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18 Sunday 2-5pm Broadway Cinematheque
《Medium Cool》
dir: Haskell Wexler
1969 USA 110 mins English with English subtitles
六八五月40周年,我也來湊熱鬧。不放法片,而是美國的《Medium Cool》。故事發生在芝加哥,時為1968年。這是美國歷史重要的一年:連串的反戰示威、種族衡突、馬丁路德金及羅拔甘迺迪先後遇刺。影片的主角John為電視台新聞記者,擅長捕捉示威的衝突及暴力場面見稱,一天他發現電視台與聯邦調查局串通,以新聞片材料來遞捕可疑份子,不久後John即被電視台借故辭退。四十年後重看《Medium Cool》,電影把戲劇及真實影像故意混雜依然震撼;影片也觸及了媒體的功能及道德議題(電影開始不久幾個攝影師的攀談仍有參考及討論價值)。作為六十年代一部經典影片,《Medium Cool》令人同時想起《迷幻騎士》及《假如....》。若早陣子不滿足於《戀愛心曲》(Across the Universe)寫1960s那份甜椰椰,這次是好機會。
2008/04/27
想寫影評就別讀影評
剛讀到這篇訪問,受訪者原是The Village Voice的影評人Nathan Lee,33歲,三月底給雜誌辭退了。Rotten Tomatoes前幾天登了一篇Nathan的訪問,下面是我一些合心的言論。
"One of the underlying issues in all of this is...people are losing their jobs because of economic reasons, for the most part, but also film criticism - at least mainstream print criticism - is dominated by the Baby Boom generation and older. There's almost no one my age writing on a professional level at a major outlet...."
"There are a lot of young writers who are committed to really serious cinema and write about it with a lot of passion, but also very little sense of humor, and sense of liveliness. There's this ardent righteousness to it, and this kind of old fashioned, auteurist bent to it. On the one hand you either have dry, serious cinephilia, or you have glib, snarky philistines. There seems to be no middle ground...."
"I find most film writing almost...unreadable. And the longer I write, the less of it I try to read. I think that keeps me a better writer. I'm reading all the time, but I can learn more about the movies I'm seeing this week from reading a great 19th century novel than I can from whatever XYZ critic has to say this week about whatever. I think another problem with movie writing is that it's insular, especially Internet writing. It's so narrow and insular and just about movies, and I think to be a really good writer and film critic you need a range. You need to know what's going on in painting, you need to know what's going on in music, you need to read books, and get laid, and go to restaurants, you know what I mean? A lot of movie writing is very impassioned but it's very limited, very narrow. And I think good critics can put movies into a larger cultural and social perspective."
完整訪問按此。
奉Nathan勸告,影評人Get laid喇,去餐館喇。想學寫影評的,首要條件:不讀影評。
這星期最大的失落,是在不自覺間把Rainbow Six Vegas 2打爆了。連線對打的網友都很強,我沒兩下就給打死。如果你的水準像我這麼低,不防host game我們互揪,我是fkaming。
希望《GTA 4》快些見街,以慰藉我迷失的心靈。有預言《GTA 4》首星期內會賣出6百萬套,進帳4億美元。如果預料成真,這將會是有史以來最強的娛樂商品開售。現在的紀錄保持者是Microsoft的《Halo 3》,首星期銷售額為3億美元。
《GTA 4》在香港一定要捱炒價嗎?望知情的轉告。
《GTA 4》的第一個trailer(現有四個),叫「Things will be different」,當然是語帶雙關,既說明新版不同,也道出場景換了在仿紐約的新鮮感。
"One of the underlying issues in all of this is...people are losing their jobs because of economic reasons, for the most part, but also film criticism - at least mainstream print criticism - is dominated by the Baby Boom generation and older. There's almost no one my age writing on a professional level at a major outlet...."
"There are a lot of young writers who are committed to really serious cinema and write about it with a lot of passion, but also very little sense of humor, and sense of liveliness. There's this ardent righteousness to it, and this kind of old fashioned, auteurist bent to it. On the one hand you either have dry, serious cinephilia, or you have glib, snarky philistines. There seems to be no middle ground...."
"I find most film writing almost...unreadable. And the longer I write, the less of it I try to read. I think that keeps me a better writer. I'm reading all the time, but I can learn more about the movies I'm seeing this week from reading a great 19th century novel than I can from whatever XYZ critic has to say this week about whatever. I think another problem with movie writing is that it's insular, especially Internet writing. It's so narrow and insular and just about movies, and I think to be a really good writer and film critic you need a range. You need to know what's going on in painting, you need to know what's going on in music, you need to read books, and get laid, and go to restaurants, you know what I mean? A lot of movie writing is very impassioned but it's very limited, very narrow. And I think good critics can put movies into a larger cultural and social perspective."
完整訪問按此。
奉Nathan勸告,影評人Get laid喇,去餐館喇。想學寫影評的,首要條件:不讀影評。
這星期最大的失落,是在不自覺間把Rainbow Six Vegas 2打爆了。連線對打的網友都很強,我沒兩下就給打死。如果你的水準像我這麼低,不防host game我們互揪,我是fkaming。
希望《GTA 4》快些見街,以慰藉我迷失的心靈。有預言《GTA 4》首星期內會賣出6百萬套,進帳4億美元。如果預料成真,這將會是有史以來最強的娛樂商品開售。現在的紀錄保持者是Microsoft的《Halo 3》,首星期銷售額為3億美元。
《GTA 4》在香港一定要捱炒價嗎?望知情的轉告。
《GTA 4》的第一個trailer(現有四個),叫「Things will be different」,當然是語帶雙關,既說明新版不同,也道出場景換了在仿紐約的新鮮感。
2008/04/25
愛情萬歲,天水圍日與夜
一天內先後看了《愛情萬歲》及《天水圍的日與夜》,前者是崔允信導的,後者原來他有份演。
《天水圍》太厲害了,我喜歡這部電影的所有。場景、人物、感情、都那麼舉重若輕;影片的達觀、包容、視野與率性......。許鞍華的精彩在於,《姨媽後現代生活》聚焦在上海及東北,這次《天水圍》百份百香港地道市井,公共屋村、商場及菜市場都親切得很,再顯示出許鞍華對場景應用的敏銳及到位。說真的,沒想過《天水圍日與夜》這樣委婉動人,我一面看一面不停拭淚,很想它一直放下去,不完結。
至於《愛情萬歲》,其實也不算壞吧(8-P)。不過影片的蘇豪、畫廊、蓮香樓及某些角色描繪之流於表面(如勢利的鄧健泓),比起《天水圍》那種沉著及坦訪,便是兩個不同境界。當然《愛情》的對像完全不同,不必太認真。但我好奇的是,電影公司覺得吸引觀眾的銀幕形象:不用捱世界,活在蘇豪這種小資風情的地方,日間很悠閒晚上夜夜笙歌。對藝術或理想有一份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堅持:遺憾的是,Yumiko畫廊的作品幾乎都很爛,而另一對情侶常掛在口邊的去北京讀書,其實也很虛。
Yumiko與阿星一段,怪我多心好了,有些對白及鏡頭很像奇斯洛夫斯基的《情誡》,包括阿星在街上狂跑讚「路人甲」靚仔的小節(崔允信很喜歡幕前呢),也像《情誡》的郵局少年拿著送牛奶的籃子亂跑。當然《愛情萬歲》所有戀愛的話題都是點到即止,並不可能、也犯不著跟《情誡》一樣那麼挖心掏肺。
《愛情萬歲》也許需要更好的casting,有些偶像唱歌不怎麼樣、原來演戲也平平(許願也一點都不好看)。不過演戲壞又如何?反正街頭巷尾總有fans為他們尖叫。五年後,《愛情萬歲》這幫人到底誰還會在圈中混?五年後是不是將有另一批瘦骨嶙峋、濃裝艷抹的萬人迷接班高呼「愛情萬歲」?今天這三對情侶,誰是誰對我已經沒有關係了。
不知怎的,《愛情》竟然令我想起好多年前的《愛情Amoeba》......
