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20 Sunday 2-5pm Broadway Cinematheque
《Cinemania》
dir: Angela Christlieb, Stephen Kijak
2002 Germany/USA 83 mins English with no subtitle
簡介:電影節過去了,不用再連日趕場,有沒有一些失落?你是個「影癡」嗎?你身邊有沒有自詡「影癡」者?「影癡」有甚麼特徵?這部2002年的紀錄片,採訪幾個紐約的瘋狂影癡,看看他們「除了電影還是電影」的生活。一天五場,年中無休,不戀愛、沒家庭。他們住的地方,都放滿電影收藏品:戲票、書籍、紀念品、原聲大碟......。開門七件事幾乎都跟電影有關係。他們不正常嗎?影評人Roger Ebert說得好:「不眠不休看電影,怎也比整天打高爾夫、打電玩及賭博make sense。」(呵呵,看到他把甚麼歸作同類?真得我心。)除了八卦影癡生活,這次我們也可談談甚麼才是「正常人」。參見鄙人《明報》3月23日文《生命是用電影煉成的》。
2008/03/30
HKIFF08:《倫敦來客》(The Man from London)
Bela Tarr的《The Man from London》,去年錯過了,前天補回。還有另一場,幾天後在文化中心放映,屆時導演將與觀眾見面。不知道,是不是Tarr第一次來香港。
《The Man from London》以法語為主,而且還有Tilda Swinton,但還是一貫的Tarr:黑白攝影的長鏡頭。鏡頭總是不慌不忙,從這到那,由一隻杯子或兩個桌球的特寫開始,在室內轉了幾轉,角色說了大段對白,最後停在某角色的臉上。他的長鏡頭,沒有楊素(Jancso)那麼鬼匠神工,而且不算賣弄,早已自成一格。
整部電影130分鐘,就只有約三十個鏡頭,平均4分多鐘才剪一次。
Tarr的世界還是那樣。電影在法國拍攝,但時、地觀眾不會很清楚(一點都不當代),反正跟他在匈牙利取景的作品沒兩樣,很Tarr就是了。我期待看到的Swinton,說法語,但卻是後期配音的。憑口型推斷,她演出時應說英語。她在片首credit排行第二,但在影片只出現了兩場,都是跟丈夫Maloin的對手戲,一直呆在簡陋陳舊的屋子內(Maloin工作則在高處,同時佻望火車離站及船隻泊岸)。Swinton個子真高,比丈夫及女兒兩角色都要高。
看電影時,我坐在前排不知,完場後David跟我說不少人中途離席了。是不是受了訂票冊子的生花妙筆所害(我至今仍沒讀看那段簡介),入場後太吃不消影片的緩慢節奏?別人經驗不知,自己這兩三年看Tarr,有時是熬出來的趣味。
Bela Tarr的吸引力其實不弱,科學館這場放映門票一早售馨(雖然入座總是只有七成),我這個臨場買票的人,還是左撲右撲才弄到票。兩年前同是HKIFF搞的Bela Tarr回顧,七小時的《撒旦探戈》兩場滿座後再加場。有機會見到Tarr,我第一件要跟他說說《撤》片如何受香港的影迷厚愛。
電影最後一句對白,inspector對Maloin說:「回家去,忘記這件事吧。」看《The Man from London》,是不是也只一場夢?夢發完了,走出科學館或文化中心,回到熙來攘往、節奏急速的尖沙咀。想起影片那粗糙黝黑的風格化世界,角色滄桑的臉孔、沉著的性子,會不會覺得現實與電影的差異特大而錯愕?Bela Tarr的長鏡頭世界,沒有都市人那些科技及手機煩擾;連影片的襯底音樂,都是手風琴奏出的低沉調子,非常low profile。
《The Man from London》以法語為主,而且還有Tilda Swinton,但還是一貫的Tarr:黑白攝影的長鏡頭。鏡頭總是不慌不忙,從這到那,由一隻杯子或兩個桌球的特寫開始,在室內轉了幾轉,角色說了大段對白,最後停在某角色的臉上。他的長鏡頭,沒有楊素(Jancso)那麼鬼匠神工,而且不算賣弄,早已自成一格。
整部電影130分鐘,就只有約三十個鏡頭,平均4分多鐘才剪一次。
Tarr的世界還是那樣。電影在法國拍攝,但時、地觀眾不會很清楚(一點都不當代),反正跟他在匈牙利取景的作品沒兩樣,很Tarr就是了。我期待看到的Swinton,說法語,但卻是後期配音的。憑口型推斷,她演出時應說英語。她在片首credit排行第二,但在影片只出現了兩場,都是跟丈夫Maloin的對手戲,一直呆在簡陋陳舊的屋子內(Maloin工作則在高處,同時佻望火車離站及船隻泊岸)。Swinton個子真高,比丈夫及女兒兩角色都要高。
看電影時,我坐在前排不知,完場後David跟我說不少人中途離席了。是不是受了訂票冊子的生花妙筆所害(我至今仍沒讀看那段簡介),入場後太吃不消影片的緩慢節奏?別人經驗不知,自己這兩三年看Tarr,有時是熬出來的趣味。
Bela Tarr的吸引力其實不弱,科學館這場放映門票一早售馨(雖然入座總是只有七成),我這個臨場買票的人,還是左撲右撲才弄到票。兩年前同是HKIFF搞的Bela Tarr回顧,七小時的《撒旦探戈》兩場滿座後再加場。有機會見到Tarr,我第一件要跟他說說《撤》片如何受香港的影迷厚愛。
電影最後一句對白,inspector對Maloin說:「回家去,忘記這件事吧。」看《The Man from London》,是不是也只一場夢?夢發完了,走出科學館或文化中心,回到熙來攘往、節奏急速的尖沙咀。想起影片那粗糙黝黑的風格化世界,角色滄桑的臉孔、沉著的性子,會不會覺得現實與電影的差異特大而錯愕?Bela Tarr的長鏡頭世界,沒有都市人那些科技及手機煩擾;連影片的襯底音樂,都是手風琴奏出的低沉調子,非常low profile。
2008/03/28
期待美版Funny Games
因為漢尼卡(Michael Haneke)的《Hidden》,提起《Funny Games》,也說起漢尼卡逐個鏡頭重拍的美版。回頭在HKIFF的office看到四月號的《Sight and Sound》,正是楚楚可憐的Naomi Watts淚流披面的封面,可惜HMV尚沒有售,店員說這個月遲了(呵呵),要再等等。
最常見的問題:漢尼卡為甚麼要重拍?早前在網上讀過訪問,漢尼卡說,原因一是影片的暴力意念源自於美國電影。事實上,「1997年的版本,雖說德語及在奧國開拍,影片的環境並不像奧國人的家庭,加上片名為英文,一開始就想針對美國觀眾的口味。然礙於語言,德語版不能在美流通,所以才有去年的美版出現。」(完文見此)
拍美版的首要考慮,漢尼卡說,是能請到Naomi Watts演母親的角色(詳見此)。IMDB的職員表上,Naomi是影片其中一位執行監製。真難想像,《Funny Games》所有禁錮暴虐、身心折磨將發生在這位標緻的澳洲女郎身上......漢尼卡對女演員有獨到的觀察,他不採用艷光四射的演員(他舉的例子是Julia Roberts),他喜歡的Isabelle Huppert、Juliette Binoche及Naomi Watts,雖是明星,但有平凡的另一面,可演出一些desperate的角色。
真是一模一樣的重拍嗎?包括那些對鏡頭的自說自話?訪問裡頭的說法,漢尼卡違反戲劇常規、打破了「第四道牆」。
香港會放映美版的《Funny Games》嗎?不曉得。IMDB上此片影期排到七月,暫沒香港份兒。
題外話:也許你早見到David Bordwell在電影節的影蹤,但在他的blog可讀到更仔細。前天剛更新的(詳見此),他談到看電影節影片及一些首輪港片的感想(包括李仁港的《三國》,角色多故事卻高度濃縮,影片首45分鐘只可說是快刀斬亂麻,最後戰役才是重點,用洪金寶的VO完全把劉華的趙子龍神化,這種史詩真是...噢,這只是我的意見,Bordwell倒厚道得很,還提及WKW)。他說刻下期待的港片,有許鞍華的《天水圍日與夜》及演藝學院的《咖啡.或茶》(他同時提及舒琪及學生Mandrew Kwan)。
最欣喜的,是Bordwell在這篇博客,說起在藝術館看「Made in Hong Kong」展覽裡頭兩張周俊輝的油畫。都是以香港電影菲林作題材,從前到過「伙炭」開放日的朋友也許有印象。一張是《傾城之戀》,另一是《龍門客棧》。經周俊輝這樣把一格菲林放大,才醒覺我們看港片的類同滋味:不知甚麼時候開始皆設中英文字幕,我們既聽廣東話,也看書面語字幕(有段時間是廣東話字幕),有餘暇則同時瞥看英語翻譯如何......我們是不是從小開始,都接受這種電影字幕的「兩文三語」訓練?
