漲氣氛由頭帶到尾,絕對是Dreamworks一部精彩的動畫片。諷刺的是《功》放映前有幾個新片預告,一個是《風雲》動畫電影,論畫功、造型及節奏,《風雲》即時給比了下去。
IMG_1118

上海電影節的選片很奇怪的,國家分類目錄中,「美國片」竟包括《Cloverfield》、《The Heartbreak Kid》、《Bee Movie》、《Across the Universe》、《No Country for Old Men》及《There will be Blood》等首輪片。可見電影節要彌補美片在國內發行不足的問題。香港的荷里活片發行一直開放,首輪電影與電影節早已自動分家,並不像上海這樣焦點不明確。

2008/06/18

亂七八糟的電影論壇


IMG_0984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a Ming
大概是我見過最爛的電影forum。

邀請來自歐洲及國內的女性電影人(中間黑長髮是香港的麥婉欣),包括製片及導演,跟觀眾以圓桌圍坐,談女性電影的影像及感性。陣容本來已很湊集。語言不通及翻譯的問題,令眾人自說自話;加上來自南方周末那毫無準備、說話巴結的主持人(照片中低頭者,一直是這副狀態,純粹「遞咪」),令場面極度尷尬。討論會失卻焦點,關於女性影像的見解幼稚,意見過份general,全無深度。

更精彩的席中千奇百怪的觀眾,有不滿自己看了片、沒有機會發言的影視系老師,唯恐被待慢而大放厥詞;有拿著咪高峰聲嘶力竭在咆吼的大影評人大姐,有不跟程序發言的觀眾大叔發脾氣離席......這上海電影節的圓桌會議,是死充國際化的又一鬧劇。

還好觀眾席上有位尼泊爾的女電影人,提出很好的問題及見解,令討論會不致全沒意義。

上海電影節還有很多十分兒戲的地方。今年是第11屆,以今天的水平來看,11年的日子好像枉過了。或是,今天電影節關心的,都是大明星踏上紅地氈、娛記鎂光燈閃耀那刻?選片及其他活動,屬於觀眾範疇的,都只聊備一格,可有可無?

2008/06/14

八百萬種死法

影評人砌Shyamalan(下圖)的電影已成習慣,《The Happening》在RottenTomatoes的得分又創新低,暫只有19%好評,比很多胡鬧爛片也不如。當然Shyamalan也不賣影評人的帳,上回《Lady in the Water》便整死一個影評人。
但《The Happening》真是壞,劇本、演員、導演都不濟(下圖:Mark Wahlberg由始至終的同一副表情)。已經沒甚麼好說,反正狂插影片的文字一大堆。我想說說影片中形形色色的死法。
這可是最恐怖的Summer Movie嗎?電影由一個美好的畫面開始:兩個美少女在中央公園午讀,其中一個漸漸語無倫次,然後放下讀物拔出髮簪插進緩媛自己咽喉,目無表情悶聲不響,殺觀眾個措手不及。由這幕開始,Shyamalan就要觀眾面對不同角色的身軀自殘,赤裸裸的自殺的方式五花八門:地盤工在工地集體跳樓;路上的自殺者用同一枝警槍輪流打太陽穴,血如泉水般湧出來;司機加速汽車撞樹乘客應聲飛出;動物園內獅子咬斷工作人員的手臂;老婦把頭撞碎幾個窗戶;也有人開動剪草機再倒臥在草地上甘被輾斃......還有美國電影少見的槍殺兩名青年的慢動作鏡頭......Shyamalan是不是瘋了?
他要告誡世人嗎?說人類比起大自然太渺小,還是大自然終有一天要你們好看。總之影片的自殘畫面十分可怕及危言聳聽。Shyamalan像在不住發揮個人想像,活用角色身邊的器物,看看人到底有多少種自殺的死法。那芸芸自殺的奇觀場面,是Shyamalan的想像力加上今天幾可亂真CG特效的結晶。
我見過有人一面看《Rambo 4》一面讚嘆:「嘩,你睇下條契弟被Rambo割開個肚,D腸跌出黎時幾勁?」或許《The Happening》是拍給這些人看的。「嘩,那幾個地盤工人一個接著一個劈啪掉在路上、車頂,多精彩!」別忘了,墮樓畫面雖是CG合成,Shyamalan荒死你看不真,竟然用long take,效果於是比《大時代》的暗裡交代來得更震撼。當畫面接上工頭絕望荒張的神色,老實說,我真不知如何反應。