《天水圍》太厲害了,我喜歡這部電影的所有。場景、人物、感情、都那麼舉重若輕;影片的達觀、包容、視野與率性......。許鞍華的精彩在於,《姨媽後現代生活》聚焦在上海及東北,這次《天水圍》百份百香港地道市井,公共屋村、商場及菜市場都親切得很,再顯示出許鞍華對場景應用的敏銳及到位。說真的,沒想過《天水圍日與夜》這樣委婉動人,我一面看一面不停拭淚,很想它一直放下去,不完結。
至於《愛情萬歲》,其實也不算壞吧(8-P)。不過影片的蘇豪、畫廊、蓮香樓及某些角色描繪之流於表面(如勢利的鄧健泓),比起《天水圍》那種沉著及坦訪,便是兩個不同境界。當然《愛情》的對像完全不同,不必太認真。但我好奇的是,電影公司覺得吸引觀眾的銀幕形象:不用捱世界,活在蘇豪這種小資風情的地方,日間很悠閒晚上夜夜笙歌。對藝術或理想有一份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堅持:遺憾的是,Yumiko畫廊的作品幾乎都很爛,而另一對情侶常掛在口邊的去北京讀書,其實也很虛。
Yumiko與阿星一段,怪我多心好了,有些對白及鏡頭很像奇斯洛夫斯基的《情誡》,包括阿星在街上狂跑讚「路人甲」靚仔的小節(崔允信很喜歡幕前呢),也像《情誡》的郵局少年拿著送牛奶的籃子亂跑。當然《愛情萬歲》所有戀愛的話題都是點到即止,並不可能、也犯不著跟《情誡》一樣那麼挖心掏肺。
《愛情萬歲》也許需要更好的casting,有些偶像唱歌不怎麼樣、原來演戲也平平(許願也一點都不好看)。不過演戲壞又如何?反正街頭巷尾總有fans為他們尖叫。五年後,《愛情萬歲》這幫人到底誰還會在圈中混?五年後是不是將有另一批瘦骨嶙峋、濃裝艷抹的萬人迷接班高呼「愛情萬歲」?今天這三對情侶,誰是誰對我已經沒有關係了。
不知怎的,《愛情》竟然令我想起好多年前的《愛情Amoeba》......
2008/04/22
應用傳統繪畫光線...
Peter Greenaway的《林布蘭的夜巡》以電影呈現巴洛克繪畫的光線手法,並打趣說電影在十七世紀中葉已發明,年份是《夜巡》的1642年。
除了Rembrandt,Greenaway還提及另外三位畫家,其中一個是義大利的Caravaggio。看官記不記得1986年Derek Jarman以這畫家為題的影片?影片不少光暗場面同樣用了繪畫的風格,以電影燈光模倣Caravaggio的作品,用菲林紀錄下來。
這種光暗的處理,稱為Chiaroscuro。往往是光暗對比極強,非常人工化,猶如舞台射燈,把戲劇性的一刻凝固下來。
這兩天讀blog才知道,德國有個類似的攝影項目,同樣把Chiaroscuro古為今用。攝影師的想法,是這種油畫技巧在十七及十八世紀為了侍奉精英或權貴,她希望在今天(項目由1995年開始),以攝影把它轉化為更民主、classless的概念。攝影師的名字叫Angelika Rinnhofer,這是她的網頁,她的Blog。
提起Greenaway,上次我問他,有沒有人向他提過Wes Anderson的影片?我覺得其空間運用跟Greenaway九十年代作品頗異曲同工,Greenaway說沒有。他對電影是徹頭徹尾的不聞不問。
Youtube找到Derek Jarman完整的《Caravaggio》,不過要分12小節來看。
除了Rembrandt,Greenaway還提及另外三位畫家,其中一個是義大利的Caravaggio。看官記不記得1986年Derek Jarman以這畫家為題的影片?影片不少光暗場面同樣用了繪畫的風格,以電影燈光模倣Caravaggio的作品,用菲林紀錄下來。
這種光暗的處理,稱為Chiaroscuro。往往是光暗對比極強,非常人工化,猶如舞台射燈,把戲劇性的一刻凝固下來。
這兩天讀blog才知道,德國有個類似的攝影項目,同樣把Chiaroscuro古為今用。攝影師的想法,是這種油畫技巧在十七及十八世紀為了侍奉精英或權貴,她希望在今天(項目由1995年開始),以攝影把它轉化為更民主、classless的概念。攝影師的名字叫Angelika Rinnhofer,這是她的網頁,她的Blog。
提起Greenaway,上次我問他,有沒有人向他提過Wes Anderson的影片?我覺得其空間運用跟Greenaway九十年代作品頗異曲同工,Greenaway說沒有。他對電影是徹頭徹尾的不聞不問。
Youtube找到Derek Jarman完整的《Caravaggio》,不過要分12小節來看。
2008/04/20
推介:Bordwell採訪Martin Chappell
David Bordwell離開了香港後,陸續發表在香港的見聞日誌。剛剛讀到了一篇他訪問「銀河影像」的聲音剪接師Martin Chappell的文章,喜歡杜琪峰影片的朋友一定要仔細讀讀。
Observation on film art and FILM ART: The boy in the Black Hole
Martin在訪問中提及他工作的習慣(如他外出必帶備mp3錄音機),杜琪峰對聲音的要求。他也舉了兩部電影做例,一是《槍火》經典的商場槍戰,Martin為五個保鑣設計五種不同的槍聲,各有代表。另一部是我們尚沒機會看到的《文雀》,一幕在天台,任達華、林家棟及林熙蕾的群戲,Martin介紹他如何設計聲音效果,Bordwell用他最擅長的分鏡來說明。