周俊輝的繪畫也提醒我們,港片中英文字幕的字款統一,貫徹至今(?)。不期然讓我想起,早陣在HMV弄來的紀錄片《Helvetica》,就是關於字款在視覺文化的影響力。「本片設有中英文字幕」,除了中英語的翻譯、用詞衍字及文化上的考究,原來字款也發揮了作用。
當然,周俊輝選擇這兩部片子的這兩句對白,港人讀後自有不同體會。
最常見的問題:漢尼卡為甚麼要重拍?早前在網上讀過訪問,漢尼卡說,原因一是影片的暴力意念源自於美國電影。事實上,「1997年的版本,雖說德語及在奧國開拍,影片的環境並不像奧國人的家庭,加上片名為英文,一開始就想針對美國觀眾的口味。然礙於語言,德語版不能在美流通,所以才有去年的美版出現。」(完文見此)
拍美版的首要考慮,漢尼卡說,是能請到Naomi Watts演母親的角色(詳見此)。IMDB的職員表上,Naomi是影片其中一位執行監製。真難想像,《Funny Games》所有禁錮暴虐、身心折磨將發生在這位標緻的澳洲女郎身上......漢尼卡對女演員有獨到的觀察,他不採用艷光四射的演員(他舉的例子是Julia Roberts),他喜歡的Isabelle Huppert、Juliette Binoche及Naomi Watts,雖是明星,但有平凡的另一面,可演出一些desperate的角色。
真是一模一樣的重拍嗎?包括那些對鏡頭的自說自話?訪問裡頭的說法,漢尼卡違反戲劇常規、打破了「第四道牆」。
香港會放映美版的《Funny Games》嗎?不曉得。IMDB上此片影期排到七月,暫沒香港份兒。
題外話:也許你早見到David Bordwell在電影節的影蹤,但在他的blog可讀到更仔細。前天剛更新的(詳見此),他談到看電影節影片及一些首輪港片的感想(包括李仁港的《三國》,角色多故事卻高度濃縮,影片首45分鐘只可說是快刀斬亂麻,最後戰役才是重點,用洪金寶的VO完全把劉華的趙子龍神化,這種史詩真是...噢,這只是我的意見,Bordwell倒厚道得很,還提及WKW)。他說刻下期待的港片,有許鞍華的《天水圍日與夜》及演藝學院的《咖啡.或茶》(他同時提及舒琪及學生Mandrew Kwan)。
最欣喜的,是Bordwell在這篇博客,說起在藝術館看「Made in Hong Kong」展覽裡頭兩張周俊輝的油畫。都是以香港電影菲林作題材,從前到過「伙炭」開放日的朋友也許有印象。一張是《傾城之戀》,另一是《龍門客棧》。經周俊輝這樣把一格菲林放大,才醒覺我們看港片的類同滋味:不知甚麼時候開始皆設中英文字幕,我們既聽廣東話,也看書面語字幕(有段時間是廣東話字幕),有餘暇則同時瞥看英語翻譯如何......我們是不是從小開始,都接受這種電影字幕的「兩文三語」訓練?
周俊輝的繪畫也提醒我們,港片中英文字幕的字款統一,貫徹至今(?)。不期然讓我想起,早陣在HMV弄來的紀錄片《Helvetica》,就是關於字款在視覺文化的影響力。「本片設有中英文字幕」,除了中英語的翻譯、用詞衍字及文化上的考究,原來字款也發揮了作用。
當然,周俊輝選擇這兩部片子的這兩句對白,港人讀後自有不同體會。
2008/03/25
陰吊神功與柳川之女
看《大台中紀事》,有這樣一個故事。
1934年台中的柳川氾水,河上飄來赤裸的女浮屍,即時引來大堆旁人圍觀看熱鬧。人們交投接耳,突然一個漂亮的少女在人群中出現,脫去上身僅有的衣服,為女屍蔽體。少女一聲不發,視旁人如無物,赤裸著轉身便離去。少年目睹整個情景,深深被少女的氣質及行為吸引,悄悄跟著她,直到市中心失去她的影蹤。這時候,少年看見了街上氣功的宣傳廣告,因為好奇,上門了解究竟。此後的幾十年,他與「陰吊氣功」結下不解緣。
七十多年後,少年已成華髮老翁,妻早已亡故。過去他一直勤奮練功,即使一把年紀,陽具仍能吊起重物,還在鏡頭跟前脫衣示範。另一方面,那個見義勇為的美少女倩影,也一直在他腦裡縈繞沒退。《大台中紀事》這一段名為「柳川之女」,只有十分鐘,寫的就是這傳奇故事。柔若果敢的少女與陽具負重的老伯伯,一剛一柔,兩意象形成強烈對比。
因為這部片子,導演為老伯伯廣發消息,四處打聽「柳川之女」的下落。一個年青人在網上留言,說她母親就是柳川之女。導演邀請老伯前往,老伯婉拒,導演只好一人赴會。「柳川女」已是歐巴桑,她不願出鏡,但認定自己就是當天路見不平的少女。後來,導演請老伯看她的年輕照片,老伯只笑不語,未置可否;但觀眾憑他表情,似乎也能明瞭。短片最後兩句話很好,說那個在老伯心中的「柳川之女」,也許,只是他心中,完美台中女性形象的化身。
《大台中紀事》是台中十位導演拍的十個短篇,各有不同焦點。香港電影節沒有放映,澳門的電視錄像節倒邀來了。跟上次提及的《海棠、馬沙與珊瑚》一樣,也是來自台灣紀錄片雙年展。
1934年台中的柳川氾水,河上飄來赤裸的女浮屍,即時引來大堆旁人圍觀看熱鬧。人們交投接耳,突然一個漂亮的少女在人群中出現,脫去上身僅有的衣服,為女屍蔽體。少女一聲不發,視旁人如無物,赤裸著轉身便離去。少年目睹整個情景,深深被少女的氣質及行為吸引,悄悄跟著她,直到市中心失去她的影蹤。這時候,少年看見了街上氣功的宣傳廣告,因為好奇,上門了解究竟。此後的幾十年,他與「陰吊氣功」結下不解緣。
七十多年後,少年已成華髮老翁,妻早已亡故。過去他一直勤奮練功,即使一把年紀,陽具仍能吊起重物,還在鏡頭跟前脫衣示範。另一方面,那個見義勇為的美少女倩影,也一直在他腦裡縈繞沒退。《大台中紀事》這一段名為「柳川之女」,只有十分鐘,寫的就是這傳奇故事。柔若果敢的少女與陽具負重的老伯伯,一剛一柔,兩意象形成強烈對比。
因為這部片子,導演為老伯伯廣發消息,四處打聽「柳川之女」的下落。一個年青人在網上留言,說她母親就是柳川之女。導演邀請老伯前往,老伯婉拒,導演只好一人赴會。「柳川女」已是歐巴桑,她不願出鏡,但認定自己就是當天路見不平的少女。後來,導演請老伯看她的年輕照片,老伯只笑不語,未置可否;但觀眾憑他表情,似乎也能明瞭。短片最後兩句話很好,說那個在老伯心中的「柳川之女」,也許,只是他心中,完美台中女性形象的化身。
《大台中紀事》是台中十位導演拍的十個短篇,各有不同焦點。香港電影節沒有放映,澳門的電視錄像節倒邀來了。跟上次提及的《海棠、馬沙與珊瑚》一樣,也是來自台灣紀錄片雙年展。
2008/03/23
HKIFF08:《幫幫我愛神》
由去年11月開始,收過五份《幫幫我愛神》電子報。昨天看電影的時候,也驚覺影片打出了官方網址(是www.helphelperos.com嗎?好像又連不上)。網絡、電子報,甚至是影片提及的MSN通訊,一方面是促銷影片的網絡宣傳,另一方面是影片故事對網絡年代溝通的反映。
蔡明亮親力親為賣電影戲票,早已不是新聞。這次李康生的作品,他作為監製也義不容詞,在電子報及他自己的Blog上很賣力的推廣。今年1月他就這樣寫道:「寒冷的天氣,選舉的激情,期末考的壓力 不要澆熄你對國片的熱情 ,持有《幫幫我 愛神》電影預售票的觀眾, 請趕快進到戲院觀賞 , 面臨即將下片的壓力,需要大家的支持, 《幫幫我 愛神》,愛神,幫幫我」(見此網)。《幫幫我愛神》一月在台北公映,反應不知有沒有比李康生第一部影片《不見》好?(參見鄙人2003年的《不見不散》文)
《幫幫》拍得比《不見》好,倒是不爭的事實。電影以檳榔西施為題,李康生一個苦悶及自我沉溺的角色(他演蔡明亮電影以來,那個角色不是這樣?),在檳榔店及眾西施之間穿插顯得格外好玩,當然﹣﹣也非常非常養眼。我的天!《幫幫我》的檳榔西施每個都像志玲姐姐一樣的身裁(喻為女版F4),而且都比志玲姐姐慷慨。朋友吹水口痕說,難怪上次李康生只導不演,這次自導自演了!