包括那個警槍的鏡頭一樣,我們看著槍枝被拾起應用,一下子又掉到地上。自殺者的臉看不見,反而像槍枝的POV,都是一鏡拍成的。

2008/06/11

齋Hulk

《新變形俠醫》(The Incredible Hulk)的意義到底在那裡?
它不是續篇,也不是remake,它的出現就像李安2003年的《Hulk》從沒存在一樣。它不怎麼重覆主角受幅射的過程,這方面一切從簡,只以title sequence那短小的篇幅便交代過(剪接及敘事之飛快連港產片都望其項背)。然後影片的兩個小時,就是一部fugitive及怪獸大戰的動作片。
也許,《新變形俠醫》旨在把superhero電影納入新的blockbuster體系。今看《新》,剛好與《Iron Man》形成一對,男女主角都是大明星,奸角是性格演員(《新變形》中的Tim Roth、William Hurt;《Iron Man》中的謝夫布列治),這組合跟李安版不同;而李安版的父子、成長、flashback等文戲及development都一一給削去了,《新變形》的連串追逐顯示它的意向明確。另一方面,Edward Norton要是成為「Hulk」的代名詞,像想起Batman便是Christian Bale、Iron Man是Robert Downey Jr.、Spiderman是Tobey Maguire一樣。當各路超級英雄都名花有主、確認一位大明星了(所以不住有謠傳Brad Pitt將會演甚麼甚麼角色),英雄電影便都在同一個體系。這樣,那個更熱鬧更跨張更奇觀的「Avengers」電影版,總有一天能順利登台。
《變形俠醫》應該是在這個前提下被「新」化的。當然,《變形俠醫》相隔僅五年便被改頭換面,也說明了我們看電影的斷代記憶差距越縮越短。五年過後,有誰還在乎李安在《變形俠醫》做過甚麼?比如舊版那為了模仿漫畫分鏡而生安白造的split screen及transition effect,好與不好,新一批為拍拖而進來的觀眾印象早就模糊,或都沒有所謂了。
一點奇怪,trailer看過Liv Tyler的心理醫生男友跟Edward Norton交談的場面,即trailer的第一句對白沒有了。事實上那場面跟影片高速的節奏不協調,心理醫生角色甚至是可有可無。
平心而言,《The Incredible Hulk》一點都不Incredible。走了Incredible,成了一部「齋Hulk」﹣﹣沒有了2003年首次出來的新鮮感,感覺更齋。

2008/06/08

《Shine a Light》二三事

再說一點關於《Shine a Light》...
.史高西斯的嚴謹與Rolling Stones的滿不在乎形成很大的對比。我常說:世人總期望藝術家癲狂,藝術學生是以顧慮自己的「藝術家脾氣」及形象先於作品。《Shine a Light》投射出來兩個折然不同的(偉大)藝術家形象:史高西斯 vs Rolling Stones,正好說明創作千差萬別的姿態與法度。

.我最喜歡《Shine》一頭一尾的史高西斯,一絲不苟,帶點「蛇kwei」的狀態,與我們想像那種成竹在胸的「大導演」何其不同,史高西斯給我更有血有肉的感覺。《Shine a Light》是另一部關於「making movie」的電影,既有成品,也有創作及調度的過程,但史的出現卻恰如其份﹣﹣如舒琪6月1日在《明報》:「影片在音樂會開始後,他便不再出現在鏡頭之前,直到落幕後才再現身。我覺得那是一種在偉大的藝術面前流露出來的一種謙遜。」
.《Shine a Light》最大的難度在哪裡?在於捕捉演唱中樂手的關鍵動作?他跟我們看那些演唱會DVD有甚麼最不同的地方?(香港那些高清製作演唱會錄影千篇一律,不消提了)我發覺《Shine》中紐約市的Beacon Theatre也是影片「神氣」的原因,它古色古香(1929年建造),很有韻味。據說它只有2600個座位,不像大型的紅館、武道館或甚麼「蛋」。從影片看到觀眾與Rolling Stones的距離很近,這同時又解決了鏡頭捕捉觀眾反應的問題(並沒有額外cut開的觀眾shot),演奏者及聽者已形成一體,凝聚在劇院中熱爆四射。
.Mick Jagger太神了,他已經65歲(演唱會拍攝時63),那副筋骨卻不可思議。我聽他唱老餅歌《Satisfaction》及《As Tears Go By》最投入了,一快一慢也盡見Jagger的本色。當然我也喜歡他跟Christina Aguilera的《Live with Me》,你可以想像他們有40年的差距嗎?
.《Shine a Light》完結得也真美滿,史高西斯把總愛自嘲。推開劇院的後門,Rolling Stones的主觀鏡看著緊張的史導吩咐攝影師:「Up!Up!」鏡頭於是升高,遠離劇院,看到夜色醉人的紐約市全景,一輪明月搖身一變,化成Rolling Stones那大片嘴唇張舌的可愛符號。意思再也明顯不過吧:那天紐約的夜色,給這隊老牌樂隊照射光芒。
.這個最後的畫面讓我想到甚麼?《GTA 4》的Liberty City。憑著cheats,我這個懶惰的打機友已經在Liberty City(即紐約市)上空巡迴過,知道自由島的位置,也看過自由神像的心臟。呵呵...下次再說《GTA 4》好了。