除此以外,訪問中也提到《PTU》的兩個場面。
跟荷里活的規模比較,Martin的設備小巫見大巫。但他的setup也帶來很大的靈活性,有時比最昂貴的組合還要好。文中Martin提到《In the Blink of an Eye: A Perspective on Film Editing》,是影像及聲音剪接師Walter Murch的著作(名作包括《現代啟示錄》),他說這本書教曉他主觀地應用聲音。
Observation on film art and FILM ART: The boy in the Black Hole
Martin在訪問中提及他工作的習慣(如他外出必帶備mp3錄音機),杜琪峰對聲音的要求。他也舉了兩部電影做例,一是《槍火》經典的商場槍戰,Martin為五個保鑣設計五種不同的槍聲,各有代表。另一部是我們尚沒機會看到的《文雀》,一幕在天台,任達華、林家棟及林熙蕾的群戲,Martin介紹他如何設計聲音效果,Bordwell用他最擅長的分鏡來說明。
除此以外,訪問中也提到《PTU》的兩個場面。
跟荷里活的規模比較,Martin的設備小巫見大巫。但他的setup也帶來很大的靈活性,有時比最昂貴的組合還要好。文中Martin提到《In the Blink of an Eye: A Perspective on Film Editing》,是影像及聲音剪接師Walter Murch的著作(名作包括《現代啟示錄》),他說這本書教曉他主觀地應用聲音。
2008/04/19
幻想《夜行悍探》ending...
《夜行悍探》(Street Kings)的故事不說了,但奇洛李維斯(Keanu Reeves)演的Tom Ludlow是個好警察沒甚麼好隱瞞。影片接近尾聲,Tom被兩個惡棍抓去(下圖),扣上手銬,準備送去行刑。在車上,Tom小心奕奕從牛仔褲袋拿出鑰匙,自行鬆縛,掙扎逃生。車內頓時一片混亂,車子在公路失控四竄。眼見車禍就要發生、好人逃出生天。怎料車子一撞急停,三人都沒大礙。惡棍向Tom重拳一擊,畫面black out,Tom昏倒過去。
Tom醒來過,手腳被縛得更緊,他快被槍殺及埋葬。這下子應該沒有話說?一個被五花大綁的好人 vs 兩個持槍惡棍。我以為會看到「好人沒好報」的結局,但很快便知道自己想多了。神通廣大的Tom總有辦法反敗為勝,電影還是邪不能勝正。如果影片的結局是犯人逃之夭夭,也許令《夜行悍探》不那麼平庸。
為甚麼不呢?《夜行悍探》的故事本來就局中有局,連善戰精明的Tom都一直被蒙在鼓裡。叫Tom一人力挑龐大的警隊非法運作,本來就沒有說服力。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竟然是Tom解決所有問題後,面向朝陽,曙光乍現,是很生硬的光明尾巴。
我幻想更好看的《夜行悍探》ending,是Tom走不掉(反正已給他一次機會了),被兩個惡棍一槍打爆頭。臨終前惡棍打從良心的一句叮囑(像《黑社會二以和為貴》的古天樂活捉臥底警察,執行家法前的說話):「第二世帶眼行路喇。」之後頭也不回,從容離開。電影end credits。觀眾失落,心翳不舒服,不過印象一定更深。
我永遠不明白的是,英雄電影的惡棍抓了好人,為甚麼不先挑斷他的手筋腳筋,刺盲雙目,或攻其要害,使他痛不欲生,失去反抗能力。惡棍總是蠢鈍,廢話太多,前戲太長,永遠給好人反敗為勝的機會,一切都太意料之內。
上圖是《夜行》的海報,像不像暴力game《Grand Theft Auto》的設計?
最新消息是,《夜行悍探》準備要拍前傳,詳見此頁。
Tom醒來過,手腳被縛得更緊,他快被槍殺及埋葬。這下子應該沒有話說?一個被五花大綁的好人 vs 兩個持槍惡棍。我以為會看到「好人沒好報」的結局,但很快便知道自己想多了。神通廣大的Tom總有辦法反敗為勝,電影還是邪不能勝正。如果影片的結局是犯人逃之夭夭,也許令《夜行悍探》不那麼平庸。
為甚麼不呢?《夜行悍探》的故事本來就局中有局,連善戰精明的Tom都一直被蒙在鼓裡。叫Tom一人力挑龐大的警隊非法運作,本來就沒有說服力。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竟然是Tom解決所有問題後,面向朝陽,曙光乍現,是很生硬的光明尾巴。
我幻想更好看的《夜行悍探》ending,是Tom走不掉(反正已給他一次機會了),被兩個惡棍一槍打爆頭。臨終前惡棍打從良心的一句叮囑(像《黑社會二以和為貴》的古天樂活捉臥底警察,執行家法前的說話):「第二世帶眼行路喇。」之後頭也不回,從容離開。電影end credits。觀眾失落,心翳不舒服,不過印象一定更深。
我永遠不明白的是,英雄電影的惡棍抓了好人,為甚麼不先挑斷他的手筋腳筋,刺盲雙目,或攻其要害,使他痛不欲生,失去反抗能力。惡棍總是蠢鈍,廢話太多,前戲太長,永遠給好人反敗為勝的機會,一切都太意料之內。
上圖是《夜行》的海報,像不像暴力game《Grand Theft Auto》的設計?