電影對炒股票、男女關係、迷信「new age」的生活有不少影射;同時也挖苦了我們的飲食烹調文化、電視節目的製作品味:一條活魚上桌,咀巴仍在呼氣的特寫,是全片令人最不安的畫面。但影片杜撰的電視飲食節目,天天都在放這些噁心東西。
電影的插曲:《但是又何奈》,舊歌重唱,那種藍調跟影片配合得天衣無縫,摘引部份歌詞如下,完文及試聽可見「蔡明亮日記」:
如果早知道 你對我不是真意
我也就不會這樣 輕易的愛上你
如果真有情 為什麼悄然遠離去
是到如今 只有自己懂自己
但是又何奈 偏偏我還想念你
但是又何奈 誰叫我喜歡你
但是又何奈 只有把這一份情
悄悄收拾起 深深埋在我心底
李康生為甚麼那樣吸引?是他外表內歛、怯弱、不善詞令的性格,令人對他寄與同情(當然我們都不認識他)?他沉鬱的眼神特別動人,好像有很多話敝在心裡;他的冷面笑匠十分討好,電影沉沉的調子,那一兩記突來的punch line,簡直是人仰馬翻。
蔡明亮親力親為賣電影戲票,早已不是新聞。這次李康生的作品,他作為監製也義不容詞,在電子報及他自己的Blog上很賣力的推廣。今年1月他就這樣寫道:「寒冷的天氣,選舉的激情,期末考的壓力 不要澆熄你對國片的熱情 ,持有《幫幫我 愛神》電影預售票的觀眾, 請趕快進到戲院觀賞 , 面臨即將下片的壓力,需要大家的支持, 《幫幫我 愛神》,愛神,幫幫我」(見此網)。《幫幫我愛神》一月在台北公映,反應不知有沒有比李康生第一部影片《不見》好?(參見鄙人2003年的《不見不散》文)
《幫幫》拍得比《不見》好,倒是不爭的事實。電影以檳榔西施為題,李康生一個苦悶及自我沉溺的角色(他演蔡明亮電影以來,那個角色不是這樣?),在檳榔店及眾西施之間穿插顯得格外好玩,當然﹣﹣也非常非常養眼。我的天!《幫幫我》的檳榔西施每個都像志玲姐姐一樣的身裁(喻為女版F4),而且都比志玲姐姐慷慨。朋友吹水口痕說,難怪上次李康生只導不演,這次自導自演了!
電影對炒股票、男女關係、迷信「new age」的生活有不少影射;同時也挖苦了我們的飲食烹調文化、電視節目的製作品味:一條活魚上桌,咀巴仍在呼氣的特寫,是全片令人最不安的畫面。但影片杜撰的電視飲食節目,天天都在放這些噁心東西。
電影的插曲:《但是又何奈》,舊歌重唱,那種藍調跟影片配合得天衣無縫,摘引部份歌詞如下,完文及試聽可見「蔡明亮日記」:
如果早知道 你對我不是真意
我也就不會這樣 輕易的愛上你
如果真有情 為什麼悄然遠離去
是到如今 只有自己懂自己
但是又何奈 偏偏我還想念你
但是又何奈 誰叫我喜歡你
但是又何奈 只有把這一份情
悄悄收拾起 深深埋在我心底
李康生為甚麼那樣吸引?是他外表內歛、怯弱、不善詞令的性格,令人對他寄與同情(當然我們都不認識他)?他沉鬱的眼神特別動人,好像有很多話敝在心裡;他的冷面笑匠十分討好,電影沉沉的調子,那一兩記突來的punch line,簡直是人仰馬翻。
2008/03/20
又是Lindsay Anderson...
又是一天充實的行程簡報。
下午在電影資料館跟百多位中學同學談「文學與電影改編」。本來這星期沒有APA的課,教育局把我領回資料館,讓我自說自話(感謝他們邀請!)。我選了三部影片,分別是1987年的《胭脂扣》、1992年的《棋王》及2004年的《蝴蝶》。去年回歸十年的紀念放映及討論,《胭脂扣》那節由我主持。還記得當天梅姐及哥哥的影迷擠滿了放映廳,你一言我一語懷念明星丰彩好不熱鬧,轉眼已經幾個月了。(見去年明報文章)
晚上看了兩場電影,HKIFF的《Never Apologize》及BC《Charlie Wilson's War》的首映。說真的,兩套都看得開懷。《Charlie》原來由《West Wing》的Aaron Sorkin編劇,怪不得那麼豐富、節奏爽朗及妙語連珠。片中的Hanks及Hoffman光芒四射,睿智又老練。至於《Never》,我算久候多時吧。看至影片末段,Malcolm McDowell說起Lindsay Anderson探望晚年John Ford的往事,及Lindsay臨終前的事蹟,鏡頭拍著空椅子及McDowell在台上孤獨的背影,我感動得掉下淚來。《Never Apologize》真是神奇,100分鐘只有McDowell一人在棟篤笑,卻做到莊諧並重,一氣呵成絕無悶場。不是因要趕BC,一定留守到導演答問的環節。
這兩天電影節已太多胡鬧事(開幕禮《母親》的完場實在啜核),也不得不說,今晚《Never Apologize》負責翻譯的小姑娘太蹩腳及外行。她一面說,觀眾一面替她抹汗......
從導演Mike Kaplan那裡知道,Arthur C. Clarke今天與世長辭,享年90。這兩天訃聞特別多,昨天才讀到Anthony Minghella離世的消息。不算特別難過或甚麼,第一反應是:為甚麼早前不先看看《Breaking and Entering》?!
《Never Apologize》有很多詼諧雋永的金句,通篇都是McDowell挖苦自己、Anderson及其他人的幽默。像L. Anderson被問及他的墓誌銘要寫些甚麼,Anderson回答說:「Surrounded by Fucking Idiots」,真絕!Anderson一輩子都是「Angry Young Man」,永遠實話實話,拳拳到肉,毫不忸怩。多捧的人生!
PS:骨仔,謝謝你在上篇的留言,更感謝你詳盡的資料!
下午在電影資料館跟百多位中學同學談「文學與電影改編」。本來這星期沒有APA的課,教育局把我領回資料館,讓我自說自話(感謝他們邀請!)。我選了三部影片,分別是1987年的《胭脂扣》、1992年的《棋王》及2004年的《蝴蝶》。去年回歸十年的紀念放映及討論,《胭脂扣》那節由我主持。還記得當天梅姐及哥哥的影迷擠滿了放映廳,你一言我一語懷念明星丰彩好不熱鬧,轉眼已經幾個月了。(見去年明報文章)
晚上看了兩場電影,HKIFF的《Never Apologize》及BC《Charlie Wilson's War》的首映。說真的,兩套都看得開懷。《Charlie》原來由《West Wing》的Aaron Sorkin編劇,怪不得那麼豐富、節奏爽朗及妙語連珠。片中的Hanks及Hoffman光芒四射,睿智又老練。至於《Never》,我算久候多時吧。看至影片末段,Malcolm McDowell說起Lindsay Anderson探望晚年John Ford的往事,及Lindsay臨終前的事蹟,鏡頭拍著空椅子及McDowell在台上孤獨的背影,我感動得掉下淚來。《Never Apologize》真是神奇,100分鐘只有McDowell一人在棟篤笑,卻做到莊諧並重,一氣呵成絕無悶場。不是因要趕BC,一定留守到導演答問的環節。
這兩天電影節已太多胡鬧事(開幕禮《母親》的完場實在啜核),也不得不說,今晚《Never Apologize》負責翻譯的小姑娘太蹩腳及外行。她一面說,觀眾一面替她抹汗......
從導演Mike Kaplan那裡知道,Arthur C. Clarke今天與世長辭,享年90。這兩天訃聞特別多,昨天才讀到Anthony Minghella離世的消息。不算特別難過或甚麼,第一反應是:為甚麼早前不先看看《Breaking and Entering》?!
《Never Apologize》有很多詼諧雋永的金句,通篇都是McDowell挖苦自己、Anderson及其他人的幽默。像L. Anderson被問及他的墓誌銘要寫些甚麼,Anderson回答說:「Surrounded by Fucking Idiots」,真絕!Anderson一輩子都是「Angry Young Man」,永遠實話實話,拳拳到肉,毫不忸怩。多捧的人生!
PS:骨仔,謝謝你在上篇的留言,更感謝你詳盡的資料!