2008/06/06

《GTA 4》市民上電視

這段短片笑死我,來自這一季的《Saturday Night Live》。
這陣子在煲NBC的《SNL》,看了很多關於Hillary及Obama的嘲諷,有一集甚至真假Hillary同場。《SNL》還故意擦「假Obama」的鞋,很早就認定他是下一任總統,常留難及奚落「假Hillary」,十分抵死。

看了十多集,開始記得《SNL》幾個表演者的面孔及名字。他們不論是扮演甚麼,都那麼唯俏唯妙。

主持的都是大紅人,由老牌的Christopher Walken、Tom Hanks到新晉的Jack Black、Scarlett Johansson、Ellen Page及Shia LaBeouf都有。
這片段跟《GTA 4》有關。話說Rockstar的遊戲出來後,大受歡迎、皆大歡喜,只有一批人不滿,正是遊戲世界內虛構城市Liberty City的市民,他們覺得遊戲醜化了Liberty City、太stereotype。於是兩個Liberty City的市民(Niko及Vlad)到電視台、在《Weekend Update》節目上投訴。如果你已經玩過《GTA 4》,你一眼便認出他們。

片段請按此連結:Niko and Vlad on Saturday Night Live

2008/06/05

我在電影院罵人

我在影院罵人的次數有大幅增加之勢。這只有兩個可能性,一是我的脾氣越來越壞,一是影院內惹人討厭的人越來越多。你問我,我一定不會說是自己的問題。

你可以想像嗎?連看《Shine a Light》我都要罵人。這已經是所謂的The Grand Cinema了,而且亦是吵吵鬧鬧、分貝極高的影片,我仍聽到背後一對情侶不住的在支支吾吾。銀幕上Mick Jagger唱多久,他們便可以聊多久。有時我覺得奇怪,看電影有甚麼好談呢?一面看一面說不是分神嗎?銀幕上的影像真是有那麼多可以聊的話題?除非是連Mick Jagger的皺紋衣著服飾台上的燈光觀眾的表情甚麼的都要拿來月旦一翻吧,否則那來喋喋不休的題材?
對著這些無恥的人,我總先來一下睥睨,若不中用,便使勁向他們「殊」請求收咀。若他們仍不識趣,我最後只有站起來說:「唔出聲得唔得呀!?」這次便是這樣,我終換回《Shine a Light》最後30分鐘的安寧。

對上一次罵人在荃灣百老匯看《Iron Man》。是的,我知道這所戲院觀眾的不濟,但我每次仍對他們抱有期望。《Iron Man》的經驗卻教我徹底失落:一對父子坐在離我不遠的單行椅子,兒子有十歲吧。先是為父的在講電話,我向他「殊」了一聲;再而是父子在高談闊論電影的內容。我很快就忍無可忍,大叫了一聲「喂!」他們呆了,我說:「依度你屋企呀?!」因為我的叫嚷,鄰座的人都瞧過來。之後父子識趣,不再作聲,兩人再多看一會便離坐,不知是離場或是換別的座位去。

我覺得這是家教及品味問題。首先一面看一面cynical的評頭品足本來已經壞品味,再者在公眾場合作這種滋擾的舉動更沒家教可言。大概晚上看無線的垃圾節目多了,愛邊看邊罵。這本來也是心理補償,平日在office供人奴役、做人沒甚麼偉大成就,只有借晚間的垃圾電視節目出出氣,滿足高高在上的品評者心態(無線一定不能長進,以免沒法給觀眾overpower)。這種阿Q、犬儒、低俗的看電視作風移師到電影院便出事。對著銀幕說三道四、與女朋友覆述劇情、與兒子高談闊論、一面看一面講電話......,本來是留在家看10皮一隻VCD時才做的事,但香港人洗了錢便是大爺。於是,這種在影院出現的劣勢日漸普遍,嗚呼哀哉。
是的,我同時也極憎恨慣性收視!我的鄰屋最近裝修入伙,購置了一台46寸Full HD三星電視。這麼貴買一台電視回來,每晚仍是由6:30開始播放無線不知所謂的垃圾到夜深。每次當我看到窗外各家各戶的電視機閃著同樣的燈光、同步放某個劇集或某個廣告的時候,意味無線的地位是那麼牢不可破。每到這時候,我便覺得香港,這個一度自詡華洋雜處、東西文化交匯的所謂國際城市,是沒救了。