最新消息是,《夜行悍探》準備要拍前傳,詳見此頁。
2008/04/17
《無限春光在險峰》DVD終問世
Warning:勿買此版,德國Amazon誤導用家。詳見DVDBeaver的Review。
4月17日,安東尼奧尼1975年的《無限春光在險峰》(Zabriskie Point)首度發行德國版DVD。
影迷哥頓說,幾年前俄版曾面世,不過是1x1.33的全屏版,而影片的1x2.35銀幕比例,須配合anamorphic DVD才像話(現這德版的網上資料顯示為16:9,不肯定其aspect ratio是不是百分百正確)。﹣﹣坊間仍有少量Letterbox的LD,算是沒辦法之中的辦法;全屏版則不能接受,因為距離原片的構圖太遠了。
於是,《無限》變成安東尼奧尼繼《The Passenger》後,另一個聽多過看的rare title。《Passenger》推出了,再到現在的《無限》,都是DVD開到荼蘼之時,才珊珊來遲的標清版本。
安東尼奧尼的rare title,還包括與《無限》同年的紀錄片《中國》。安東尼奧尼受中國邀請拍攝,正值文革時期,完成後安東尼奧尼及影片都被中共狂批。《中國》在大陸一直是禁片,直至2004年才第一次在北京放映。我在十多年前在藝術中心第一次看到,此後一直依靠網上流傳的RMVB檔案,最近在D版市場發現意大利版DVD的縱跡,一部罕見的紀錄片終於重見天日。
安東尼奧尼的《春光乍洩》(Blow Up)不算rare。我總是說,這些年來從VHS到LD到DVD,一直追看《春光乍洩》的不同版本。定格、慢鏡、重看、定格、慢鏡、重看......,總是找不到傳說中的半秒露毛鏡頭。(後來我在DVDBeaver這個比較知道原因了)我還一直以為,要到高清版的《春光乍洩》才能看到真正的乍洩。
《無限春光在險峰》德版資料頁。
UPDATE: My God, 德國Amazon的網頁放了流料,《無限》德版竟然是4:3全屏版!!請見DVDBeaver的Review。
4月17日,安東尼奧尼1975年的《無限春光在險峰》(Zabriskie Point)首度發行德國版DVD。
影迷哥頓說,幾年前俄版曾面世,不過是1x1.33的全屏版,而影片的1x2.35銀幕比例,須配合anamorphic DVD才像話(現這德版的網上資料顯示為16:9,不肯定其aspect ratio是不是百分百正確)。﹣﹣坊間仍有少量Letterbox的LD,算是沒辦法之中的辦法;全屏版則不能接受,因為距離原片的構圖太遠了。
於是,《無限》變成安東尼奧尼繼《The Passenger》後,另一個聽多過看的rare title。《Passenger》推出了,再到現在的《無限》,都是DVD開到荼蘼之時,才珊珊來遲的標清版本。
安東尼奧尼的rare title,還包括與《無限》同年的紀錄片《中國》。安東尼奧尼受中國邀請拍攝,正值文革時期,完成後安東尼奧尼及影片都被中共狂批。《中國》在大陸一直是禁片,直至2004年才第一次在北京放映。我在十多年前在藝術中心第一次看到,此後一直依靠網上流傳的RMVB檔案,最近在D版市場發現意大利版DVD的縱跡,一部罕見的紀錄片終於重見天日。
安東尼奧尼的《春光乍洩》(Blow Up)不算rare。我總是說,這些年來從VHS到LD到DVD,一直追看《春光乍洩》的不同版本。定格、慢鏡、重看、定格、慢鏡、重看......,總是找不到傳說中的半秒露毛鏡頭。(後來我在DVDBeaver這個比較知道原因了)我還一直以為,要到高清版的《春光乍洩》才能看到真正的乍洩。
《無限春光在險峰》德版資料頁。
UPDATE: My God, 德國Amazon的網頁放了流料,《無限》德版竟然是4:3全屏版!!請見DVDBeaver的Review。
2008/04/15
占士甸12寸figure
在旺角的兆萬看到新的James Dean 12" figure,同期還有Marlon Brando在《The Wild One》的造型產品。
至於James Dean,則是1956年中《巨人》的牛郎look。
為甚麼不選更經典的紅jacket《阿飛正傳》(Rebel Without a Cause)形象?大抵因為2004年Eric So做了一款James Dean figure(下圖),穿厚身大衣的,但同時附上紅外套及牛仔褲,可為公仔替換,化身為《阿》片中的Jim Stark。
其實Hot Toys一系列的電影figures,我都十分喜歡。不過價錢不便宜,像這個James Dean訂購價便要$750,比正式發售時省30元。對了,現在仍是訂購階段,尚沒現貨供應。
連結Hot Toys的網頁,有更齊全的資料,也可見其他產品。
電影人物figure,有很多都是曇花一現的珍品。好像下面這個《閃靈》的Jack Nicholson,據說在日本發售,限定只100個,一天內一迅間就買光了。
夢想是,搜羅天下電影人物figures,放入飾櫃像玩具店一樣陳示。美化家居,偶爾把玩,為電影經典人物更換姿勢,拍拍沙龍,豈不快哉?
至於James Dean,則是1956年中《巨人》的牛郎look。
為甚麼不選更經典的紅jacket《阿飛正傳》(Rebel Without a Cause)形象?大抵因為2004年Eric So做了一款James Dean figure(下圖),穿厚身大衣的,但同時附上紅外套及牛仔褲,可為公仔替換,化身為《阿》片中的Jim Stark。
其實Hot Toys一系列的電影figures,我都十分喜歡。不過價錢不便宜,像這個James Dean訂購價便要$750,比正式發售時省30元。對了,現在仍是訂購階段,尚沒現貨供應。
連結Hot Toys的網頁,有更齊全的資料,也可見其他產品。
電影人物figure,有很多都是曇花一現的珍品。好像下面這個《閃靈》的Jack Nicholson,據說在日本發售,限定只100個,一天內一迅間就買光了。
夢想是,搜羅天下電影人物figures,放入飾櫃像玩具店一樣陳示。美化家居,偶爾把玩,為電影經典人物更換姿勢,拍拍沙龍,豈不快哉?
2008/04/13
Incredible Godard Box Set!!
國內同胞繼安哲羅普洛斯、英瑪褒曼、木下惠介、敕使河原宏、法斯賓達、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阿倫雷奈......後,又一傾國傾城、感人肺腑的精心力作。
「Two Thumbs Up!」、「A Must Own!」、「這合集令我熱淚盈眶...」、「可能係二十一世紀(既08年4月)最重要的DVD出版!」......