2008/03/18
海棠、馬沙與珊瑚(台灣紀錄片)
配合HKIFF,澳門繼續有「國際電影及錄像展」。其中一單元叫「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精選」,只有三部片子,都由澳門當局安排,跟HKIFF的節目好像沒關係。
三部片我都看了,分別是:《海棠、馬沙與珊瑚》、《黃屋手記》及《大台中紀事》。我尤喜愛第一部,第三部有十段,一些短片也十分好看。
下面是我就《海棠》寫的短介,有機會一定要看看這片子。
《海棠、馬沙與珊瑚》是部真摰又甚具野心的紀錄片。在台灣東北海岸,福隆沙灘每年都舉行海洋音樂祭比賽。《海棠》這部90分鐘的作品,紀錄了2005年音樂祭籌辦單位、參與樂團及其他牽涉人物的故事。
說《海棠》真摮,在於導演郭笑芸補捉了樂手對音樂的狂熱、年青的譟動及朝氣。在音樂祭舉行之前,導演走訪不同樂團。音樂如何令成員走在一起,或令他們熱愛生命、下決心再戰音樂祭比賽,以此為挑戰自己的目標。「音樂令人找到了自己,往後連咬牙都覺得是自己。」是其中一句教人難忘的話,《海棠》中這類肺腑之言到處皆是。
說《海棠》甚具野心,因為影片從沙灘音樂祭出發,讓觀眾明瞭比賽面對的不同障礙。第一是天然的颱風。音樂祭因颱風延期,面對巨風及滂沱大雨,比賽終於有驚無險的舉行完成。其次,是因為彼岸興建核四廠及碼頭,令福隆沙灘的沙大量流失,每年音樂祭要先堆沙才可完成活動。音樂祭提出了「愛音樂,救沙灘」的口號,影片也帶出核電廠破壞環境問題的關注(核四廠將於2012年底完工)。
《海棠》全片清新可喜,引人入勝。由音樂祭這事件到這部紀錄片,那份拼勁、毅力,對生命的熱愛、自我挑戰的追求,皆令人感動不已。套一句影片的話:「 一個嚴肅但並不沉重的呼與。」樂見這種精彩紀錄片。
三部片我都看了,分別是:《海棠、馬沙與珊瑚》、《黃屋手記》及《大台中紀事》。我尤喜愛第一部,第三部有十段,一些短片也十分好看。
下面是我就《海棠》寫的短介,有機會一定要看看這片子。
《海棠、馬沙與珊瑚》是部真摰又甚具野心的紀錄片。在台灣東北海岸,福隆沙灘每年都舉行海洋音樂祭比賽。《海棠》這部90分鐘的作品,紀錄了2005年音樂祭籌辦單位、參與樂團及其他牽涉人物的故事。
說《海棠》真摮,在於導演郭笑芸補捉了樂手對音樂的狂熱、年青的譟動及朝氣。在音樂祭舉行之前,導演走訪不同樂團。音樂如何令成員走在一起,或令他們熱愛生命、下決心再戰音樂祭比賽,以此為挑戰自己的目標。「音樂令人找到了自己,往後連咬牙都覺得是自己。」是其中一句教人難忘的話,《海棠》中這類肺腑之言到處皆是。
說《海棠》甚具野心,因為影片從沙灘音樂祭出發,讓觀眾明瞭比賽面對的不同障礙。第一是天然的颱風。音樂祭因颱風延期,面對巨風及滂沱大雨,比賽終於有驚無險的舉行完成。其次,是因為彼岸興建核四廠及碼頭,令福隆沙灘的沙大量流失,每年音樂祭要先堆沙才可完成活動。音樂祭提出了「愛音樂,救沙灘」的口號,影片也帶出核電廠破壞環境問題的關注(核四廠將於2012年底完工)。
《海棠》全片清新可喜,引人入勝。由音樂祭這事件到這部紀錄片,那份拼勁、毅力,對生命的熱愛、自我挑戰的追求,皆令人感動不已。套一句影片的話:「 一個嚴肅但並不沉重的呼與。」樂見這種精彩紀錄片。
2008/03/16
塔可夫斯基4月新書
四月中,將有新的塔可夫斯基專書在英國出版,書名只《Tarkovsky》一個字。出版社是以插圖書馳名的「Black Dog Publishing」。
全書464頁,定價接近30英磅。封面用色很好,令經典劇照煥然一新。書內包括沙特寫《伊凡的童年》著名文章,首次被譯成英文發表。除此以外尚有哈佛教授Stephanie Sandler、影評人James Quandt等人文章。
英國Creative Review 在他們的Blog上率先刊登一篇文章及幾禎圖片供讀者預覽。該篇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與繪畫》,作者是Mikhail Romadin,為塔可夫斯基作品《Solaris》的美術指導。
Mikhail在文中提及塔可夫斯基電影跟繪畫的關係。有幾點頗堪玩味,在此一提:
.塔氏跟工作人員會面,總帶備不同畫家的專題集。因為錢不多,每次買來新畫冊,他們都十分珍而重之。精心鑽研。塔可夫斯基愛用紙張覆蓋畫作,中間開個小孔,讓大家憑僅見的筆觸猜度作品屬出自那一位藝術家之手。
.雖然塔可夫斯基鐘愛繪畫,但他覺得這方面對自己(拍電影)的影響還是間接的,他認為電影的語言應完全獨立。他從不認同「電影是眾多藝術集大成」這說法,也極不喜歡評論界稱他早期的作品為「詩化電影」。
.由此,Mikhail想到塔氏的電影美學,跟柏索里尼及費里尼有甚麼不同之處。柏索里尼從句法及符號的層面,以文學比擬電影語言。費里尼的作法,則是把每場戲當成油彩布放上元素。這種「繪畫替代品」的概念,塔可夫斯基更不能接受。
.拍攝《Solaris》前,塔氏、攝影師Yusov及Mikhail有次一起看寇比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他們看後覺得電影的每場戲,只是在重現科幻雜誌的圖像。他們即時想到,要做些跟寇比力克完全不同的東西。
全文請見:"Andrei Tarkovsky: Film and Painting"。
《Tarkovsky》的Amazon介紹頁。
全書464頁,定價接近30英磅。封面用色很好,令經典劇照煥然一新。書內包括沙特寫《伊凡的童年》著名文章,首次被譯成英文發表。除此以外尚有哈佛教授Stephanie Sandler、影評人James Quandt等人文章。
英國Creative Review 在他們的Blog上率先刊登一篇文章及幾禎圖片供讀者預覽。該篇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與繪畫》,作者是Mikhail Romadin,為塔可夫斯基作品《Solaris》的美術指導。
Mikhail在文中提及塔可夫斯基電影跟繪畫的關係。有幾點頗堪玩味,在此一提:
.塔氏跟工作人員會面,總帶備不同畫家的專題集。因為錢不多,每次買來新畫冊,他們都十分珍而重之。精心鑽研。塔可夫斯基愛用紙張覆蓋畫作,中間開個小孔,讓大家憑僅見的筆觸猜度作品屬出自那一位藝術家之手。
.雖然塔可夫斯基鐘愛繪畫,但他覺得這方面對自己(拍電影)的影響還是間接的,他認為電影的語言應完全獨立。他從不認同「電影是眾多藝術集大成」這說法,也極不喜歡評論界稱他早期的作品為「詩化電影」。
.由此,Mikhail想到塔氏的電影美學,跟柏索里尼及費里尼有甚麼不同之處。柏索里尼從句法及符號的層面,以文學比擬電影語言。費里尼的作法,則是把每場戲當成油彩布放上元素。這種「繪畫替代品」的概念,塔可夫斯基更不能接受。
.拍攝《Solaris》前,塔氏、攝影師Yusov及Mikhail有次一起看寇比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他們看後覺得電影的每場戲,只是在重現科幻雜誌的圖像。他們即時想到,要做些跟寇比力克完全不同的東西。
全文請見:"Andrei Tarkovsky: Film and Painting"。
《Tarkovsky》的Amazon介紹頁。
2008/03/14
報告一些狀況...
今天走了兩場演講,上午到西灣河資料館負責APA的課,今天放映Todd Haynes的《愛情砒霜》(Posion),十多年前在HKIFF看過,早兩日再看,在資料館三看。放映後胡扯了一會,並介紹Haynes兩個前作:短片《Superstar: The Karen Carpenter Story》及衝著Sirk而來的《Far From Heaven》。Haynes真的好厲害,好想看《I'm Not There》。
下午趕往屯門,舊同事邀約去拉雜談「圖書館」。最欣喜是回到十多年前執教的學校,位於友愛村。校舍擴大了、漂亮了,甫進校口是雲石地,但入口旁的男教師廁所還是同樣的老和臭,可見學校改建,錢往往用得其所。校內不少熟悉的面孔,書記還是那個書記,工友還是那位工友,舊同事大都在原崗位。十多年前我教那些學生,都有自己的事業或家庭吧?這些舊同事仍孜孜不倦,見證一代代莘莘學子的長成。
完場後與舊同事聊了一會,才知道不少熱心的教師已走了:我印象最深那幾位都已離職。是的,天底下哪有新鮮事?......那網絡流通的諺語(...一些做事的人總是有做不完的事,一些沒事的人滋事鬧事,使做事的人不得不做更多的事...),你我都讀過,也許都心領神會。
傍晚回家後已太累,決定不去看HKIFF的試映《日式牛仔一品窩》(今晚在Megabox的Spiderwick Chronicles IMAX試映也奉陪不了)。《明報》的稿還沒開始,明天要去墳場探秘(哈哈),後天得照料「明明是好戲」。幾天下來已沒好好睡覺。
甚麼時候敝部落格變得那麼「趙來發」?!一天到這去那的流水帳。沒對發哥不敬,相反好佩服他這副身子仍努力不懈,期待他們的《文化現場》。
提起發哥,很很很喜歡他2月24日在《明報》那「手機美食終極煞星」!把我們與朋友聚會那種不知所謂的「講電話」、遲到早退惡習鞭撻得痛快淋漓,深同感受。姑引文如下,與諸君共勉:
「後現代的城市生活,總是這樣:一群朋友相約去吃一餐好的,目的是什麼無所謂,不外乎是為某人慶祝生日,某人剛轉了工,有時找不着藉口,索性說『大家很久沒有聚過,不如聚聚吧!』於是大家你電郵來,我電郵去;你SMS 來,我SMS 去;夾時間、選菜式、揀食肆、訂菜單,似乎十分重視,十分投入。
然而,到了聚會當日,卻發覺阿乜水臨時有事不來,阿乜姐公司要開會要遲點來,阿乜哥因阿媽八十大壽來Say Hello 便要走,阿乜妹因接男朋友機八點便要走,阿乜仔遲大到八點幾才大模大樣的到來,阿乜嘢最終沒有出現又Call 極唔覆。文:趙來發一餐飯,本來好好地,卻因為大家遲到早退快閃甩底來去無蹤無心戀戰,結果變得支離破碎,叫早來的少數,不知如何點菜,也覺得非常冇癮。
這種虎頭蛇尾的飯局聚會,是我們的集體日常經驗。
現代城市人──或香港人不知何故,總是終日忙碌,或裝扮得非常忙碌,要一班舊雨新知╱豬朋狗友╱江湖兄弟╱一夜情人,坐埋吃一頓飯,也要吃得如此『後現代』與『張愛玲』,怎叫人不情緒低落?