2008/06/04

六四看《頤和園》

剛看了婁燁的《頤和園》(Summer Palace,2006年),拖拖拉拉的,不好看。
受注目之一是影片「1989年」的背景,「北清大學」雖是虛構,但簡稱正是「北大」。女主角余紅說,當時有幾件事特別繫在她心頭,「第五件,學生到天安門廣場。」鏡頭是學生前呼後擁擠到卡車上,唱著崔健的《一無所有》,好不熱鬧。然後接上歷史片段,看著1989年來自不同大學的成千上萬學生,從火車站來到北京,舉起鮮明旗幟及橫幅擠進天安門廣場的壯觀情景。

電影還有血腥鎮壓、燒軍車的場面。然故事圍繞「兒女私事」,所以解放軍開槍、途人四散,周偉仍拼命找余紅,因為余紅家鄉的男友來京接她回家(正是下面段落)。影片正是這樣,把情感情慾嫉妒與六四事件盡冶一爐。

6月4日凌晨的場面顯然拍得太避重就輕,黑黝黝的,不住的搖晃鋼頭來製造緊張氣氛。印象還不及很多年前的《藍宇》。

影片更大的賣點在情慾,有幾場十分露骨的love scene,中國電影來說絕對一新觀眾耳目。女主角郝蕾演得很好,更意外是北京電影學院講師張獻民也飾演一角(李緹的男友若古)。周偉與李緹後來投靠住在德國的他,帶出了《頤和園》的德國支線。其實影片的野心、橫跨的幅員不小,1989柏林圍牆、1991年葉利欽上台、香港九七回歸;在國內,也走遍了重慶、武漢及北京等不同城市。時代巨輪下小人物之顛沛流離,另橋段及角色十分虛無。女主角余紅的獨白,貫徹全片,自怨自艾自傷自憐得很。
除了《頤和園》,這幾天也在網上重溫某些六四的影像。包括1995年的紀錄片《天安門》、舒琪的《沒有太陽的日子》。這些影片連帶一些當時的流行曲如《血染的風采》,當年街知巷聞,今天記憶猶新。

前兩天香港藝人的地震脤災義演,一個接著一個上台說故事。一再證明「故仔」、敘事對我們的重要。故事被覆述的準確與否不重要,最重要是聽罷在我們腦際顯現的影像有沒有發揮作用(同情>關心>捐款)。我看著歌星哀愁的臉,便想起十九年前,意義大抵差不了多少的「民主歌聲顯中華」。只是,那時大家在台上爭相說著的,是另一些不同的故事吧了。

2008/06/02

又是Stiller、Black及Downey

MTV Movie Award剛在6月1日舉行,得獎名單已公佈(按此),最佳影片是《變形金鋼》,最佳男主角是Will Smith(憑影片《I am Legend》);Johnny Depp贏了兩個演員獎(憑《魔盜王3》及《魔街理髮師》),一全場便惹來全場尖叫聲。Depp真是十年人事,由藝術片演員、Tim Burton的反英雄男角到《魔盜王》的Jack Sparrow,已經深入民心。除此以外當晚還有一個Man-of-the-hour的致敬獎,由Tom Cruise頒發給Adam Sandler。
頒獎禮胡胡鬧鬧,獎項非我那杯茶(《變》及Will在《I am Legend》的演出我都不喜歡),最可惜今年沒有大片的film spoof(好像是另外舉行了短片比賽?),但頒獎禮還是看了(詳見官網)。因想看Mike Myers當主持及扮鬼扮馬。是的,我也期待他今年的《The Love Guru》,但香港好像仍沒排期。
前幾天先在YouTube看見下面這Promo。意外是,廿年前的《柏林穹蒼下》意念一再被翻用。Mike Myers的天使打扮,故意跟Wim Wenders原版的decency打對台,他的表情總是教人忍俊不禁。

頒獎禮最喜歡看Ben Stiller、Jack Black及Robert Downey Jr.的部份(下方video),一方面三人借故宣傳《Tropic Thunder》,另方面Black及Downey又拿自己的《Kung Fu Panda》及《Iron Man》來開玩笑。頒獎禮到了最後,也是他們三人頒發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