參見片目的照片,有些片名出現兩次的,另一只為花絮碟。49片都是「D5」,部份應由Criterion版本的「D9」一開二而來。再附加一片高達電影音樂的CD。
由1960年《斷了氣》問始,到2004年的《Notre musique》,超過40套長片及短片。長片中,好像只遺漏了1987年《李爾王》,短片欠的固然更多,錄像就不消提了。
把消息發給DVDBeaver的Gary,他即時的反應是「Amazing - most likely a bootleg but so many titles..,」。哈哈,影迷看見怎不膛目結舌?這麼完備、這種價錢只會在中國大陸發生。
當然,部片影片若不屬英美版,其到位的中文字幕翻譯,將會是這個Boxset的最大考驗。
這結集題為「為所欲為的反思者﹣新浪潮電影大師,讓﹣呂克.戈達爾」。製作這合輯的好朋友,購買收藏的我們,何嘗不是為所欲為!
「Two Thumbs Up!」、「A Must Own!」、「這合集令我熱淚盈眶...」、「可能係二十一世紀(既08年4月)最重要的DVD出版!」......
參見片目的照片,有些片名出現兩次的,另一只為花絮碟。49片都是「D5」,部份應由Criterion版本的「D9」一開二而來。再附加一片高達電影音樂的CD。
由1960年《斷了氣》問始,到2004年的《Notre musique》,超過40套長片及短片。長片中,好像只遺漏了1987年《李爾王》,短片欠的固然更多,錄像就不消提了。
把消息發給DVDBeaver的Gary,他即時的反應是「Amazing - most likely a bootleg but so many titles..,」。哈哈,影迷看見怎不膛目結舌?這麼完備、這種價錢只會在中國大陸發生。
當然,部片影片若不屬英美版,其到位的中文字幕翻譯,將會是這個Boxset的最大考驗。
這結集題為「為所欲為的反思者﹣新浪潮電影大師,讓﹣呂克.戈達爾」。製作這合輯的好朋友,購買收藏的我們,何嘗不是為所欲為!
2008/04/12
《戰火逃城》以一抵五
昨天才看《戰火逃城》(Escape from Huang Shi)。對了,這部電影叫《黃石的孩子》更恰當。
說1937,說南京大逃殺,都是英美角色的觀點,且想不到篇幅原來這麼少,還算有個戰爭片的開頭吧。電影很快把主角George Hogg安排到黃石,教他面對一幫小孩,看他怎樣由放棄到堅持。這裡,影片有點像《To Sir with Love》那種頑石點頭的教學電影。後來Hogg帶著學生長征,則像《天劫餘生》(Alive)歌頌堅忍及有志竟成。影片的最後黃石孩子老了接受訪問,談及老師恩人Hogg,則讓我想起了《舒特拉的名單》。
哈,怎會死錯人呢?一部電影收四部影片之效,《戰火逃城》的心思我們不難看見。另外,兩個佔戲最重的香港演員,周潤發及楊紫瓊的角色,英語非常流利,發哥的幽默感及放浪不羈、才情兼具像美國電影中閱歷豐富的浪漫英雄;楊紫瓊的自信與氣派,一副獨立女性持家有道,對感情事亦能放能收,一副獨立女性的型格。說穿了,《戰火逃城》四個角色的四個視點,其實都很切合西方觀眾的口胃。
我是專誠看Radha Mitchell。當初對《戰火》不為意,後來偶爾看到劇照才知有Mitchell。說實話,憑劇照我期望她跟發哥有更多愛情戲,看完後頗失望。上網查找才知有些接吻場合給刪了。看到了嗎?即使是高大這麼有魅力的周潤發(他兩鬢微白的短髮look酷斃了,令我有即時剪髮的衝動),跟美國女明星親嘴還是多餘的(我不說「禁忌」好了),床戲更是免問。
不過為了Radha Mitchell還是不枉的。她國語雖說得不好,作為戰場的護士太也是太美(金髮美女在那個年代在中國隨處闖蕩是不是有些那個?),但她的野外裝扮包括她的背囊煞是漂亮(是的,我想到野外產品廣告,也想買她那款小包);她穿起中國衣服,闊袍鬆身是另一種飄逸美,十分exotic。單看她坐在丹山寺廟的憑欄上看著George Hogg泡咖啡,言笑晏晏的鏡頭,整個電影都得加分。﹣﹣噢對不起,差點忘了,電影最初還是關於南京大逃殺的......
對了,提起丹山,那又像不像夢中的香格里拉?或許Frank Capra的《Lost Horizon》(跟《戰火逃城》的故事背景同年,《Lost》拍於1937)是《戰》片暗藏的第五部註腳電影。
說1937,說南京大逃殺,都是英美角色的觀點,且想不到篇幅原來這麼少,還算有個戰爭片的開頭吧。電影很快把主角George Hogg安排到黃石,教他面對一幫小孩,看他怎樣由放棄到堅持。這裡,影片有點像《To Sir with Love》那種頑石點頭的教學電影。後來Hogg帶著學生長征,則像《天劫餘生》(Alive)歌頌堅忍及有志竟成。影片的最後黃石孩子老了接受訪問,談及老師恩人Hogg,則讓我想起了《舒特拉的名單》。
哈,怎會死錯人呢?一部電影收四部影片之效,《戰火逃城》的心思我們不難看見。另外,兩個佔戲最重的香港演員,周潤發及楊紫瓊的角色,英語非常流利,發哥的幽默感及放浪不羈、才情兼具像美國電影中閱歷豐富的浪漫英雄;楊紫瓊的自信與氣派,一副獨立女性持家有道,對感情事亦能放能收,一副獨立女性的型格。說穿了,《戰火逃城》四個角色的四個視點,其實都很切合西方觀眾的口胃。
我是專誠看Radha Mitchell。當初對《戰火》不為意,後來偶爾看到劇照才知有Mitchell。說實話,憑劇照我期望她跟發哥有更多愛情戲,看完後頗失望。上網查找才知有些接吻場合給刪了。看到了嗎?即使是高大這麼有魅力的周潤發(他兩鬢微白的短髮look酷斃了,令我有即時剪髮的衝動),跟美國女明星親嘴還是多餘的(我不說「禁忌」好了),床戲更是免問。
不過為了Radha Mitchell還是不枉的。她國語雖說得不好,作為戰場的護士太也是太美(金髮美女在那個年代在中國隨處闖蕩是不是有些那個?),但她的野外裝扮包括她的背囊煞是漂亮(是的,我想到野外產品廣告,也想買她那款小包);她穿起中國衣服,闊袍鬆身是另一種飄逸美,十分exotic。單看她坐在丹山寺廟的憑欄上看著George Hogg泡咖啡,言笑晏晏的鏡頭,整個電影都得加分。﹣﹣噢對不起,差點忘了,電影最初還是關於南京大逃殺的......