但把飯局聚會的樂趣踐踏破壞的,並非只因為這些社交失儀,還有另一個殺傷力更大的妖魔──手機。」原文見2月24日《明報》,或這連結。
若真是好朋友,別在大家面前扮忙碌,少來這套好不好?聚會都那麼難得了,咱們留個深刻的回憶吧。
下午趕往屯門,舊同事邀約去拉雜談「圖書館」。最欣喜是回到十多年前執教的學校,位於友愛村。校舍擴大了、漂亮了,甫進校口是雲石地,但入口旁的男教師廁所還是同樣的老和臭,可見學校改建,錢往往用得其所。校內不少熟悉的面孔,書記還是那個書記,工友還是那位工友,舊同事大都在原崗位。十多年前我教那些學生,都有自己的事業或家庭吧?這些舊同事仍孜孜不倦,見證一代代莘莘學子的長成。
完場後與舊同事聊了一會,才知道不少熱心的教師已走了:我印象最深那幾位都已離職。是的,天底下哪有新鮮事?......那網絡流通的諺語(...一些做事的人總是有做不完的事,一些沒事的人滋事鬧事,使做事的人不得不做更多的事...),你我都讀過,也許都心領神會。
傍晚回家後已太累,決定不去看HKIFF的試映《日式牛仔一品窩》(今晚在Megabox的Spiderwick Chronicles IMAX試映也奉陪不了)。《明報》的稿還沒開始,明天要去墳場探秘(哈哈),後天得照料「明明是好戲」。幾天下來已沒好好睡覺。
甚麼時候敝部落格變得那麼「趙來發」?!一天到這去那的流水帳。沒對發哥不敬,相反好佩服他這副身子仍努力不懈,期待他們的《文化現場》。
提起發哥,很很很喜歡他2月24日在《明報》那「手機美食終極煞星」!把我們與朋友聚會那種不知所謂的「講電話」、遲到早退惡習鞭撻得痛快淋漓,深同感受。姑引文如下,與諸君共勉:
「後現代的城市生活,總是這樣:一群朋友相約去吃一餐好的,目的是什麼無所謂,不外乎是為某人慶祝生日,某人剛轉了工,有時找不着藉口,索性說『大家很久沒有聚過,不如聚聚吧!』於是大家你電郵來,我電郵去;你SMS 來,我SMS 去;夾時間、選菜式、揀食肆、訂菜單,似乎十分重視,十分投入。
然而,到了聚會當日,卻發覺阿乜水臨時有事不來,阿乜姐公司要開會要遲點來,阿乜哥因阿媽八十大壽來Say Hello 便要走,阿乜妹因接男朋友機八點便要走,阿乜仔遲大到八點幾才大模大樣的到來,阿乜嘢最終沒有出現又Call 極唔覆。文:趙來發一餐飯,本來好好地,卻因為大家遲到早退快閃甩底來去無蹤無心戀戰,結果變得支離破碎,叫早來的少數,不知如何點菜,也覺得非常冇癮。
這種虎頭蛇尾的飯局聚會,是我們的集體日常經驗。
現代城市人──或香港人不知何故,總是終日忙碌,或裝扮得非常忙碌,要一班舊雨新知╱豬朋狗友╱江湖兄弟╱一夜情人,坐埋吃一頓飯,也要吃得如此『後現代』與『張愛玲』,怎叫人不情緒低落?
但把飯局聚會的樂趣踐踏破壞的,並非只因為這些社交失儀,還有另一個殺傷力更大的妖魔──手機。」原文見2月24日《明報》,或這連結。
若真是好朋友,別在大家面前扮忙碌,少來這套好不好?聚會都那麼難得了,咱們留個深刻的回憶吧。
2008/03/12
HKIFF08:《迷幻公園》(Paranoid Park)
杜可風第二次為Gus Van Sant掌鏡了。第一次是近十年前的《觸目驚心》重拍版。該片出來後就受了咒,給人罵得狗血淋頭。重拍最經典的名著,好比「原罪」;按鏡頭逐個細節跟著拍,可憐的更永不超生。
《迷幻公園》秉承了雲遜這些年來的年青世界觸角,影片像《大象》(Elephant)的姊妹作。《大象》瀰漫著優悠及隨意的感覺,以平實的長鏡頭跟著角色,捕捉一個平凡的上學日。到結局突如其來的腥風血雨,令全片氣氛急轉,殺觀眾一個措手不及。《迷幻公園》的敘事沒有那麼線性,故事從一宗殺人案出發,跟從主角Alex的視點,逐步把觀眾領進案件的經過。《迷幻》跟《大象》共通的,是影片對年青人世界的好奇及包容。很喜歡有一幕父親跟Alex談到父母行將分居,Alex定了神,鏡頭是他的特寫,把背景的父親完全鬆掉。Alex那個自我及主觀世界、影片的敘事焦點,透過攝影機及構圖反映出來。又另一幕Alex跟一夜情的女同學「攤牌」。鏡頭鎖定女孩,音樂掩蓋了她大吵大嚷的哭叫聲,令這場分手戲也做出與別不同的趣味。
電影那不熅不火、漫不經意,好比雲遜這一系列探索年青人作品那份沉著及冷靜。不知怎的,影片深入Alex及其朋輩的生活,從說話、衣著、飲食、交友到尋求歡樂,雲遜把細節一點一滴鋪寫出來,不但說服力很強,而且有份莫名又耐看的吸引力。但願從事教育或青年工作的成年人,都有雲遜那份包容的氣量,虛心及專注的探索精神。
《迷幻公園》秉承了雲遜這些年來的年青世界觸角,影片像《大象》(Elephant)的姊妹作。《大象》瀰漫著優悠及隨意的感覺,以平實的長鏡頭跟著角色,捕捉一個平凡的上學日。到結局突如其來的腥風血雨,令全片氣氛急轉,殺觀眾一個措手不及。《迷幻公園》的敘事沒有那麼線性,故事從一宗殺人案出發,跟從主角Alex的視點,逐步把觀眾領進案件的經過。《迷幻》跟《大象》共通的,是影片對年青人世界的好奇及包容。很喜歡有一幕父親跟Alex談到父母行將分居,Alex定了神,鏡頭是他的特寫,把背景的父親完全鬆掉。Alex那個自我及主觀世界、影片的敘事焦點,透過攝影機及構圖反映出來。又另一幕Alex跟一夜情的女同學「攤牌」。鏡頭鎖定女孩,音樂掩蓋了她大吵大嚷的哭叫聲,令這場分手戲也做出與別不同的趣味。
電影那不熅不火、漫不經意,好比雲遜這一系列探索年青人作品那份沉著及冷靜。不知怎的,影片深入Alex及其朋輩的生活,從說話、衣著、飲食、交友到尋求歡樂,雲遜把細節一點一滴鋪寫出來,不但說服力很強,而且有份莫名又耐看的吸引力。但願從事教育或青年工作的成年人,都有雲遜那份包容的氣量,虛心及專注的探索精神。
2008/03/11
HKIFF08: 蘋果核戰 Ex Machina
電影節的試映剛開始了,跟以往有些不同,今年這部份的推廣由公關公司負責,而且放映在晚上舉行,場次很少。
第一天第一場放映《蘋果核戰》最新電影版《Ex Machina》,第二場是日本片《Season of Snow》。《Ex Machina》已出版DVD及Bru-ray了,早陣子在德發看過片段:Brialeos這個機械人重傷痊癒後出席酒會,一身禮服打扮,高大又帥氣。這次看完影片才知道,那段正好是Brialeos跟再造人Tereus相識的場面,Tereus根據Brialeos的真人製造片來,是同一角色之一體兩面。電影中,Brialeos、女主角Deunan及Tereus三人之關係,是影片動作場面以外的重點。
電影的監製是吳宇森,影片開始不久,銀幕打出「John Woo」名字,一群白鴿在天空中劃過。白鴿後來再次出現,觀眾始知道是迷惑人心訊號的散播工具!除此以外,《Ex Machina》還有不同科幻片經典的影子,如喪屍片及《Matrix Revolution》,最後三主角殺入虎穴也有點像《星戰》最後在Death Star的最後一戰。關於再造人的思考,也有點點Philip K. Dick的味道。整體而言《蘋果核戰》熱熱鬧鬧、影像奪目、畫功精細、節奏奇快、格鬥精彩,一百多分鐘令人樂不可支,爽!!