對了,提起丹山,那又像不像夢中的香格里拉?或許Frank Capra的《Lost Horizon》(跟《戰火逃城》的故事背景同年,《Lost》拍於1937)是《戰》片暗藏的第五部註腳電影。
2008/04/10
Title Sequence之死?
這個名為「aspect ratio」的電影blog,早兩天一篇名為「Death of the Title Sequence」的文章,很值得一讀。
文章初後在談論1978年《超人》的配樂,後來扯到《超人》的Title Sequence,再談及這種序幕模式漸漸在商業片中消失的現象。
關於音樂的部份,他寫的很仔細及很有說服力。我不做文抄公,但你可讀讀第三段「Listening to the music of Superman...」。John Williams作的main theme及編排總是那麼恰如其份,他這段描述教我想起同樣精彩萬分的《E.T.外星人》。《E.T.》的最後,一班少年騎單車狂衝、躲開警察追捕,到最後一刻苦無對策,E.T.把所有人領上高空,音樂令人有飛起的衝動。
關於Title Sequence,作者說現在很多人不來這套。像《No Country for Old Men》及《Michael Clayton》,打出片名後就開始電影了。不過也有例外的,如《Catch Me if You Can》以及占士邦的電影。根據作者的調查,九十年代後電影片廠怕冗長的序幕令觀眾不耐煩,寧願採用「end credit system」,在電影完結後才介紹工作人員名單。
在文章的結尾作者問網友,近年有那些深印象的title sequence。網友說了《Se7en》、《Panic Room》(都是David Fincher,後者我剛好在課堂上播放過)及Tim Burton的電影等。有人還列舉了一些title sequence的設計師,Saul Bass不消說了,除此以外尚有Pablo Ferro及Robert Dawson(Tim Burton影片的title designer)等。
然後有人列出這個網頁:Forget the Films, Watch the Titles。精彩咯,原來是一個title sequence的站。好厲害,收集了的title sequence竟然供按類別瀏覽,包括「Animations」、「Motion Graphics」、「Mixed Media」及「3D」四類!這網站提供RSS訂閱,剛上載的是《30 Days of Night》的序幕。這電影我前兩星期才看,戲很普通,倒忽略其序幕原來也有心思。
我又想到,香港電影這幾年那些扮大片的豪華製作,是不是都有不少別出心裁的title sequence?立即浮現的是《雙雄》,頗見心思但有點故弄玄虛,而且跟影片的風格不怎協調。你看港片比我多,你還想到甚麼?
文章初後在談論1978年《超人》的配樂,後來扯到《超人》的Title Sequence,再談及這種序幕模式漸漸在商業片中消失的現象。
關於音樂的部份,他寫的很仔細及很有說服力。我不做文抄公,但你可讀讀第三段「Listening to the music of Superman...」。John Williams作的main theme及編排總是那麼恰如其份,他這段描述教我想起同樣精彩萬分的《E.T.外星人》。《E.T.》的最後,一班少年騎單車狂衝、躲開警察追捕,到最後一刻苦無對策,E.T.把所有人領上高空,音樂令人有飛起的衝動。
關於Title Sequence,作者說現在很多人不來這套。像《No Country for Old Men》及《Michael Clayton》,打出片名後就開始電影了。不過也有例外的,如《Catch Me if You Can》以及占士邦的電影。根據作者的調查,九十年代後電影片廠怕冗長的序幕令觀眾不耐煩,寧願採用「end credit system」,在電影完結後才介紹工作人員名單。
在文章的結尾作者問網友,近年有那些深印象的title sequence。網友說了《Se7en》、《Panic Room》(都是David Fincher,後者我剛好在課堂上播放過)及Tim Burton的電影等。有人還列舉了一些title sequence的設計師,Saul Bass不消說了,除此以外尚有Pablo Ferro及Robert Dawson(Tim Burton影片的title designer)等。
然後有人列出這個網頁:Forget the Films, Watch the Titles。精彩咯,原來是一個title sequence的站。好厲害,收集了的title sequence竟然供按類別瀏覽,包括「Animations」、「Motion Graphics」、「Mixed Media」及「3D」四類!這網站提供RSS訂閱,剛上載的是《30 Days of Night》的序幕。這電影我前兩星期才看,戲很普通,倒忽略其序幕原來也有心思。
我又想到,香港電影這幾年那些扮大片的豪華製作,是不是都有不少別出心裁的title sequence?立即浮現的是《雙雄》,頗見心思但有點故弄玄虛,而且跟影片的風格不怎協調。你看港片比我多,你還想到甚麼?
2008/04/08
HKIFF08:《戀人路上》
要多謝影意志的Yan邀請,才看到曾翠珊這部出色的片子。
老實說,電影開始男女角吵架那幾個手搖鏡及跳接,一直到女主角蕾被街頭髮廊的女士叫停,還覺得不大對勁,感覺有點外行(哈)。但影片再演下去,越來越討好,幾個角色都演得很精彩。尤其是,蔣祖曼的蕾及大塚匡將的道治,他們那段感情,一起短暫的經歷,看大佛甚麼的,很窩心動人。
這也是為甚麼,完場後有觀眾問演員是不是職業的原因,因為他們的表現都很自然。男女主角在北京已落腳的朋友及其妻(忘記名字了),也是演出的神來之筆。看他們四人在斗室聊天,說租房子及地道小點等瑣事,令我感覺回到方育平那擅於處理演員對話,把真實與戲劇巧妙融為一體的境界。
蔣祖曼初看很面善,還以為是自己認識的鄰家女孩,細看始想起是《蝴蝶》的女主角。至於大塚,一出場在酒吧外獨自吃著羊肉串,舉手投足已經神氣極了。他那帶口音的普通話、達觀自在的性格及偶爾的警句(習慣了空氣便會飛、尋求平和...),活脫脫是影片最可愛的人物;是影片苦悶及炎熱的氣氛中,年輕情侶了無生氣的關係之間,一記清新的中和劑。《戀人路上》的三角關係不為了戲劇衝突,反而教我們看見人與人相處、自我尋索的珍貴體驗,很包容,很真也很舒服。
電影在北京取景,細膩捕捉了香港人在北京工作及生活。北京在影片中不是粗疏的「異鄉」符號,也絕不是勉強把故事放在喧鬧的奧運城市,以便對比虛空及過客的人物。曾翠珊在放映後的答問時說,自己曾在北京生活。在《戀人路上》,我們看到她對這地方的感情。那份感情也許是慢慢培育的,像蔣祖曼的角色由抗拒到漸漸適應,然後喜歡一樣。你為甚麼來北京?在這裡多久了?最想念的是甚麼?...電影的錄音來自真人真事,戲劇與現實的界線進一步模糊了。說也是的,對北京我們都不算陌生了,多少人去了又回,在不同城市穿插。你或你的朋友,又有那些在那裡生活及工作的往事?你現在最想念的,又是甚麼地方?那些人?
電影一開始時,蕾把長髮剪掉,拋棄了曲髮及成熟的味道,蛻變成另一個人。無巧不成話,《咖啡,或茶》的楊淇,頭髮同樣由長到短,八個月前後判若兩人。像希治閣的電影一樣,他們的影片都在女角的頭髮上大造文章。總的而言,都是由長到短,諸事不順,就把煩惱絲統統剪掉好了。
由《戀人路上》到《咖啡,或茶》,我看到了清純的港片。沒合拍的負累,純正的廣東話,真緻的感情,認真的作法,甚至《咖》的香港地標(輕鐵旁的大排檔、嶺大校舍...)。不賣弄花巧,不扮勁扮型(你想想看《六樓後座》的所謂年青人世界,就知道《戀》多麼珍貴)。看到後始發現,原來今天但求一部簡單悅目的港片,也這麼不容易。
《戀人路上》預告片:
老實說,電影開始男女角吵架那幾個手搖鏡及跳接,一直到女主角蕾被街頭髮廊的女士叫停,還覺得不大對勁,感覺有點外行(哈)。但影片再演下去,越來越討好,幾個角色都演得很精彩。尤其是,蔣祖曼的蕾及大塚匡將的道治,他們那段感情,一起短暫的經歷,看大佛甚麼的,很窩心動人。
這也是為甚麼,完場後有觀眾問演員是不是職業的原因,因為他們的表現都很自然。男女主角在北京已落腳的朋友及其妻(忘記名字了),也是演出的神來之筆。看他們四人在斗室聊天,說租房子及地道小點等瑣事,令我感覺回到方育平那擅於處理演員對話,把真實與戲劇巧妙融為一體的境界。
蔣祖曼初看很面善,還以為是自己認識的鄰家女孩,細看始想起是《蝴蝶》的女主角。至於大塚,一出場在酒吧外獨自吃著羊肉串,舉手投足已經神氣極了。他那帶口音的普通話、達觀自在的性格及偶爾的警句(習慣了空氣便會飛、尋求平和...),活脫脫是影片最可愛的人物;是影片苦悶及炎熱的氣氛中,年輕情侶了無生氣的關係之間,一記清新的中和劑。《戀人路上》的三角關係不為了戲劇衝突,反而教我們看見人與人相處、自我尋索的珍貴體驗,很包容,很真也很舒服。
電影在北京取景,細膩捕捉了香港人在北京工作及生活。北京在影片中不是粗疏的「異鄉」符號,也絕不是勉強把故事放在喧鬧的奧運城市,以便對比虛空及過客的人物。曾翠珊在放映後的答問時說,自己曾在北京生活。在《戀人路上》,我們看到她對這地方的感情。那份感情也許是慢慢培育的,像蔣祖曼的角色由抗拒到漸漸適應,然後喜歡一樣。你為甚麼來北京?在這裡多久了?最想念的是甚麼?...電影的錄音來自真人真事,戲劇與現實的界線進一步模糊了。說也是的,對北京我們都不算陌生了,多少人去了又回,在不同城市穿插。你或你的朋友,又有那些在那裡生活及工作的往事?你現在最想念的,又是甚麼地方?那些人?
電影一開始時,蕾把長髮剪掉,拋棄了曲髮及成熟的味道,蛻變成另一個人。無巧不成話,《咖啡,或茶》的楊淇,頭髮同樣由長到短,八個月前後判若兩人。像希治閣的電影一樣,他們的影片都在女角的頭髮上大造文章。總的而言,都是由長到短,諸事不順,就把煩惱絲統統剪掉好了。
由《戀人路上》到《咖啡,或茶》,我看到了清純的港片。沒合拍的負累,純正的廣東話,真緻的感情,認真的作法,甚至《咖》的香港地標(輕鐵旁的大排檔、嶺大校舍...)。不賣弄花巧,不扮勁扮型(你想想看《六樓後座》的所謂年青人世界,就知道《戀》多麼珍貴)。看到後始發現,原來今天但求一部簡單悅目的港片,也這麼不容易。
《戀人路上》預告片:
2008/04/06
甚麼都是電影...
書名很好:《Everything is Cinema》。副題是「尚盧.高達的工作生活」(The Working Life of Jean-Luc Godard),將在今年康城影展前一天(5月13日)出版。
作者是Richard Brody,是《紐約客》的影評人及編輯,也是獨立片導演。
書的簡介頁這樣描述:"Richard Brody has amassed hundreds of interviews to demystify the elusive director and his work. Paying as much attention to Godard’s technical inventions as to the political forces of the postwar world, Brody traces an arc from the director’s early critical writing, through his popular success with Breathless, to the grand vision of his later years. He vividly depicts Godard’s wealthy conservative family, his fluid politics, and his tumultuous dealings with women and fellow New Wave filmmakers."
我是讀網誌「GreenCine Daily」知道這本書的。裡面還提到今期《紐約客》Brody有篇《Auteur Wars》的文章,可惜沒有網上版,只見摘要。文章交代了新浪潮兩個最著名導演高達及杜魯福的「恩怨情仇」。他們由新浪潮開始一直很要好,直至六十年代,高達離棄電影,也跟其他新浪潮導演疏離。其中一件關於兩人不和的事,是1973年高達向Jean-Pierre Leaud(《四百擊》的男主角)借錢,令杜魯福很憤怒。
看不到《Auteur Wars》一文,但《紐約客》網連結了Brody一個短訪,提到他為了《Everything is Cinema》到瑞士採訪70多歲高達,當時他正在製作《愛之頌》(In Praise of Love,2001年)(香港曾公映)。Brody看見他工作間一室都是器材,電視上播映著的是法國網球公開賽。原來,高達是個標準網球迷。
像不像Stanley Kubrick歸隱英國,仍有朋友為他寄上美國電視的錄影帶,讓他可以看到《The Simpsons》及其他節目?