第一天第一場放映《蘋果核戰》最新電影版《Ex Machina》,第二場是日本片《Season of Snow》。《Ex Machina》已出版DVD及Bru-ray了,早陣子在德發看過片段:Brialeos這個機械人重傷痊癒後出席酒會,一身禮服打扮,高大又帥氣。這次看完影片才知道,那段正好是Brialeos跟再造人Tereus相識的場面,Tereus根據Brialeos的真人製造片來,是同一角色之一體兩面。電影中,Brialeos、女主角Deunan及Tereus三人之關係,是影片動作場面以外的重點。
電影的監製是吳宇森,影片開始不久,銀幕打出「John Woo」名字,一群白鴿在天空中劃過。白鴿後來再次出現,觀眾始知道是迷惑人心訊號的散播工具!除此以外,《Ex Machina》還有不同科幻片經典的影子,如喪屍片及《Matrix Revolution》,最後三主角殺入虎穴也有點像《星戰》最後在Death Star的最後一戰。關於再造人的思考,也有點點Philip K. Dick的味道。整體而言《蘋果核戰》熱熱鬧鬧、影像奪目、畫功精細、節奏奇快、格鬥精彩,一百多分鐘令人樂不可支,爽!!
電影節試片的場次不多(這個星期只五場,也許只有一輪),選的算是熱門及主流的影片。三十二年了,電影節是不是終於找對了賴以為生的手段、可持續發展的焦點(比如十分俾面派對的焦點影人專題)?昨天還讀到太公報的電影節負責人訪問。讀罷,令人對電影節的前景更憂心。
2008/03/09
好期待《Tropic Thunder》
看到這張劇照,讀到那段caption,即時爆笑。
前面的是Ben Stiller很清楚,後面的是染了金髮的Jack Black。這對活寶本來已要命,他們合作過《Envy》,成績很普通。今年則有這部《Tropic Thunder》,Ben Stiller繼2001年《Zoolander》後再次執導的影片。
但照片最好笑的是中間那人,不說不知,他原來是Robert Downey Jr.,慣譯應是「羅拔唐尼」。
唐尼越來越咸魚翻生,由幾年前的《Kiss Kiss Bang Bang》及《The Singing Detective》開始,已經很搶眼。後來的《Good Night and Good Luck》、《A Scanner Darkly》及《Zodiac》等,部部都是風格不同的名導名片。今年他將有改編漫畫的動作大片《The Iron Man》(已經可以一人擔當暑期blockbuster),及這部諧仿戰爭片《Tropic Thunder》。
唐尼接受訪問說,那角色在劇本上原屬黑人演員,所以他乾脆扮黑人。厲害吧?唐尼再戰影壇,不但賣那副五官精緻的長相、官仔骨骨的外型,還可兼Peter Sellers、Mike Myers或Eddie Murphy等諧星的那路數,偶像實力左右逢源。
回說Stiller及Back,對兩人我總是不離不棄。Stiller近年大量的笑片一部都沒有錯過(說實話《The Heartbreak Kid》還是蠻喜歡的)。至於Black,熱切期待他與Gondry的《Be Kind Rewind》,據說已譯作《低清老翻王》,好比《在晴朗的一天收檔》那樣唱對台,我鍾意。上星期也看了Jack Black跟妮歌潔曼那套《Margot at the Wedding》,戲的印象一般(太像sundance那種low profile講人情倫理的小品)。Black在片中是個躁狂症老公,繼續他扮loser的offbeat技兩(反正他演的角色都差不多),已經教我樂上好半天。
前面的是Ben Stiller很清楚,後面的是染了金髮的Jack Black。這對活寶本來已要命,他們合作過《Envy》,成績很普通。今年則有這部《Tropic Thunder》,Ben Stiller繼2001年《Zoolander》後再次執導的影片。
但照片最好笑的是中間那人,不說不知,他原來是Robert Downey Jr.,慣譯應是「羅拔唐尼」。
唐尼越來越咸魚翻生,由幾年前的《Kiss Kiss Bang Bang》及《The Singing Detective》開始,已經很搶眼。後來的《Good Night and Good Luck》、《A Scanner Darkly》及《Zodiac》等,部部都是風格不同的名導名片。今年他將有改編漫畫的動作大片《The Iron Man》(已經可以一人擔當暑期blockbuster),及這部諧仿戰爭片《Tropic Thunder》。
唐尼接受訪問說,那角色在劇本上原屬黑人演員,所以他乾脆扮黑人。厲害吧?唐尼再戰影壇,不但賣那副五官精緻的長相、官仔骨骨的外型,還可兼Peter Sellers、Mike Myers或Eddie Murphy等諧星的那路數,偶像實力左右逢源。
回說Stiller及Back,對兩人我總是不離不棄。Stiller近年大量的笑片一部都沒有錯過(說實話《The Heartbreak Kid》還是蠻喜歡的)。至於Black,熱切期待他與Gondry的《Be Kind Rewind》,據說已譯作《低清老翻王》,好比《在晴朗的一天收檔》那樣唱對台,我鍾意。上星期也看了Jack Black跟妮歌潔曼那套《Margot at the Wedding》,戲的印象一般(太像sundance那種low profile講人情倫理的小品)。Black在片中是個躁狂症老公,繼續他扮loser的offbeat技兩(反正他演的角色都差不多),已經教我樂上好半天。
2008/03/06
Saul Bass 炮製 Star Wars...
太精彩了,有人竟仿Saul Bass獨到的graphic design風格,弄出《Star Wars》的title sequence!
固然那只是一個時期的Bass,對typography及幾何形狀、顏色很有一套,成就一種簡練別無分店的風格,與title sequence的爵士樂尤其絕配。這時期最有代表性是他為Otto Preminger設計的《Anatomy of a Murder》(1959)的海報,影響了很多人,包括Spike Lee 1995年的電影海報《Clockers》(下圖)。當時Saul Bass很不高興,說:「It's flattering that someone would look back and say it's terrific. But I'm also puzzled. Do these people have such paucity of imagination -- and the chutzpah -- that they would do this and think it would remain undetected?」。一年後,這位大師逝世了。他不知道,近年荷里活也吹起一陣「疑似Saul Bass」的設計風。老人家九泉之下,不知有甚麼感受?
Saul Bass晚年,為Scorsese的影片設計title sequence,《海角驚魂》(Cape Fear)、《心外幽情》(The Age of Innocence)及《賭城風雲》(Casino)都經他手,那視覺刺激在大銀幕呈現,令人瞠目結舌。尤其《心外幽情》,因為title sequence太經典了,當年Laser Disc推出時,罕有地以「CAV」格式收錄A面,B面才是「CLV」,使用家即使以廉價的LD機,都可定格、逐格欣賞這晚年Saul Bass傑作。(CLV一面收60分鐘影像,CAV一面只收30分鐘,CAV格式很少應用在影碟的A面。)
在Youtube也找到了《心外幽情》的opening:
固然那只是一個時期的Bass,對typography及幾何形狀、顏色很有一套,成就一種簡練別無分店的風格,與title sequence的爵士樂尤其絕配。這時期最有代表性是他為Otto Preminger設計的《Anatomy of a Murder》(1959)的海報,影響了很多人,包括Spike Lee 1995年的電影海報《Clockers》(下圖)。當時Saul Bass很不高興,說:「It's flattering that someone would look back and say it's terrific. But I'm also puzzled. Do these people have such paucity of imagination -- and the chutzpah -- that they would do this and think it would remain undetected?」。一年後,這位大師逝世了。他不知道,近年荷里活也吹起一陣「疑似Saul Bass」的設計風。老人家九泉之下,不知有甚麼感受?