作者是Richard Brody,是《紐約客》的影評人及編輯,也是獨立片導演。
書的簡介頁這樣描述:"Richard Brody has amassed hundreds of interviews to demystify the elusive director and his work. Paying as much attention to Godard’s technical inventions as to the political forces of the postwar world, Brody traces an arc from the director’s early critical writing, through his popular success with Breathless, to the grand vision of his later years. He vividly depicts Godard’s wealthy conservative family, his fluid politics, and his tumultuous dealings with women and fellow New Wave filmmakers."
我是讀網誌「GreenCine Daily」知道這本書的。裡面還提到今期《紐約客》Brody有篇《Auteur Wars》的文章,可惜沒有網上版,只見摘要。文章交代了新浪潮兩個最著名導演高達及杜魯福的「恩怨情仇」。他們由新浪潮開始一直很要好,直至六十年代,高達離棄電影,也跟其他新浪潮導演疏離。其中一件關於兩人不和的事,是1973年高達向Jean-Pierre Leaud(《四百擊》的男主角)借錢,令杜魯福很憤怒。
上圖:另一版本封面?
看不到《Auteur Wars》一文,但《紐約客》網連結了Brody一個短訪,提到他為了《Everything is Cinema》到瑞士採訪70多歲高達,當時他正在製作《愛之頌》(In Praise of Love,2001年)(香港曾公映)。Brody看見他工作間一室都是器材,電視上播映著的是法國網球公開賽。原來,高達是個標準網球迷。
像不像Stanley Kubrick歸隱英國,仍有朋友為他寄上美國電視的錄影帶,讓他可以看到《The Simpsons》及其他節目?
2008/04/02
HKIFF08:與導演聊聊天...
突然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連續兩天訪問著名導演。
當然也因為電影節。星期二跟Bela Tarr談了一句鐘,同行還有在富德樓開班講Tarr電影的Born。然後,星期三再訪問Peter Greenaway。我的天,Greenaway的電影由大學一直看到現在,做夢也沒想過有天會跟他聊。印象中他也不大出席電影節的(?),過去幾年電影節都不見他。
事件還有些湊巧。2000年曾為藝穗會主持一節Greenaway的座談,介紹他的電影及繪畫。這天的訪問開始時,我跟Greenaway談起2000年那活動,並把當天的ppt給他看看。他說我倒做過功課,裡面有些繪畫連他自己也沒見多年了。
Greenaway說電影已死,他早已不看電影。說對上一次買票入場,是大衛連治的《藍色夜合花》。Wow,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
至於Tarr,兩年前電影節辦的Tarr回顧展,有個小型座談會。座談會由Angela、Brian及我負責。當天我試從匈牙利電影歷史去談Tarr的創作土壤,筆記一直保存,這次預備訪問時也參考過。
我把今期《Sight and Sound》轉送給Tarr,因裡頭有他的短訪,他談匈牙利導演楊素(Jancso)。訪問中我們也提到楊素,他仍是讚不絕口。另外我帶了一些美莎露斯(Meszaros)的DVD過去,Tarr看見,說美莎露斯跟楊素不能同日而語。
Tarr及Greenaway兩個導演,一個粗糙,一個雅緻(Greenaway那口英語,鏗鏘跌宕,令人如沐春風)。性格及關懷各有不同,電影作品也完全是不同的世界。Tarr其實只有52歲,樣子看起來很滄桑,質感很像他自己的電影;Greenaway快66歲(過幾天就是他的生日),外表卻比較年輕,貼身西裝,頭髮梳得熨貼,一絲不苟。
這些Tarr訪問的黑白照,是Born當天拍的,很有Tarr影片的味道(Born故意用手動菲林機)。訪問完後,我跟Born聊了很久。他說是港大畢業的,也住過宿舍。我覺得他不像港大人,也覺得他當年一定不conform、不合群。他說:「不像港大人,這算是compliment吧。」說罷,我們仰天長「笑」!
Born除了開班介紹大師,也在blog寫電影及建築。那篇談漢尼卡的《偷拍》很精彩呀。早些讀到,上星期在資料館講《偷拍》,便多一份參考資料。
當然也因為電影節。星期二跟Bela Tarr談了一句鐘,同行還有在富德樓開班講Tarr電影的Born。然後,星期三再訪問Peter Greenaway。我的天,Greenaway的電影由大學一直看到現在,做夢也沒想過有天會跟他聊。印象中他也不大出席電影節的(?),過去幾年電影節都不見他。
事件還有些湊巧。2000年曾為藝穗會主持一節Greenaway的座談,介紹他的電影及繪畫。這天的訪問開始時,我跟Greenaway談起2000年那活動,並把當天的ppt給他看看。他說我倒做過功課,裡面有些繪畫連他自己也沒見多年了。
Greenaway說電影已死,他早已不看電影。說對上一次買票入場,是大衛連治的《藍色夜合花》。Wow,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
至於Tarr,兩年前電影節辦的Tarr回顧展,有個小型座談會。座談會由Angela、Brian及我負責。當天我試從匈牙利電影歷史去談Tarr的創作土壤,筆記一直保存,這次預備訪問時也參考過。
我把今期《Sight and Sound》轉送給Tarr,因裡頭有他的短訪,他談匈牙利導演楊素(Jancso)。訪問中我們也提到楊素,他仍是讚不絕口。另外我帶了一些美莎露斯(Meszaros)的DVD過去,Tarr看見,說美莎露斯跟楊素不能同日而語。
Tarr及Greenaway兩個導演,一個粗糙,一個雅緻(Greenaway那口英語,鏗鏘跌宕,令人如沐春風)。性格及關懷各有不同,電影作品也完全是不同的世界。Tarr其實只有52歲,樣子看起來很滄桑,質感很像他自己的電影;Greenaway快66歲(過幾天就是他的生日),外表卻比較年輕,貼身西裝,頭髮梳得熨貼,一絲不苟。
這些Tarr訪問的黑白照,是Born當天拍的,很有Tarr影片的味道(Born故意用手動菲林機)。訪問完後,我跟Born聊了很久。他說是港大畢業的,也住過宿舍。我覺得他不像港大人,也覺得他當年一定不conform、不合群。他說:「不像港大人,這算是compliment吧。」說罷,我們仰天長「笑」!
Born除了開班介紹大師,也在blog寫電影及建築。那篇談漢尼卡的《偷拍》很精彩呀。早些讀到,上星期在資料館講《偷拍》,便多一份參考資料。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