Saul Bass晚年,為Scorsese的影片設計title sequence,《海角驚魂》(Cape Fear)、《心外幽情》(The Age of Innocence)及《賭城風雲》(Casino)都經他手,那視覺刺激在大銀幕呈現,令人瞠目結舌。尤其《心外幽情》,因為title sequence太經典了,當年Laser Disc推出時,罕有地以「CAV」格式收錄A面,B面才是「CLV」,使用家即使以廉價的LD機,都可定格、逐格欣賞這晚年Saul Bass傑作。(CLV一面收60分鐘影像,CAV一面只收30分鐘,CAV格式很少應用在影碟的A面。)
在Youtube也找到了《心外幽情》的opening:
2008/03/04
The Last Emperor CC版
在旺角德發商場弄了個CC版的《末代皇帝溥儀》(The Last Emperor),雖已一屋影碟,仍覺其精美及珍貴,愛不釋手。
這版本簡直不可思議,本來坊間已有不同版本的《末》DVD(我也收了三個版本),電影版、更長的電視版。但CC還是有本事把更多更珍貴的材料共冶一爐,由紀錄片到工作人員的講評。看資料清單,令人感動不已。
共四片DVD,第一及二分別是影片兩不同版本。對貝托魯奇而言,勇奪奧斯卡九個獎項的電影版是最好的,2小時42分,更長的電視版只源於有約在先,並非他本人心水。
意外的是,影碟包裝附夾那本小冊,除了David Thomson的文章,還有一段英若誠的訪問(英飾演拘留所的官員)。這位於2003年辭世的國寶級演員,於1987年在意大利赫赫有名的製片廠Cinecitta接受訪問,當時正在拍攝《末》片錄影廠的戲份。他在訪問中提到與貝托魯奇合作的默契、貝氏的政治成份;他如何解讀角色、溥儀的「再教育」,以及他怎樣看歐洲人理想化的「文化大革命」等等,頗見智者風範。
我在1987年在戲院首先看到這部電影,長大後對北京故宮的認知及感情,都源於它。過去幾年暑假都在北京,都往紫禁城走走,回港後特別喜歡重溫《末代皇帝溥儀》。以前試過讀《我的前半生》,但幾次都讀不完,反而電影一看再看。《末》寫溥儀一生十分動人,在大歷史及改朝換代的時間,小皇帝由登基的頑皮任性,到長大漸漸意識自己活在偌大的樊籠。後來他被驅離出生及長大的皇宮,當過花花公子,偽滿州國的皇帝。年華老大,眾叛親離,解放後又過著蟻民的生活,經歷了文化大革命。電影的結局很不真實,卻猶有餘韻,令人唏噓。每次聽到阪本龍一那哀怨的樂曲,總想起尊龍那溥儀的身影,以及電影幾個經典的「別離」場面。
回說CC的DVD,愛不釋卷也因它設計到位。CC的設計師一定是「人上人」,裝禎何其精彩講究,而《末代》涉中國的文化及文字,也竟然在設計上照顧到,毫不東方獵奇,沒有西人寫漢字那副窘態。尤其令人驚訝其包裝紙盒,外面以金黃為主,內裡看不見的部份印上暗紅。這兩種顏色的配襯,正是溥儀宮殿內外的主要用色。認真製作,連包裝都一絲不苟,三數百元得此珍品,豈不勝哉!
連結:
1. dvdbeaver的精心版本比較
2. GreenCine Daily: Criterion's The Last Emperor
這版本簡直不可思議,本來坊間已有不同版本的《末》DVD(我也收了三個版本),電影版、更長的電視版。但CC還是有本事把更多更珍貴的材料共冶一爐,由紀錄片到工作人員的講評。看資料清單,令人感動不已。
共四片DVD,第一及二分別是影片兩不同版本。對貝托魯奇而言,勇奪奧斯卡九個獎項的電影版是最好的,2小時42分,更長的電視版只源於有約在先,並非他本人心水。
意外的是,影碟包裝附夾那本小冊,除了David Thomson的文章,還有一段英若誠的訪問(英飾演拘留所的官員)。這位於2003年辭世的國寶級演員,於1987年在意大利赫赫有名的製片廠Cinecitta接受訪問,當時正在拍攝《末》片錄影廠的戲份。他在訪問中提到與貝托魯奇合作的默契、貝氏的政治成份;他如何解讀角色、溥儀的「再教育」,以及他怎樣看歐洲人理想化的「文化大革命」等等,頗見智者風範。
我在1987年在戲院首先看到這部電影,長大後對北京故宮的認知及感情,都源於它。過去幾年暑假都在北京,都往紫禁城走走,回港後特別喜歡重溫《末代皇帝溥儀》。以前試過讀《我的前半生》,但幾次都讀不完,反而電影一看再看。《末》寫溥儀一生十分動人,在大歷史及改朝換代的時間,小皇帝由登基的頑皮任性,到長大漸漸意識自己活在偌大的樊籠。後來他被驅離出生及長大的皇宮,當過花花公子,偽滿州國的皇帝。年華老大,眾叛親離,解放後又過著蟻民的生活,經歷了文化大革命。電影的結局很不真實,卻猶有餘韻,令人唏噓。每次聽到阪本龍一那哀怨的樂曲,總想起尊龍那溥儀的身影,以及電影幾個經典的「別離」場面。
回說CC的DVD,愛不釋卷也因它設計到位。CC的設計師一定是「人上人」,裝禎何其精彩講究,而《末代》涉中國的文化及文字,也竟然在設計上照顧到,毫不東方獵奇,沒有西人寫漢字那副窘態。尤其令人驚訝其包裝紙盒,外面以金黃為主,內裡看不見的部份印上暗紅。這兩種顏色的配襯,正是溥儀宮殿內外的主要用色。認真製作,連包裝都一絲不苟,三數百元得此珍品,豈不勝哉!
連結:
1. dvdbeaver的精心版本比較
2. GreenCine Daily: Criterion's The Last Emperor
2008/03/03
Rosenbaum的退休訪談
剛過去的2月27日,是美影評人Jonathan Rosenbaum的生日。今年他剛好65,退休了,將離開Chicago Reader的工作崗位。
DVDBeaver的Gary Tooze早前透過email徵集網友向Rosenbaum道別及祝賀的言辭,我沒有發過去。之前倒試過在Facebook上加Rosenbaum,可惜得不到他確認。估計自己又是成千上百渴望與他靠近靠近的小fans之一。
有人把兩段Rosenbaum在Reader辦公室的短訪放上Youtube,我很快的看了兩次。特別喜歡第二段開始他提及影評功能,他同意影評可以為電影發掘一些不為人察覺的事,但他更認同影評應該是討論的起點,就像在網上留言版開新thread,文章出來不應就此完結。
他也提及「政治」電影,他不覺自己是先知,但有些電影經時代洗禮,有距離後漸多人欣賞。他舉了《Pump Up the Volume》及《Ishtar》做例子,說兩部都是十分政治的影片。在當年推出時也許不為人接受,後來卻越來越受歡迎(尤前者),放在今天的語境顯示其前瞻性(尤後者)。他又提到《There will be Blood》,覺得以魅力明星扮演魅力奸人是荷里活素來典範,由Orsen Welles的《大國民》到Paul Newman的《Hud》都是這樣,所以影片不算很挑戰性,而且也太simple-minded。
一位65歲的影評人,曾在法國居住,為Bresson及Tati工作,後來在倫敦的BFI打工。回到美國後在不同城市工作及生活,柏克萊、紐約、聖搭巴巴拉......最後在芝加哥落腳,為Reader開始寫作至今。他退休其中一件最欣慰的事,是不用再看大量不喜歡的電影,又要滿足影評發表「合時」的要求(媒體都希望搶先報導)。這種全職影評人的苦況,我們在香港不會理解。
這裡只貼出訪談的第二部份,第一部份請到Youtube查看。
DVDBeaver的Gary Tooze早前透過email徵集網友向Rosenbaum道別及祝賀的言辭,我沒有發過去。之前倒試過在Facebook上加Rosenbaum,可惜得不到他確認。估計自己又是成千上百渴望與他靠近靠近的小fans之一。
有人把兩段Rosenbaum在Reader辦公室的短訪放上Youtube,我很快的看了兩次。特別喜歡第二段開始他提及影評功能,他同意影評可以為電影發掘一些不為人察覺的事,但他更認同影評應該是討論的起點,就像在網上留言版開新thread,文章出來不應就此完結。
他也提及「政治」電影,他不覺自己是先知,但有些電影經時代洗禮,有距離後漸多人欣賞。他舉了《Pump Up the Volume》及《Ishtar》做例子,說兩部都是十分政治的影片。在當年推出時也許不為人接受,後來卻越來越受歡迎(尤前者),放在今天的語境顯示其前瞻性(尤後者)。他又提到《There will be Blood》,覺得以魅力明星扮演魅力奸人是荷里活素來典範,由Orsen Welles的《大國民》到Paul Newman的《Hud》都是這樣,所以影片不算很挑戰性,而且也太simple-minded。
一位65歲的影評人,曾在法國居住,為Bresson及Tati工作,後來在倫敦的BFI打工。回到美國後在不同城市工作及生活,柏克萊、紐約、聖搭巴巴拉......最後在芝加哥落腳,為Reader開始寫作至今。他退休其中一件最欣慰的事,是不用再看大量不喜歡的電影,又要滿足影評發表「合時」的要求(媒體都希望搶先報導)。這種全職影評人的苦況,我們在香港不會理解。
這裡只貼出訪談的第二部份,第一部份請到Youtube查看。
2008/03/02
HKIFF08:《刪除真相》(Redacted)
Brian de Palma曾以傳統手法拍過同類故事,1989年的《孽戰》(Casualties of War)。當《殺戮戰場》後出現了一系列控訴戰爭殘酷的越戰片時,de Palma卻把茅頭指向美軍士兵,影片的重心牽涉一宗虛構的越南女孩被美軍強暴事件。電影裡頭的兩個主角,一個今天貴為名導及自由主義者的辛潘(Sean Pean),另一個是八十年代紅極一時、後來患上柏金遜病息影的米高霍士(Michael J. Fox),兩人本是軍中同僚。辛強姦了越南少女,米高要指證他,整部片子是以正邪不兩立,兩個明星大鬥演技。
相對而言,我們看到《刪除真相》的「進步」。影片棄用傳統手法,改用DV、隱閉攝影機、新聞報導鏡頭、互聯網影像、youtube畫面來組成一部90分鐘的影片。跟《孽戰》一樣,它以一宗強暴案為焦點,不同是透過以上不同影像片段,反映出更多不同角度,甚至借一個網民的youtube自拍的「設計短片」,對荷里活的「後911影片」大肆鞭撻一翻(憑甚麼美國的人命那麼值錢?)。
因為遠離傳統影片的攝製方式,起用名不見經傳的演員,《刪除真相》雖然也是一個虛構事件(強姦案是真的,de Palma乃根據網上資料編成故事),但實感及控訴力因此更強。最厲害是在影片的最後幾分鐘,打出了一系列在伊拉克攝的新聞照片,兒童、少年倒臥在血泊中,被炸得支離破碎、面目模糊。真實的照片與影片的仿真影像扣連起來,震懾力比身歷其境的「打機」戰爭片(如前陣子的《The Kingdom》)更強。而從兒童、少年、學生受害慘況出發,也令《刪除真相》找對了焦點。假定de Palma已有《孽戰》那種商業計算的劇情片前科,《刪除》從技汰及題材深度都顯示他目標更高﹣﹣然而觀眾對戰事認識也不深,像影片的美軍士兵一樣,連伊拉克人說甚麼語言都搞不通。這前提下,有甚麼比無辜兒童受殘害的影像更容易令觀眾動心?
電影開始時,即借角色的口,說明這非官能刺激的荷里活電影。又特意重覆士兵在站崗百無聊賴的鏡頭,音樂竟然用上Kubrick《Barry Lyndon》韓德爾(Handel)那曲Sarabande。好像把駐扎士兵比作《Barry Lyndon》的貴族,金玉其外,過的倒是迂腐、重覆及沒神沒氣的日子。de Palma素來以舞弄鏡頭及場面見稱,差王多每部影片都有一個標誌性的長鏡頭或蒙太奇,或向經典電影致敬。這次《刪除真相》,他不用菲林拍攝,試用很多形式及鏡頭角度的花俏,該段配樂也算是向Kubrick的經典遙相呼應了。
電影去年8月在威尼斯首映後,11月在美國據報只有14間影院放映,實在可惜。
相對而言,我們看到《刪除真相》的「進步」。影片棄用傳統手法,改用DV、隱閉攝影機、新聞報導鏡頭、互聯網影像、youtube畫面來組成一部90分鐘的影片。跟《孽戰》一樣,它以一宗強暴案為焦點,不同是透過以上不同影像片段,反映出更多不同角度,甚至借一個網民的youtube自拍的「設計短片」,對荷里活的「後911影片」大肆鞭撻一翻(憑甚麼美國的人命那麼值錢?)。
因為遠離傳統影片的攝製方式,起用名不見經傳的演員,《刪除真相》雖然也是一個虛構事件(強姦案是真的,de Palma乃根據網上資料編成故事),但實感及控訴力因此更強。最厲害是在影片的最後幾分鐘,打出了一系列在伊拉克攝的新聞照片,兒童、少年倒臥在血泊中,被炸得支離破碎、面目模糊。真實的照片與影片的仿真影像扣連起來,震懾力比身歷其境的「打機」戰爭片(如前陣子的《The Kingdom》)更強。而從兒童、少年、學生受害慘況出發,也令《刪除真相》找對了焦點。假定de Palma已有《孽戰》那種商業計算的劇情片前科,《刪除》從技汰及題材深度都顯示他目標更高﹣﹣然而觀眾對戰事認識也不深,像影片的美軍士兵一樣,連伊拉克人說甚麼語言都搞不通。這前提下,有甚麼比無辜兒童受殘害的影像更容易令觀眾動心?
電影開始時,即借角色的口,說明這非官能刺激的荷里活電影。又特意重覆士兵在站崗百無聊賴的鏡頭,音樂竟然用上Kubrick《Barry Lyndon》韓德爾(Handel)那曲Sarabande。好像把駐扎士兵比作《Barry Lyndon》的貴族,金玉其外,過的倒是迂腐、重覆及沒神沒氣的日子。de Palma素來以舞弄鏡頭及場面見稱,差王多每部影片都有一個標誌性的長鏡頭或蒙太奇,或向經典電影致敬。這次《刪除真相》,他不用菲林拍攝,試用很多形式及鏡頭角度的花俏,該段配樂也算是向Kubrick的經典遙相呼應了。
電影去年8月在威尼斯首映後,11月在美國據報只有14間影院放映,實在可惜。
2008/03/01
The Mist...
看《霧地異煞》(The Mist),明知沒可能,多少還期待是另一部《月黑高飛》(Shawshank Redemption)。
經Frank Darabont之手還好,不會太爛太膚淺。後來才知道,小說是King最恐怖的作品之一。
《霧》跟一般怪獸片最不同,是在超市內對人性的刻劃,及那個不到最後不知結果的ending。Darabont或King也好,都似在玩類型的期許。《霧》男角是災難片中很典型的住家男人,白種異性戀俊男。在災難片場景,跟著這張小白臉應該沒有失拖的,好比前陣子的《異獸戰2》(AVPR),被predator捉去的男角,只給倒吊當alien的餌。在《霧》中,編導跟這個「小白臉一定勝」的公式開了一個大玩笑。
我想看真一點《霧》內的怪獸,一隻龐然巨大的在車子上空走過,動作緩慢,毫無敵意,好像是宮崎駿世界走出來的奇怪觸鬚生物。但另一款中型大小留守在超級市場之外,爪及身體很長,驟看又似在《Cloverfield》那一頭,一下就把那個被獻祭的軍人抓去。
又是軍方在整古作怪,對上一次King被改編的怪獸片《The Dreamcatcher》好像也是。
另一個好奇,為甚麼要在超市?要影射群眾只知購物及消費?那個玻璃外牆的超市倒好,要是來了香港的百佳超級廣場,通通躲在大商場內,連晝夜都不分,更莫說霧驟霧散。
純粹巧合,看電影回家後在網上把一部紀錄短片《The Story of Stuff》看完,竟也是鼓吹不要盲目消費,這短片很有說服力。《霧》及《The Story》可以裡應外合。先由《霧》出發,嚇你唔死,再放《The Story of Stuff》當「正文」,給你曉以大義。
經Frank Darabont之手還好,不會太爛太膚淺。後來才知道,小說是King最恐怖的作品之一。
《霧》跟一般怪獸片最不同,是在超市內對人性的刻劃,及那個不到最後不知結果的ending。Darabont或King也好,都似在玩類型的期許。《霧》男角是災難片中很典型的住家男人,白種異性戀俊男。在災難片場景,跟著這張小白臉應該沒有失拖的,好比前陣子的《異獸戰2》(AVPR),被predator捉去的男角,只給倒吊當alien的餌。在《霧》中,編導跟這個「小白臉一定勝」的公式開了一個大玩笑。
我想看真一點《霧》內的怪獸,一隻龐然巨大的在車子上空走過,動作緩慢,毫無敵意,好像是宮崎駿世界走出來的奇怪觸鬚生物。但另一款中型大小留守在超級市場之外,爪及身體很長,驟看又似在《Cloverfield》那一頭,一下就把那個被獻祭的軍人抓去。
又是軍方在整古作怪,對上一次King被改編的怪獸片《The Dreamcatcher》好像也是。
另一個好奇,為甚麼要在超市?要影射群眾只知購物及消費?那個玻璃外牆的超市倒好,要是來了香港的百佳超級廣場,通通躲在大商場內,連晝夜都不分,更莫說霧驟霧散。
純粹巧合,看電影回家後在網上把一部紀錄短片《The Story of Stuff》看完,竟也是鼓吹不要盲目消費,這短片很有說服力。《霧》及《The Story》可以裡應外合。先由《霧》出發,嚇你唔死,再放《The Story of Stuff》當「正文」,給你曉以大義。
影片在Youtube上分成幾件,在他們的網站則可一氣呵成。看後實在很慚愧,因為自己實在買了太多無用物,單是電話及iPod,台頭就有好幾件了。
訂閱:
文章 (Atom)